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1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的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有力补充和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探讨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建设的意义,重点阐述建设思路、建设方案及教学特点。该仿真实验教学体系主要从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学两大模块进行构建,同时将本校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食用菌资源调查与利用等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以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开放性骨折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降低院内感染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院内收治的186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对存在院内感染患者的感染类型、病原菌类型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研究。结果:1860例患者中共计65例出现医院感染情况,发生率为3.49%,感染类型主要为骨髓炎占35.38%,肺部感染伴血气胸占23.08%,颌面部创伤后发生颅内感染占18.46%;65株病原菌中包括38株革兰氏阴性菌,占58.46%,23株革兰氏阳性菌,占35.38%,4株真菌,占6.15%;病程、骨折部位、损伤程度及住院时间为开放性骨折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开放性骨折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有利于医院防治工作的开展,为医院感染防治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
摘要:目的 回顾分析本院2型糖尿病伴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186例,留取中段尿分离培养病原菌,用VITEK-2细菌鉴定仪鉴定,纸片扩散法(K-B)测定药物敏感性。结果 186例患者中段尿共培养出病原菌13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2株(74.45%),革兰阳性菌21株(15.33%),真菌14株(10.22%)。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检出79株占57.66%,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率较高均>50.00%,对头霉素类药物如头孢替坦、含酶抑制剂复合物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率均达100.00%;革兰阳性球菌以无乳链球菌为主,检出10株占7.30%,对克林霉素及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50.00%,而对氯霉素、呋喃妥因、利奈唑烷、替加环素、万古霉素敏感率均达100.00%。除1株光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中介,其余13株真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这5种抗真菌药物均敏感。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且有较高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84.
为分割出眼底图像中的视盘,构建基于眼底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视网膜主血管方向的视盘定位及提取方法。首先,利用Otsu阈值分割眼底图像R通道获取视盘候选区域;然后利用彩色眼底图像的HSV空间的H通道提取视网膜主血管并确定主血管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在方向图内寻找出对加权匹配滤波器响应值最高的点确定视盘中心位置;最后,利用该位置信息从视盘候选区域中"挑选"出真正的视盘。利用该方法对100幅不同颜色、不同亮度的眼底图像进行视盘分割,得到准确率98%,平均每幅图像处理时间1.3 s。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能快速、有效分割出眼底图像中的视盘。  相似文献   
85.
阻断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对人原代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断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对不同类型细胞具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但未见对原代白血病细胞作用的报道. 观察了阻断上述通路对8例白血病患者和10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的作用. 结果表明, 不同个体原代白血病细胞对阻断此通路的反应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3例细胞极为敏感, 24 h以内90%细胞被迅速诱发凋亡, 而正常人骨髓MNC对阻断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反应不敏感, 未观察到凋亡现象发生. 进一步的免疫印迹实验发现, 对上述通路敏感的原代白血病细胞Bcl-2蛋白表达量较高, 而且在凋亡过程中发生了特异位点的酶解;对上述通路不敏感的细胞(包括正常人骨髓MNC)Bcl-2蛋白低表达, 或Bcl-2高表达但未能检测到其特异性酶解现象. 结合其他实验结果, 提示细胞中Bcl-2蛋白是否发生特异位点酶解与细胞对阻断上述通路的敏感性之间具有相关性,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种类细胞对阻断泛素-蛋白酶体通路敏感性差异的机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86.
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的数学模型与切削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人眼角膜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够用于进行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手术的数学模型,并就准分子激光的切削原理和“飞点扫描”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准分子激光眼科治疗机,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87.
麦-稻两熟集约生产土壤养分平衡与调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兴化市钓鱼乡为例,研究了麦-稻两熟集约生产的土壤有机质、养分的动态平衡以及调控途径。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高产农田有机物归还量比一般产量条件下高14.22% ̄18.69%,氮、磷盈余量、钾亏缺量分别为380.0 ̄432kg/hm^2、19.15 ̄32.78kg/hm^2、99.1 ̄174.0kg/hm^2,与一般产量条件下比较,氮、磷盈余量提高,而钾的亏缺量相近,提出了改善高产农田土壤肥  相似文献   
88.
海藻糖对乳酸菌的抗逆保护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在冷冻干燥、高温及冻融等胁迫条件下,海藻糖对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 mophillus)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体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在冷冻干燥过程 中,海藻糖保护的细胞存活率分别达75%和33%,而对照分别为19%和l%;用90℃高温处理干燥 状态和溶液状态的嗜热链球菌,证明海藻糖能明显提高细胞的耐热性;用冻融法反复处理嗜热链球 菌4次和8次,加海藻糖保护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这  相似文献   
89.
为了合理评价化合物的促神经再生活性.用溴化四唑蓝(MTT)、分化计数、图象处理等方法,借助FK506、GPI1046阳性化合物,建立了一个基于PC12细胞存活和分化的化合物筛选系统.结果表明,无论在细胞存活实验还是在分化实验中,FK506、GPI1046都可以明显增强神经生长因子(NGF)的效应,即有促神经再生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一系统将有助于从组合化学方法合成的化合物文库中,筛选出具有促神经再生活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90.
植物-土壤反馈是植物通过生长改变根际土壤环境,从而影响后续植物生长发育的生态学过程。入侵植物从原产地扩散到入侵地后,可能会经历植物本身的适应性进化而对土壤环境产生不同影响,从而使负向植物-土壤反馈降低,甚至转为正反馈。以往对入侵植物的植物-土壤反馈研究多集中于比较其与本地种、其他入侵种之间的差异,而较少关注入侵植物的入侵地种群和原产地种群在入侵地的差异。本研究采用同质园实验比较了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入侵地(中国)和原产地(阿根廷)种群是否存在对入侵地土壤的植物-土壤反馈差异以及如何通过土壤微生物群落来影响反馈结果。结果表明:(1)喜旱莲子草入侵地种群的反馈表现为正,原产地种群表现为中性。(2)入侵地种群显著增加了土壤的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原产地种群与对照土壤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喜旱莲子草入侵地种群在扩散过程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调节作用发生了改变,从而产生正向的植物-土壤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