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11年5~9月,在陕西省杨凌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试验站设置黑光灯,系统诱集金龟甲并鉴定种类,分析金龟甲种群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陕西杨凌地区黑光灯可诱到金龟甲3科17种,从5月上旬至9月上旬均可发生,以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发生盛期;优势种类为铜绿丽金龟、赤绒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和暗黑鳃金龟,发生盛期分别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7月上旬和6月下旬至7月下旬。  相似文献   
2.
2000—2015年西南地区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区和生态脆弱区,在国家“绿水青山”战略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研究基于1 km空间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数据集,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定量分析2000—2015年间西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并基于MODIS遥感植被指数,利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西南地区植被覆盖度,分析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西南地区的主要地类是林地、农田和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5874 km2,增长率为55.8%;农田面积减少最多,下降6211 km2,其次是草地,减少2099 km2。2000—2015年间,西南地区建设用地的转入面积最多,主要由农田(贡献率68.2%)、林地(贡献率19.2%)和草地(贡献率13.1%)转化而来,转化的区域多靠近城区。农田的转出面积和转出率分别为7079 km2和2.2%,占所有转出类型面积的46.0%。林地多由草地(贡献率61.8%)转化而来,转化区域多分布在贵州中南部和云南西部等地。全区NDVI和植被覆盖度均呈显著增加趋势,说明研究区整体呈变绿趋势。其中,自然植被和农田的NDVI均显著增长,建设用地扩张地区的NDVI下降,说明自然植被和农田主导了该地区植被变化。通过残差分析发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变绿趋势的贡献显著。  相似文献   
3.
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数据。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 其生物量与生产力问题研究历来受到广泛关注。在回顾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问题研究背景、历史、现状及其进展的基础上, 重点阐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个体以及林分尺度上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动态及其分配特征; 2)不同经营措施(立地条件、初植密度、混交措施、抚育间伐及施肥等)对马尾松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影响; 3)围绕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形成的气候机制问题, 以近年来广泛运用于该方面问题研究的树木年轮学方法为切入,对影响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过程的气候因子进行梳理、整合, 以期全面阐述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问题研究的相关进展, 在我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背景下为马尾松人工林的生产经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的要求, 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CF)温室气体清单是需要编制的五个部门(能 源、工业、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的清单之一。研究省级 LUCF 动态变化对掌握该区域生态固碳的能力和潜力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取广东省森林资源第六期(2002 年)、第七期(2007 年)、第八期(2012 年)一类清查数据, 采取省级 LUCF 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方法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 在获取和测算广东省 2005 年、2010 年、2015 年LUCF 温室气体的活动水平、排放因子的基础上, 得出全省范围 LUCF 温室气体清单。并设置了 3 种情景, 对广东省未来 LUCF 领域碳储量和温室气体减排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 LUCF 净碳汇量呈增长的趋势, 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乔木林碳吸收的增加量高于活立木消耗碳排放的变化量。期间, 活立木蓄积生长率从 7.98%(2005)增加到了9.61%(2015); 而采伐消耗率从 6.94%(2005)下降到了 5.54%(2015)。这些得益于 2005 至 2015 十年间广东省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领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措施的实施。情景模拟结果表明如果未来措施有利于广东省活力木碳储量的增加, 广东省森林还将发挥较长时间持续的增汇作用。  相似文献   
5.
管角螺育苗及种螺物质代谢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角螺产卵期间摄食较少,并且体重总体呈下降趋势,一方面由于产卵期间主要进行交配和产卵活动,很少进行摄食,另一方面又大量消耗体内的物质和能量,导致体重的直接下降;有少数雄螺基本没有变化,甚至有所增加。种螺在后期暂养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死亡现象,这与其体能消耗过大导致体力下降有关,应该在产卵后及时补充食物,并尽早放回自然海区以保证成活率。卵囊内的卵发育要经历45~60天,之后稚螺出囊。稚螺的培育技术还不够成熟,本次实验中出现了大量死亡的现象,与环境的变化直接相关,在今后的育苗工作中要汲取教训,及时应对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保证稚螺的成活率,为大规模管角螺育苗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植被变绿现象一般指绿度指标统计上呈现年际增加趋势。大尺度植被变绿现象及其归因与影响研究广泛开展中。其中,量化各种驱动因素的贡献仍然十分困难,特别是土地管理影响的研究尚显不足。选择了中国农业分布最广泛的东北农业区,尝试从植被变绿的年际变化和季节特征对土地管理因素的潜在贡献进行了推断分析,并选择增强植被指数EVI作为指标。在2000—2019年期间,EVI在农田和自然植被(林地和草地)的变化趋势分别为2.19×10-3/a(P<0.05)和1.86×10-3/a(P<0.05)(1.83×10-3/a(P<0.05)和1.94×10-3/a(P<0.05)),即处于相同量级。但是,农田EVI的增长主要集中在6—9月,增长率为4.99×10-3/a(P<0.05),而同期自然植被的增长速率仅为2.30×10-3/a(P<0.05)(林地和草地分别为1.79×10-3/a(P<0.05)和3.71×1...  相似文献   
7.
张林林  李艳红  仵均祥 《昆虫知识》2013,50(4):1049-1054
通过室内饲养和生物化学测定,研究了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Pekinensis)、大豆(Glycine max Merrill)和玉米(Zea mays L.)3种寄主植物的营养差异及对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幼虫发育、成虫产卵、成活率及6龄幼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3种寄主植物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含水量差异显著。与取食玉米和白菜的个体相比,取食大豆的小地老虎幼虫历期、蛹期较短,分别为43.02 d和11.87 d;雌虫成虫寿命最长,为15.92 d;单雌产卵量最高,为936.67粒。但后代卵的孵化率以取食玉米的最低。取食3种寄主植物的幼虫和蛹的成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取食大豆>取食白菜>取食玉米。幼虫体内CAT活力没有显著差异,但SOD、POD活力由高到低依次为取食大豆>取食白菜>取食玉米。  相似文献   
8.
草莓连作土壤酚酸类物质积累对土壤线虫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连作年限草莓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土壤线虫数量和食细菌线虫数量以及外源酚酸类物质对土壤线虫数量和食细菌线虫数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草莓连作土壤中酚酸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土壤线虫总数和食细菌线虫总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且连作5年的土壤线虫总数和食细菌线虫数量最低,酚酸类物质含量与土壤线虫总数和食细菌线虫数量呈负相关;对羟基苯甲酸和对香豆酸在浓度低于200μg·g-1时使土壤线虫总数和食细菌线虫数量增加,而高于200μg·g-1时起抑制作用;肉桂酸在浓度低于100μg·g-1时增加了土壤线虫总数和食细菌线虫数量,而高于100μg·g-1时起抑制作用;随阿魏酸浓度的增加,线虫数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当其浓度高于100μg·g-1时起抑制作用;混合酚酸随浓度增加对土壤线虫总数和食细菌线虫数量的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9.
株型是影响谷类作物产量的重要性状, 株型改良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 SLs)作为一种最新被鉴定的植物激素, 其通过抑制腋芽的伸长调控分枝/分蘖的形成。β-胡萝卜素异构酶(D27s)是SLs合成途径的关键酶, 通过对谷子(Setaria italica) β-胡萝卜素异构酶典型结构域Pfam:DUF4033进行分析, 鉴定到3个谷子D27s基因家族成员(Seita.8G168400Seita.6G088800Seita.3G050900)。蛋白质特性分析显示, 谷子D27s蛋白由271-27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分子量为30.1-30.4 kDa, 等电点为5.85-9.31, 不稳定系数介于38.48-74.47之间, 且均定位于叶绿体; 系统进化分析发现, 谷子D27s家族成员位于3个不同进化分支; 顺式作用元件预测显示, SiD27-1 (Seita.8G168400)可能参与调控生物节律、生长素介导的生长发育以及干旱和低温等胁迫应答过程。基因表达分析显示, SiD27-1在谷子多分蘖材料中表达下调, 在低磷胁迫处理下, D27s基因均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响应, 并且SiD27-1的响应较其它成员更快速。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 SiD27-1的H001单倍型为优异单倍型, 对谷子的株高、抽穗期和产量改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综上, 推测SiD27-1极可能在SLs合成中发挥关键作用并对谷子株型产生影响。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D27s对谷子分蘖形成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也为谷子株型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优异的等位变异位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