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Bacillus natto TK-1产脂肽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响应面法对Bacillus natto TK-1发酵产脂肽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法筛选出三个影响较大的重要因素,分别为:蛋白胨、酵母粉、CaCl2 ,然后进行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佳响应面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设计,利用SA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因素的最佳浓度。在优化培养基条件下,发酵液的溶血圈直径较初始培养基提高了29.3 %,脂肽的产量提高了约30%。  相似文献   
62.
根据阻遏蛋白,辅阻遏因子与启动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采用色氨酸启动子的基因工程重组徽生物的产物表达数学模型。提出了mRNA最大转录速率常数和产物表达速率常数与比生长速率呈线性关系的假设,用干扰素基因工程菌培养过程中的实验数据估计了mR—NA转录速率常数,干扰素表达速率常数和干扰素降解速率常数。推导出了发酵过程中干扰素表达量和细胞内干扰素比活计算公式。运用这些公式可以通过检测色氨酸浓度和细胞比生长速率来计算预测干扰紊表达量。确定最佳的终止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63.
渤海西岸急性致死性对虾病的病毒病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全世界养殖及野生对虾中已发现至少有10~20种病毒。近年来,我国沿海省份相继发生养殖对虾大批死亡现象,造成大部分虾场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对滩涂对虾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虾病已成为对虾养殖业的重要限制因素。因此研究虾病的病原,传染途径,对有效防治暴发流行性虾病,发展对虾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导我们对渤海西岸养殖的中国对虾暴发流行病病原的部分研究结果。1材料与方法1.五病好和病虾组织的超薄切片观察病虾取自辽宁锦西首钢前所虾场加工厂冰冻中国对虾,以及上海东海水产研究所固定保存的活病虾组织。从已死…  相似文献   
64.
40种杂草的丙酮提取物对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离体条件下研究了40种杂草的丙酮提取物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 Schl.)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ts.)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有7种杂草的丙酮提取物至少对1种供试病原菌的抑制率在60%以上.其中,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苍耳(Xanthiumsibiricum Patrin)和荔枝草(Salvia plebeia R. Br.)的丙酮提取物对3种病原菌的抑制率都在60%以上;鳢肠(Ecliptaprostrata L.)的丙酮提取物对辣椒疫霉和尖孢镰刀霉的抑制率在60%以上;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夏至草[Lagopsis supina(Steph.)IK.-Gal.]和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的丙酮提取物对灰葡萄孢的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5.
博尔纳病毒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研究表明博尔纳病毒能引起从马、羊等家畜,啮啮类动物到灵长目几乎所有温血动物的自然和实验性感染,并可能参与了人类某些精神神经性疾病的发生.本文就目前博尔纳病毒对人及动物致病性及免疫性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6.
人类疱疹病毒6型及其与某些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 virus type 6,HHV-6)是1986年从淋巴增殖异常患者及艾滋病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首先分离到的一种具有疱疹病毒形态和嗜淋巴细胞的新病毒。人类感染HHV-6十分普遍,多为隐性感染。可在60%~80%儿童及成人血清中查到HHV-6抗体。HHV-6是婴儿急疹(玫瑰疹)的病原体,并证实与淋巴增殖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人的感染等有关。随着器官移植的发展和艾滋病病人的增多,HHV-6感染变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67.
采用ELISA法研究了田间种植条件下转Bt基因玉米MON810生育期根际土壤及还田秸秆中Cry1Ab蛋白的田间残留降解动态,并分别用移动对数模型、指数模型和双指数模型对秸秆分解释放Cry1Ab蛋白的田间降解动态进行拟合,估算了DT50和DT90值. 结果表明: Bt玉米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中Cry1Ab蛋白含量差异较大,但总体随生育期的延长而显著降低. 收获后地表覆盖和埋入土壤两种秸秆还田方式下,秸秆中Cry1Ab蛋白在土壤中的降解规律基本一致,均呈现前期大量快速降解,中后期极少量稳定降解两个阶段. 秸秆还田7 d内,地表覆盖处理的Cry1Ab蛋白降解率均极显著高于埋入土壤处理;10 d时两处理的降解率基本一致,分别为88.8%和88.6%;20 d后,两处理秸秆中Cry1Ab蛋白的降解日趋缓慢;至180 d时仍能检测到少量的Cry1Ab蛋白. 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秸秆中Cry1Ab蛋白的田间降解规律,从相关系数(R)及DT90值与实测值的吻合程度来看,双指数模型最优.  相似文献   
68.
莱州湾鱼类群落优势种生态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凡  徐炳庆  吕振波  王田田 《生态学报》2018,38(14):5195-5205
根据2011年5月、8月、10月和12月莱州湾底拖网调查资料,对该海域鱼类群落优势种的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年调查共捕获鱼类49种,各季节优势种种类数分别为春季3种,夏季5种,秋季3种,冬季4种。夏、冬季优势种的丛生指数较低,春、秋季较高;冬、春季优势种的平均拥挤度较低,夏、秋季较高。基于欧氏距离的优势种丰度聚类结果同优势度排序结果吻合。主成分分析(PCA)表明,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和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分别是影响第一轴和第二轴的主要种类。绯鱼衔(Callionymus beniteguri)、鲬(Platycephalus indicus)、髭缟虾虎鱼(Tridentiger barbatus)和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是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最高的种类(2)。时空生态位显著重叠(0.6)的种类有7组,其中银姑鱼(Pennahia argentata)和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重叠值最高(0.798)。δ~(13)C值变幅(CR)最大的种类为斑鱼祭(Konosirus punctatus),δ~(15)N值变幅(NR)最大的种类为青鳞小沙丁鱼;青鳞小沙丁鱼和鱼祭生态位总面积超过20,皮氏叫姑鱼生态位总面积最小(1.38)且与其他优势种营养生态位重叠较高。等级聚类、排序、PCA和优势种排序结果较一致,而与时空生态位宽度分析结果差异较大,表明莱州湾鱼类群落结构受洄游鱼类的影响较大。时空生态位宽度较高的种类主要为集群特征不明显的周年定居种(绯鱼衔、鲬、短吻红舌鳎等底层鱼类),而季节洄游种(青鳞小沙丁鱼、鱼祭、赤鼻棱鳀等中上层鱼类)因时间生态位宽度较低导致时空生态位宽度较低。时空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分析表明,生态位重叠导致的资源利用性竞争并不是导致莱州湾鱼类群落结构现状的决定性因素,而更多可能是人为干扰形成的。  相似文献   
69.
建立了固定化金霉素产生菌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ofaciens)原生质体转化林可霉素反应动力学模型并模拟计算了反应过程,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有好的一致性。讨论了各反应参数对转化反应的影响,给出了转化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式和最大转化率计算式,还对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进一步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0.
柯萨奇B4病毒在体外对小鼠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萨奇B4病毒(CB4V)感染被认为和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的发病有关。我们对体外培养的小巴胰岛和胰岛细胞经CB4V感染后,检测其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显示,病毒感染组的胰岛包膜的消失较对照组早;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但CB4V并不引起胰岛细胞的溶解。这表明:(1)CB4V可在体外感染小鼠胰岛和胰岛细胞。(2)CB4V可损害胰岛β-细胞合成胰岛素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