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本文观察了丙线照射大鼠胃粘膜的易损性及其与由源性PG_s和血检素A_2的关系。结果表明:丙线1500rad局部照射后28天,大鼠对牛磺胆酸所致胃粘膜坏死易损性明显加重,预先给予外源性PGE_2则可抑制这一现象;进一步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胃粘膜PG_s等的含量发现,照射后组织PGE和PGI_2含量明显降低,而血栓素A_2含量则明显升高,PGI_2/血栓素A_2,比值下降。这些结果说明,丙线照射可使大鼠胃粘膜的易损性明显加重,而内源性PGE和PGI_2含量的降低以及血栓素A_2含量的升高是照射造成易损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2.
汪建英  王志均 《生理学报》1988,40(3):215-222
本文观察了胃粘膜(Na~+-K~+-Mg~(2+))-ATPase在适应性细胞保护机制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其与内源性PG的关系。结果表明,哇巴因(一种(Na~+-K~+-Mg~(2+))-ATPase的抑制剂)可部分抑制胃蛋白酶150U(溶于0.1mol/L盐酸中)和20%乙醇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并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用上述两种弱刺激灌胃后15min,胃粘膜(Na~+-K~+-Mg~(2+))-ATPase活力明显升高,也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预先给予消炎痛以抑制内源性PG的合成,则可阻断弱刺激所诱发的胃粘膜(Na~+-K~+-Mg~(2+))-ATPase活力的升高;若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外源性PGE_2,又可解除消炎痛的阻断作用。这些结果说明,弱刺激通过内源性PG,进而促进胃粘膜(Na~+-K~+-Mg~(2+))-ATPase活力升高,使粘膜抵抗损伤的能力增强,可能是其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3.
24.发现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故事关于神经化学传递物质的发现,可追溯到20世纪初年,但这个最早的火花,却迟迟未能燎原,直到20年后和40年后才分别证明是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又过了40年,在80年代中期,这些所谓神经递质和调质的数目已达五六十种,而且仍在不断地增加,真正形成了燎原之势!科学发现的历史大多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但抓住最早出现的星星之火,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不可否认,科学上最早的暗示,却是创新的源泉。时间和地点:1904年英国剑桥大学。一位年轻生理学工作者托马斯·埃利奥特(ThomasRentonElliott,187…  相似文献   
74.
近来北京大学生物系的陈守良同志邀请我给他们的研究生作一次关于中国生理学史的报告,这是他们进行的一系列科学史讲座的课题之一。可巧,我们前几年为庆祝中国生理学会创建60周年时编写的那本《中国近代生理学六十年》获得首届全国科技史优秀图书一等奖。这是国家对我们的鼓励,我们非常感谢。但这两件事的发生,引起我陷入沉思。现在趁此机会写出来,公诸同道们,请指教。  相似文献   
75.
内环境来源于海水的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百多年前,法国著名的实验生理学家克劳·伯尔纳(Claude Bernard,1813—1878)认为,机体生活在两个环境中,一个是不断变化着的外环境,另一个是比较稳定的内环境(internal milieu)。内环境是围绕在多细胞动物细胞周围的体液,包括血液、淋巴和组织液等,居于机体的内部,为机体的细胞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伯尔纳观察到,内环境本身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它的理化性质变动得非常小,也正由于它变动得非常小,就使机体在外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具有更大的生活的自由。他还观察到,高等动物机体许多特性所保持的恒定程度,比低等动物的要大。他认为,这种差异是由于在进化上发展了一个内环境的缘故。据此,他总结出具有极丰富内容的两句名言;“内环境恒定是自由和独立生存的首要条件”,“身体中所有的活命机制,尽管种类不同,功能各  相似文献   
76.
本工作利用具有食道瘘和新设计的胃肠四通瘘的狗进行慢性实验,以收集完整神经支配的全部胃底和胃体部的胃液分泌,观察切除胃窦前后假饲和胰岛素低血糖刺激所引起的胃酸分泌的变化,企图阐明迷走-胃泌素机制在胃液分泌神经反射期中的重要性,结果如下: (一)切除胃窦后,由于取消了迷走-胃泌素的作用,胃腺对假饲及胰岛素低血糖所引起的3.5小时总酸排出量分别较切窦前减少了86.6%及80.6%。 (二)给切除胃窦后的狗皮下注射一定量的胃泌素并与假饲同时作用,使其总酸排出量基本上恢复至切除胃窦前假饲的水平,然后分别测定单独假饲及单独注射该剂量胃泌素时的总酸排出量。结果指出,单独假饲与单独注射胃泌素的作用比例约为1∶4。这表明在胃液分泌神经反射期中迷走-胃泌素作用较迷走直接作用为强。 (三)注射胃泌素与假饲同时作用所引起的总酸排出量较两者单独作用时所引起的总酸排出量之机械总和高出约一倍。这表明迷走直接作用与迷走-胃泌素作用之间有相互加强效应。总结以上结果,可以认为:在胃液分泌的神经反射期中,确实存在有迷走直接作用和迷走-胃泌素作用两种机制,后者起着重要作用,而二者又有相互加强效应。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介绍了在狗身上制备慢性胃肠四通瘘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此瘘是利用铜制四通套管安置在有神经支配的隔离胃窦、胃体部以及十二指肠上端三处而制成的。它在实验时可随实验者的意志把三者相互暂时隔开使其各与体外相通,进行多种实验观察;而在不做实验时,三者又可相互通连,食糜可从胃体部向胃窦及十二指肠排室,动物可健康地长期生活。用具有胃肠四通瘘的动物,在食道瘘的配合下,可收集由全部胃底和胃体部所分泌的纯净胃液。它可用以研究各期的胃液分泌,以及进行对胃窦机能的分析研究。它不具有巴氏小胃的若干缺点,因而更较适合于某些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78.
中国生理学会:一个坚强的生理学学术中心王志均,陈孟勤在庆祝中国生理学会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需要重温一下这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本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生理学会的诞生,推动了中国生理学历史车轮的进程,使中国生理学由萌芽时期提早达到近、现代水平,屹立于国际...  相似文献   
79.
在我们学习内分泌学中,不断遇到这样一些情况:一个概念,原来是新的,现在变旧了;原来被认为是绝对的,现在变为相对的了。这本来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对一个学习者来说,常常感到困惑,有时还不能接受。这里,想举几个具体例子来说明。一、激素概念激素(hormone)一名系英国著名生理学家Starling于发现促胰液素(secretin)后三年(1905年)所创用。它系专指这样一类化学物质:正常地产生于机体的某  相似文献   
80.
作为一个教师,我长期以来认为,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授知识。早年读我国古文学家韩愈的《师说》时,印象很深。他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宣传德育,当时是指封建主义的伦理纲常。授业是传授各种知识和技能。解惑是解答疑难问题。这是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教师的基本任务。在二十世纪的今天,虽然时代变了,所宣传的德育的内容变了,但我总还以为教师的主要职责并没有变。而且,在今天的高等学校里,在有专人管德育、大班上课的情况下,大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似乎就是传授知识。近年来,我从报纸和杂志上看到在讨论教学改革时,不断提到智力开发、智能培养等问題。他们提倡高等教育要把培养学生的智能放在第一位,而把传授知识放在第二位,这顿时使我的视野开阔了,耳目为之一新。现在借此机会,谈一点自己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