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71.
为探讨鼻咽癌候选抑癌基因STGC3中层粘连蛋白G结构域(LG domain)对CNE2生长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将该结构域缺失,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上,并将野生型及突变型STGC3稳定转染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检测其对CNE2细胞系表型的影响,包括测定稳转细胞系的生长曲线、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和细胞周期分布.研究发现,LGdomain的缺失明显降低了STGC3的肿瘤抑制活性,使受其稳定转染的细胞系恶性度显著增强,提示该结构域在STGC3发挥肿瘤抑制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2.
SSR分子标记检测出的花生类型内遗传变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油和蛋白质来源作物,鉴定其DNA分子多态性对品种改良和资源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已公布的花生Genomic-SSR和EST-SSR引物中筛选出34对引物,用来分别鉴定花生4大类型各24份共96份品种资源的分子变异,其中龙生型资源全部来自广西,普通型资源中有11份从国外引进,有13份来自广西和国内其他省市,多粒型资源只有两份来自中国,其他22份分别来自印度、美国和非洲等地,珍珠豆型资源中有22份是来自中国各地的育成品种或农家品种,有2份来自国外。研究结果为:分别有10~16对SSR引物能在4大类型花生资源中扩增出多态性DNA片段;这些多态性SSR引物都具有多位点特性;首次为SSR分子标记设立了一个新的评价指标——区别指数,多态性SSR引物的区别指数最高达0.992;资源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多粒型为0.59,普通型为0.48,珍珠豆型为0.38,龙生型为0.17。根据遗传距离采用最长距离法对4大类型花生资源分别进行了聚类分析,构建了资源间的遗传关系图,花生4大类型可进一步分成不同类群,资源间的亲缘关系与其来源相关。观察到PM15和PMc297的扩增产物具有类型特异性,PM15能在龙生型、普通型和多粒型花生资源中扩增出多态性条带,而在珍珠豆型花生中扩增条带完全相同,PMc297也有相似的扩增结果。由于在多粒型花生资源中检测出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研究结果支持西班牙专家Krapovickas 1994年公布的花生栽培种分类系统。总之在花生4大类型内资源中能检测出丰富的SSR分子标记,开发出更多的SSR分子标记将能充分揭示花生分子水平的变异,从而使花生遗传图谱构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3.
浅谈中老年护士的工作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超琼  吕艳梅 《蛇志》2007,19(1):81-81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专业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且享有很高的声誉。这就给护理事业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护理人员之间的竞争对工作在临床护理一线的中老年护士在心理上是一个很大的冲击。面对新的挑战,中老年护士应给自己做一个合理的评价,树立一个正确的工作价值观,以适应新形势下护理工作需求。现就中老年护士怎样才能适应现代的护理工作,如何在工作中找到自身的价值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4.
目的了解浙江地区4年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MIC值变迁,以利于临床对该抗生素在抗感染中更合理的应用。方法先用VITEK-32型配套的药敏检测卡GNS-120检测2000~2003年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对不耐药的菌株进一步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E-试条进行MIC检测,并统计其累积的MIC值变化情况。结果2000—2003年,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0.5%,42.9%,40.6%,41.2%。对分离到不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100株菌(2000~2003年分别为21株、21株、22株、36株)进行MIC值检测,其累积的MIC百分率,M1C值≤4分别为:47.6%,42.9%,45.5%,36.I%;MIC值≤8分别为:66.7%,52.4%,54.5%,47,2%;MIC值≤16分别为:76.2%,66.7%,63.6%,52.8%。结论4年中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虽然变化不大,但其不耐药菌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累积MIC百分率降低较为明显,表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存在有增加的趋势,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75.
魔芋微型试管芋(拟球茎)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魔芋愈伤组织的基础上,研究了培养基组成、培养条件等因素对试管芋形成的影响。魔芋愈伤组织在添加6-BA3.0 mg.L-1、NAA0.5 mg.L-1、IBA0.5 mg.L-1、KT5.0 mg.L-1的MS培养基上,20 d后形成大量不定芽。待不定芽生长至约0.5~1 cm时,将温度控制在15~20℃之间,不定芽基部膨大,2个月后形成多达10个以上的微型种芋,种芋之间以愈伤组织相连。将微型种芋连同愈伤组织取出,栽培到适当的基质中,浇灌营养液使基质保持湿润,自然条件下萌发,出苗率在90%以上,叶片多达18片,当年每块微型种芋可形成5 g以上的多个子芋。  相似文献   
76.
中国现生轮藻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轮藻的主要产地,记有5属、152种、39变种,且半数以上为中国特有种、变种,其研究对世界轮藻研究意义重大。然而我国的相关研究起步晚,虽在20世纪的80年代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资源调查,但其后的研究几乎处于停顿状态,尽管一些单位在轮藻生理、细胞学、多样性以及现生与化石轮藻研究的相关性等方面有着良好的研究苗头,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使我国现生轮藻研究大大落后于国际同行。积极寻求项目支持,打开现生轮藻研究新局面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7.
生脉注射液在犬细小病毒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细小病毒症是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具有传播快、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 ,对实验犬和家犬的危害十分严重。该病的治疗主要采用犬细小病毒抗血清制剂和Vc、Vk、补液等。我们于 1 994~ 1 998年对2 0 0多例患犬应用生脉注射液 (以下简称“生脉液”)进行辅助治疗 ,取得很好效果。报告如下。1 犬细小病毒症的临床特征犬细小病毒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主要损害肠粘膜、心肌和心内膜 ,局部出现微循环障碍、缺血、坏死等。肠道炎症刺激引起分泌性腹泻 ,使机体脱水、血容量急剧减少而发生休克 ;心肌炎症使心肌收缩力减弱 ,导致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78.
螺旋藻抗疲劳保健功能的检验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对螺旋藻产品的抗疲劳功能进行了检验和评价。小鼠实验结果显示:饲喂螺旋藻可以显著提高小鼠的运动耐力。疲劳小鼠的生化指标测定表明:运动后处理小鼠肝糖原含量比同等情况下的对照小鼠高,同时,运动后处理小血血液中乳酸含量明显较对照组的低,这是处理小鼠不易疲劳的原因。因此,螺旋藻具有显著的抗疲劳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79.
面貌是人类最重要的特征,其形态受到颅骨几何形态、面部软组织分布以及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考古遗址出土的古代人类遗骸,其面部软组织大多已经消失,如何根据颅面形态关系推测古人类颅骨的生前面貌已成为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手工颅面复原是由人类学家和艺术家使用雕塑技艺在颅骨上用可塑物质生成其生前面貌的技术。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采集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颅面复原技术已经成为信息科学、体质人类学、法医人类学交叉研究的前沿技术之一。本文通过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对手工颅面复原技术、计算机颅面复原技术和颅面复原结果评价方法作简要综述,并对颅面复原技术在体质人类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80.
2000—2015年西南地区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区和生态脆弱区,在国家“绿水青山”战略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研究基于1 km空间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数据集,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定量分析2000—2015年间西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并基于MODIS遥感植被指数,利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西南地区植被覆盖度,分析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西南地区的主要地类是林地、农田和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5874 km2,增长率为55.8%;农田面积减少最多,下降6211 km2,其次是草地,减少2099 km2。2000—2015年间,西南地区建设用地的转入面积最多,主要由农田(贡献率68.2%)、林地(贡献率19.2%)和草地(贡献率13.1%)转化而来,转化的区域多靠近城区。农田的转出面积和转出率分别为7079 km2和2.2%,占所有转出类型面积的46.0%。林地多由草地(贡献率61.8%)转化而来,转化区域多分布在贵州中南部和云南西部等地。全区NDVI和植被覆盖度均呈显著增加趋势,说明研究区整体呈变绿趋势。其中,自然植被和农田的NDVI均显著增长,建设用地扩张地区的NDVI下降,说明自然植被和农田主导了该地区植被变化。通过残差分析发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变绿趋势的贡献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