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3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01.
【背景】近年来,种苗等植物通过邮寄包裹进入我国的数量越来越多,有害生物随之入侵的风险与日俱增。深圳口岸曾多次从入境包裹中截获孢囊线虫、根结线虫等。【方法】2015年10月12日,深圳口岸在对日本邮寄来的仙人掌进行检疫时,从其根部发现了一种孢囊线虫。对该线虫进行分离,结合形态学和28S r DNA序列扩增并测序的方法,对截获的线虫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到了一种孢囊线虫,其形态特征与仙人掌孢囊线虫基本吻合,28S r DNA序列与Gen Bank数据库中登录号为DQ328702的德国群体的同源性高达99%。因此,判定截获的线虫为仙人掌孢囊线虫。【结论与意义】入境包裹检疫需要引起口岸检疫部门的高度重视。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植物寄生线虫进行鉴定,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602.
患儿,女,2005年1月28日出生,按中国制定的计划免疫程序接种了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乙肝疫苗.2005年8月29日喂服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3ml(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50701,有效期2006-08-29).该儿童喂服后约5h,双耳后开始出现红丘疹,双脚大脚趾红肿如杵状,烦躁、吵闹不安,体温36.8℃,8月31日全身皮肤出现瘙痒,以双耳后、臀部、双下肢尤为加重,9月2日晚全身各部位出现散发粟粒性红色丘疹,搔痒症状加重.遂口服扑尔敏和肌注非那根等抗过敏治疗,并配以炉甘石洗剂外用,一周后瘙痒和皮疹全部消失,其余无任何异常.半月后随访未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03.
目的:获得牛气管黏膜抗菌肽(bTAP)成熟肽的基因序列,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方法:从新屠宰的黄牛气管黏膜中提取总RNA,反转录获得cDNA,以此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目的片段,并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中,经鉴定随机挑选1个阳性重组子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已报道的序列进行比较,并做NCBIBlast比对。结果:PCR扩增出bTAP成熟肽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验证了其正确性;NCBIBlast比对表明,与bTAP成熟肽基因同源性较高的分别是牛β-防御素11、牛β-防御素12、牛β-防御素402、牛β-防御素403、绵羊β-防御素1、绵羊β-防御素2、山羊β-防御素1及山羊β-防御素2,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8.07%、78.95%、80.70%、83.33%、83.33%、80.70%、81.58%和81.5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68.42%、65.79%、68.42%、76.32%、71.05%、63.16%、63.16%和68.42%。结论:成功克隆了bTAP成熟肽的基因序列,NCBIBlas比对表明bTAP与防御素可能来自一个共同的祖系基因。  相似文献   
604.
笼养条件下冠斑犀鸟合作繁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3~2005年,每年的2~10月,通过对南宁动物园犀鸟园一窝处于繁殖中的冠斑犀鸟(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生殖合作的观察。结果发现,冠斑犀鸟的生殖合作行为属于“巢中帮手”类型。帮手鸟的介入方式是通过食物传递为纽带,从接触雄亲鸟为起点,帮助雄亲鸟运送食物、哺育和护巢。它们之间无亲缘关系,合作是一种互惠合作式的利它行为。帮手的存在主要是性比率失调。  相似文献   
605.
香菇多糖的化学修饰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改性效果,本文选择适宜的方法对香菇多糖分子结构进行了化学修饰和结构表征.选用氯磺酸-吡啶法和浓硫酸法对香菇多糖硫酸酯化,并进行了比较,利用一氯乙酸法对其进行羧甲基化,借助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碳谱对样品分别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氯磺酸-吡啶法硫酸化取代度达1.38,产率达79.23%,硫含量达14.59%,效果优于浓硫酸法;1247和807 cm~(-1)的特征吸收峰证明了硫酸基的引入,碳谱δ 79.06附近的峰证明了C2和C4被部分硫酸基取代;羧甲基化碳谱中C2和C4位附近出峰说明其位上羟基被取代,且异头碳为单一β-D-吡喃环糖苷键构型.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碳谱对香菇多糖结构表征证实,硫酸酯化和羧甲基化二种化学修饰方法对香菇多糖分子结构改性是可行的,且氯磺酸-吡啶法更适合香菇多糖硫酸化.  相似文献   
606.
607.
对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多分DNA病毒的特性及其对寄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的生理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菜蛾盘绒茧蜂雌蜂输卵管萼中含有大量的多分DNA病毒(polydnavirus, PDV);一个PDV内含多个核衣壳,最多可达16个;核衣壳长40~168 nm,直径39~40 nm;PDV仅在输卵管萼细胞内复制;雌蜂产卵时,随蜂卵将PDV注入寄主血腔,并扩散到寄主的许多组织中;PDV可能先通过脱膜再侵染寄主组织。雌蜂经Co60辐射处理后再寄生(即假寄生)小菜蛾2龄、3龄和4龄初期的幼虫,被寄生后的寄主幼虫几乎全部不能化蛹,但末龄(即4龄)幼虫期显著延长,并在寄生后期,幼虫胸部有褐色的短翅芽出现;即将化蛹的4龄末小菜蛾幼虫被假寄生后,即使每头寄主被过寄生9次,依然能正常化蛹,但不能羽化。假寄生与正常寄生后寄主的脂肪体数量和形态结构有明显的不同,推测在正常寄生的情况下蜂卵孵化时释放的畸形细胞及随后的幼蜂可能对脂肪体的结构产生了作用。  相似文献   
608.
24%异丙威·阿维菌素乳油对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剂药后3天、7天和10天校正防治效果优于异丙威和阿维菌素乳油两个单剂。该混剂用量为50 g/667 m2,药后3天、7天和10天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2.38%、87.49%和88.90%;用量为37.5 g/667 m2,防效分别为78.21%、83.97%和85.24%。35%丙溴磷·阿维菌素乳油对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其对甜菜夜蛾速效性和持效性均佳。该混剂用量为50 g/667 m2,药后3天、7天和10天其校正防效分别为86.15%、91.37%和91.32%;用量为37.5 g/667 m2,防效分别为80.73%、87.40%和88.39%。  相似文献   
609.
在实验室研究了转sck+cry1Ac基因水稻(MSB)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生长、存活以及经寄主对二化螟绒茧蜂Apanteles chilonis (Munakata)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连续取食转sck+cry1Ac基因水稻的二化螟, 体重下降、死亡率上升,从第2天开始,其体重显著低于取食明恢86的对照组;从第6天开始,死亡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二化螟取食MSB 36 h后移至对照水稻上继续取食3、6、9、12天后,死亡率与对照差异都不显著;但体重均低于对照,其中第3天的体重差异达显著水平。二化螟绒茧蜂分别以取食MSB一定时间的3、4、5龄二化螟幼虫为寄主时,寄生率均低于以对照组,其中对4龄幼虫的寄生率差异显著;结茧率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寄生在取食MSB的5龄二化螟幼虫体内的蜂、蛹期显著长于对照,而所结茧的茧长显著短于对照;但卵 幼虫历期、每茧块茧数、羽化率、雌性率、成蜂寿命和前翅长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转sck+cry1Ac基因水稻不仅对二化螟生长和存活有显著影响, 而且可经寄主二化螟影响到二化螟绒茧蜂的一些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610.
单宁酸是一种植物次生代谢物, 为探索其用于蚊幼虫防治的可能性,在室内测定了其对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抗氰戊菊酯品系和敏感品系1~4龄幼虫的毒性,并观察了其对存活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淡色库蚊敏感品系幼虫对单宁酸的敏感性比抗氰戊菊酯品系的要高,1~4龄幼虫分别高6.4、4.9、4.7和2.0倍。4个龄期幼虫中,无论是敏感品系还是抗氰戊菊酯品系,均是1龄幼虫对单宁酸的敏感性最高,3龄幼虫最低。在1 000 mg/L单宁酸持续作用下,敏感品系和抗氰戊菊酯品系各龄幼虫的存活率,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与对照相比,饲养在100 mg/L~500 mg/L单宁酸溶液中的存活幼虫发育历期延长,敏感品系和抗氰戊菊酯品系发育历期分别延长了34.5~38.3 h和59.2~93.4 h。其中,125 mg/L浓度处理的敏感品系1~4龄幼虫,其发育历期与对照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抗性品系则在250 mg/L作用下也达到了差异显著水平(P<0.05)。但100~250 mg/L单宁酸处理淡色库蚊抗氰戊菊酯品系和敏感品系1龄幼虫,对其存活幼虫的化蛹率、羽化率和成虫性比均无显著影响。表明单宁酸对淡色库蚊幼虫的影响主要是延迟其生长发育,且影响程度与蚊虫对氰戊菊酯的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