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徐大德  计翔  陆洪良  林植华 《生态学报》2009,29(4):1745-1755
设计4项实验研究4种内外因素(环境温度、摄食、断尾和怀卵状态)导致的肇庆原尾蜥虎运动表现种群内变异.环境温度通过影响体温而影响原尾蜥虎运动表现.两性成体疾跑速均具有在低体温范围内随体温升高而加快、在高体温范围内随体温升高而降低的一般模式.在任何体温下成年雌体的疾跑速均略大于雄体,但两者平均值在统计上无显著差异.体温对原尾蜥虎最大持续运动距离的影响存在两性间差异.成年雌体的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在低体温范围(从17 ℃到27 ℃)内随体温升高而增加,而在相对较高的体温范围(从27 ℃到37 ℃)内无显著变化,成年雄体在实验体温范围(从17 ℃到37 ℃)内无显著变化;在任何体温下成年雌体的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均显著大于雄性.性别与体温相互作用对最大持续运动距离有显著影响.两性个体的平均疾跑速和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呈显著的正相关.当去除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差异的影响后发现,疾跑速两性差异统计上仍不显著.摄食、尾自切和雌体怀卵在两个实验温度下(27 ℃和31 ℃)均减小壁虎疾跑速;而仅尾自切减小壁虎的最大持续运动距离,摄食和雌体怀卵对其无影响.以上3种因子分别与体温、性别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这些结果说明生理限制和尾自切是原尾蜥虎运动能力变异的重要来源.一些内外因素能近因性诱导蜥蜴功能表现发生一定程度的种群内变异.  相似文献   
72.
王鲁平  周顺  孙国强 《生态学报》2012,32(10):3182-3188
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i)是分布在内蒙古草原沙地的一种小型哺乳动物,关于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尤其是生理学特征还知之甚少。似昼夜节律是动物行为学和生理生态学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在室内条件下通过体内埋置无线电传感器连续监测小毛足鼠的体温、用自动监测系统连续监测活动性和TSE LabMaster呼吸代谢测定系统连续测定了其代谢率的昼夜节律性。结果发现:小毛足鼠在夜间的平均体温是(37.27±0.39)℃,昼间的平均体温是(36.11±0.18)℃;在夜间的平均代谢率是(4.65±1.10)mLO2·g-1·h-1,昼间的平均代谢率是(3.09±0.42)mLO2·g-1·h-1;在夜间的平均活动率为(237±145)次/0.1h,昼间的平均活动率为(38±5)次/0.1h。小毛足鼠的代谢率、活动性和体温的峰值相位主要集中在夜间,属典型的夜行性动物。实验结果从行为学特性和生理学特征等新的角度支持了野外观察小毛足鼠是夜行性动物的推断。综合活动性、代谢率和体温三方面同步变化的特征,为小毛足鼠的似昼夜节律变化提供了新的机理性解释。研究也表明小毛足鼠是研究野生动物似昼夜节律变化机理的好模型。  相似文献   
73.
孵化温度所驱动的爬行动物的表型变异是生理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王锦蛇(Elaphe carinata)为实验动物,检验了24℃和28℃孵化温度对王锦蛇胚胎代谢速率、孵化过程中的卵重量、孵出幼体代谢和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卵重和胚胎的呼吸代谢均与孵化时间呈正相关;28℃下胚胎代谢速率大于24℃;幼蛇孵出15 d内体重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而减小,24℃孵出幼体的代谢速率大于28℃孵出幼体,两温度下孵出幼体的呼吸代谢速率和生长时间无显著关系;28℃孵出幼体的疾游速和吐信频次均大于24℃;两孵化温度孵出幼体的选择体温无显著差异,但在消耗完体内的剩余卵黄后28℃孵出幼体有60%的个体摄食,而24℃孵出幼体无摄食个体。总体而言,王锦蛇28℃孵出幼体适合度优于24℃孵出幼体。  相似文献   
74.
扬子鳄体温与环境温度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工饲养下,对非繁殖的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体温及其所处的环境温度进行了测定,并对其体温与环境温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经过一年的测量,得出体长为(116.83±32.26)cm(n=183)的扬子鳄年均体温为(18.81±8.08)℃(n=183),雄性体温为(20.81±9.69)℃(n=42),雌性体温为(17.81±8.56)℃(n=69);在活动期(4~11月),扬子鳄的体温为(25.54±5.24)℃(n=89),水温为(25.42±5.20)(n=89),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冬眠期(12月至翌年3月),扬子鳄的体温为(10.78±1.90)℃(n=94),冬眠期的地表温为(10.64±1.74)℃(n=94),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扬子鳄的体温受其周围环境温度的显著影响,而不受其体长及性别的影响.即扬子鳄的体温由其长期接触的环境介质的温度决定,其中水环境是控制活动期鳄体温波动的最重要介质.初步推测扬子鳄的偏爱体温范围是28~33℃.  相似文献   
75.
北草蜥禁食期间喜好体温的漂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爬行动物在异质热环境中能通过行为调温将体温调节到相对较高且稳定的水平,以较好地表达行为生理功(Avery,1982;Bartholomew,1982;Huey,1982).  相似文献   
76.
水稻体温与气温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5个水稻品种为材料,测定了抽穗后水稻穗和叶的体温及冠层上部的气温,分析了穗和叶片的体温与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穗和叶的体温始终低于气温,其气温与体温的差值(气体温差)受大气温度、湿度及水稻株型和器官成熟老化程度影响.在大气湿度相同的条件下,气温低时(<26.5℃),水稻穗和叶的气体温差较小;气温高时(>33℃),气体温差变大;在气温相似的条件下,大气湿度提高,穗和叶的气体温差变小.品种的株型不同,对水稻穗、叶的气体温差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直立穗型品种穗和叶的气体温差较弯曲穗型的大;"谷盖顶"型品种穗和叶的气体温差值较"草盖顶"型的大.水稻抽穗后,穗和叶的气体温差在不同生育时期有明显的差异,器官成熟老化程度越低,其气体温差越大.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胍丁胺(AGM)是否能降低或反转应激性体温过高反应。方法:6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部分,每部分再分为对照组和AGM组。在实验过程中,人工气候箱和开放实验箱内的温度均保持在22℃。①用无线遥测技术连续测量大鼠的体温和活动,观察腹腔注射AGM对安静状态下大鼠正常体温和活动的影响(n=8);②将大鼠放置在开放实验箱中60 min复制应激性体温过高的模型,用无线遥测技术连续测量开放实验箱内大鼠体温和活动的变化(n=7~8);③用美国哥伦布公司动物代谢分析系统测量AGM对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n=7)。结果:①腹腔注射AGM 80 mg/kg能引起正常大鼠出现明显低温反应(-0.46±0.11)℃,而注射AGM 40 mg/kg则对正常体温无明显影响。②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置于开放实验箱内体温升高达(0.78±0.16)℃;给大鼠注射AGM 40或80 mg/kg后,置于开放实验箱内60 min时,体温则分别降低(0.34±0.11)℃和(0.81±0.14)℃。③AGM 80 mg/kg能明显降低大鼠的耗氧量和产热量。结论:AGM能引起正常大鼠出现低温反应和明显翻转应激性体温升高反应,其作用可能与AGM能降低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78.
东北刺猬非冬眠期体温和内脏器官重量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异温动物的体温和内脏器官重量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本文以活捕于鲁西南山区的东北刺猬为对象,比较了其体温和内脏器官的性别差异和季节变化,旨在了解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结果表明:1)东北刺猬的体温以夏季最高,且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但性别间无差异;2)东北刺猬的肥满度指数以春季最高,秋季最低,亦无性别差异;3)东北刺猬的内脏器官重量与体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雌雄脾脏重量以春季最大,夏季最小;4)季节与性别间交互作用对肾上腺重量的影响显著,雄体睾丸和附睾秋季最轻,雌体子宫则秋季最轻;5)雌体心率显著高于雄体,无季节性差异;非冬眠期心电图中各个波持续时间无性别差异,QRS 波群和T 波的持续时间在秋季显著长于夏季和春季,S - T 段相反,秋季最短。本文研究结果提示:东北刺猬非冬眠期的心率与体温变化无关,心脏功能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小。体温、肥满度、脾脏、睾丸和附睾、子宫、心电等生理指标的可塑性对于东北刺猬适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黄献球 《蛇志》2004,16(4):71-71
患者,男,68岁,农民,因乏力、纳差、尿黄10余天,巩膜黄染4天,于2003年7月6日入院。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7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6/9kPa。神志清,营养稍差。深度黄疸,无蜘蛛痣和肝掌,表浅淋巴结不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移动性浊音阴性,  相似文献   
80.
提高大熊猫幼仔存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大熊猫初生幼仔体重约为成年体重的千分之一[1 ] ,与其它高等哺乳类相比 ,发育很不完善 ,免疫器官极不健全 ,加上育幼行为高度特化 ,母兽喂养 1仔也难正常发育[1~3] ,致使存活率极低 ,1 963年北京动物园首次繁育大熊猫成功之后 ,人工饲养下幼仔存活率逐年提高 ,世界范围内 1 963~ 1 979年为2 1 62 %、 1 980~ 1 989年为 36 5 1 %、 1 990~ 1 999年为 60 1 9% ,其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近 1 0年中幼仔存活率为 65 % ,特别是 1 998~ 1 999年达 71 43%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另外在育幼中 ,幼仔体温是经常遇到的问题 ,可用资料少。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