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为探究中华蟾蜍(Bufogargarizans)对植物血凝素(PHA-P)反应的最适浓度及足垫部位皮肤组织学和血液学的变化,比较了在足垫部位注射1.0、2.5和5.0g/L植物血凝素条件下的PHA-P反应,以及最适注射浓度条件下PHA-P反应高峰值时足垫部位皮肤组织和循环血中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血液中血清杀菌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华蟾蜍对PHA-P的反应无性别差异(P 0.05),最适注射浓度为2.5 g/L,注射后12 h达反应峰值;注射PHA-P或生理盐水的左足与注射生理盐水或不注射任何物质的右足皮肤组织相比,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循环血中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升高(P 0.05),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下降(P 0.05),血清杀菌能力无明显变化(P 0.05)。2.5 g/L的注射浓度适用于中华蟾蜍,反应高峰值与足垫部位皮肤组织中各型白细胞的动态无关,但循环血中淋巴细胞被激活、嗜酸性粒细胞功能弱化,这可能是导致中华蟾蜍PHA-P反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花背蟾蜍(Bufo Raddei)的分布、生活习性和繁殖行为,并对其进行环境污染物的检测研究进行总结。方法对花背蟾蜍的相关研究文章进行收集,并结合实地调查和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花背蟾蜍及其蝌蚪在外周血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血清和肝脏抗氧化酶及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精子结构和活性、蝌蚪生长发育和肾脏结构等方面均表现出对环境污染物的极敏感性。结论花背蟾蜍可作为我国北方环境检测的首选两栖类物种。  相似文献   
63.
以健康的中华蟾蜍为实验动物,研究皮肤染毒巯基乙酸(TGA)对血液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钙含量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染毒巯基乙酸剂量对于血清AST、ALT和Ca含量影响效果明显.方差分析表明各试验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染毒TGA的时间对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呈现累积趋势,各试验处理组染毒后期与前期差异显著.表明巯基乙酸对于蟾蜍肝组织等器官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因此化工产品巯基乙酸对水体的污染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4.
吴文英  李丕鹏  陆宇燕 《蛇志》2011,23(1):20-25
目的了解花背蟾蜍和中华蟾蜍皮肤腺和耳后腺的显微结构特点。方法采用大体解剖学方法观察耳后腺的外部形态及皮肤分泌物特征,采用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技术、HE和PAS染色方法观察皮肤腺和耳后腺的结构。结果花背蟾蜍和中华蟾蜍相比,皮肤黏液腺和耳后腺的显微结构差异有显著性,皮肤颗粒腺结构相似,推测当颗粒腺中的分泌物排出后,腺体外的上皮肌细胞变厚,细胞界限明显。花背蟾蜍皮肤黏液腺有两类分泌细胞相间排列成花环型。根据黏液腺分泌细胞的高矮(即中等高柱状、矮柱状和极矮柱状),中华蟾蜍皮肤黏液腺相应地可见到三种形态,第三种黏液腺的分泌细胞极矮腺腔较大,数量极少,基本上只在前后肢皮肤中观察到。花背蟾蜍和中华蟾蜍的耳后腺也有差别:一是,中华蟾蜍耳后腺中大瓶状腺体内含物明显不同;二是,中华蟾蜍耳后腺中大瓶状腺体的大导管外侧有不同腺体存在,花背蟾蜍则无;三是,中华蟾蜍耳后腺表皮下大瓶状腺体上有钙化层存在,花背蟾蜍则无。结论两种蟾蜍皮肤腺和耳后腺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形态结构的差异与其生活习性和防御机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5.
采用常规骨髓细胞制片法对产于卧龙自然保护区华西蟾蜍的核型及Ag-NORs位点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 表明卧龙自然保护区蟾蜍与大部分蟾蜍相同:2n=22,NF=44,为6+5核型模式.核型为20M+2SM,次缢痕较为明显,位于第6对染色体(其中的一条)长臂末端,NORs位于次缢痕位置即6qter.通过与我国中华蟾蜍种组的核型及Ag-NORs位点等细胞学信息比较分析,不支持卧龙自然保护区卧龙蟾蜍和沙湾蟾蜍为有效种,其可能是华西蟾蜍的次级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66.
利用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试剂染色对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消化道粘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 显示:阿利新蓝-过碘雪天染色后,消化管粘液细胞表现为4个类型:Ⅰ型玫瑰红色、Ⅱ型蓝绿色、Ⅲ型紫红色、Ⅳ型蓝紫色.食管始部粘液细胞多为圆形或椭圆形,食管中部粘液细胞主要是Ⅱ型和Ⅳ型杯状细胞,胃体柱状粘膜上皮细胞与胃腺颈部细胞主要为Ⅰ型和Ⅲ型,粘液颗粒主要集中在细胞的核上区.黑斑蛙胃幽门粘液细胞为Ⅰ型,中华蟾蜍胃腺粘液细胞主要为Ⅲ型和Ⅳ型,小肠的杯状细胞主要为Ⅲ型和Ⅳ型,大肠杯状细胞主要为Ⅱ型和Ⅳ型.  相似文献   
67.
哀牢蟾蛤和新疆绿蟾蛤的核型、C一带和Ag-NO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树深 《遗传》1992,14(5):11-13
本文报道了云南的哀牢蟾赊和新疆绿蟾蛤的核型I C-带和Ag-NORso 新疆绿蟾赊2n=44 (36M+8SM), NF,88,除Nos. 7, 8, 13, 14四对是SM外,其余诸对均为M,一对随体和Ag-NORs 位于12q ter, C一带位于全部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域,随体位置也显示C一带,并有少数不稳定的端位和插 入型C一带。推测它可能是来自欧洲绿蟾蛛的老四倍体类型。哀牢蟾蛛2”二22 (20M十2SM), NF- 44,其中只有No. 7为SM,一对Ag-NORs和随体位于6q ter,但该区域不着染C-带;全部染色体的 着丝点显示不同程度的C-带正染;本种未发现与性别相关的异形染色体。最后,文中讨论了蟾蛛属的 核型演化机制。  相似文献   
68.
《Cell research》2002,12(3):199-206
P28,a 28kD protein from toad (Bufo bufo gargarizans)oocytes,was identified by using P13^suc1-agarose affinity chromatography.Sequence homology analysis of the full-length cDNA of P28(Gene Bank accession number:AF 314091)indicated that it encodes a protein containing 224 amino-acids with about 55% iden-tities and more than 70%positives to encodes a protein containing 224 amino-acids with about 55% iden-tities and more than 70% positives to human, rat or mouse UCH-L1,and contains homological functional domains of UCH family.Anti-p28 monoclonal antibody,on injecting into the oocytes,could inhibit the progesterone-induced resumption of meiotic division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The recombinant protein P28 showed similar SDS/PAGE behaviors to the native one,and promoted ubiquitin ethyl ester hydrolysis,a classical catalytic reaction for ubiquitin carboxyl terminal hydrolases(UCHs).The results in this paper reveal that a novel protein,p28 ,exists in the toad oocytes,is a UCH Ll homolog,was engaged in the process of progesterone-induced oocyte maturation possibly through an involvement in protein turnover and degradation.  相似文献   
69.
徐爱丽  王华  周岩  刘红霞 《生物磁学》2009,(14):2649-2651
目的:观察七叶莲水煎液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及传导速度的影响,研究其对坐骨神经电生理特性的作用。方法:将制备的蟾蜍坐骨神经干分为4组,分别在任氏液和浓度为10%,20%,40%的七叶莲水煎液中浸泡,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引导神经干复合双相动作电位,并分别测定各组不同浸泡时间的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幅度和传导速度两项电生理指标。记录不同浓度的七叶莲水煎液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和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10%,20%,40%3种浓度的七叶莲水煎液均使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变小(P〈0.01),传导速度变慢(P〈0.01)并最终使坐骨神经动作电位消失,且经过一段时间后动作电位的幅度和传导速度均能恢复。结论:七叶莲能可逆地阻滞神经动作电位的传导。  相似文献   
70.
比较分析了河南、北京、安徽3个地区分布的花背蟾蜍Bufo raddei种群的核型与染色体银带.结果发现它们体细胞染色体数日都足2n=22,由6对大型染色体和5对小型染色体组成.但是它们彼此之间在亚中部着丝粒的数目和顺序、次缢痕或随体的位置以及银染位置等都有所不同.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蟾蜍属的染色体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