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5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李莉  邱子健  陈瑛  孙寓娇 《动物学报》2004,50(5):808-816
棘尾虫是细胞表面具有特殊纤毛结构排列方式的复杂下毛类纤毛虫。其镜像骈体的两列纤毛结构几乎完全是左右对称排列 ,一个是正常方式排列的 ,另一个是相反方式排列。本文包括两项移接实验 :1)将棘尾虫口对镜像骈体一侧细胞的后半部分倒转 180°与另一侧细胞的前半部分对接 ;2 )将此种骈体一侧后半部分调转90°与另一侧细胞的前半部分对接。接后定时分期固定接块 ,以蛋白银染色法 ,观察其发育过程及结果。实验 1的发育结果为有的仍形成口对镜像骈体 ;有的成为末端对末端的镜像骈体。实验 2的发育结果为全部成为口对镜像骈体。两项实验结果均可用位置值假说解释 ,实验 1属于位置值插入的结果 ;实验 2为位置值添加的结果。为何实验Ⅰ有的发育成口对镜像骈体有的发育成末端对末端的镜像骈体 ,而实验 2却全部发育成口对镜像骈体呢 ?这是接块发育中是否发生对折的结果。Shietal.(1991)认为与预存的缘棘毛和是否具有完整表膜的面积大小有关系。接块在发育中是否发生对折与接块的伤口一侧面积大小和具完整表膜有关系。接块具完整表膜和缘棘毛的一侧由于新缘棘毛和口围带的发育生长 ,造成该侧的伸张 ,产生前后两接块向伤口一侧对折的压力 ,从而接块发生对折形成口对镜像骈体。我们认为还应有其它因素 :(1)与细胞  相似文献   
62.
海洋喇叭虫Maristentor dinoferus 1996年在关岛(Guam)的珊瑚暗礁上被发现,至今尚未阐明其确切的系统发育地位.克隆到的海洋喇叭虫的18S-ITS1-5.8S rDNA序列包括222 bp的18S序列,77 bp的ITS1序列和22 bp的5.8S序列.比较分析了纤毛虫主要类群的ITS1序列后得出:短的ITS1序列可能是异毛类纤毛虫的特征.根据18S序列,利用邻接法构建,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其拓扑结构显示海洋喇叭虫属于异毛纲纤毛虫,但并不隶属喇叭虫科,应予以新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63.
维生素E对萼花臂尾轮虫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家新 《生态学报》2004,24(8):1663-1670
15℃下 ,添加 Ve浓度为 2 0~ 80 ng/ m l时 ,种群密度与培养时间呈显著相关 ,其中 2 0 ng/ ml和 4 0 ng/ ml组最大种群密度分别为 76 .4 0 ind/ ml和 6 5 .2 0 ind/ ml,显著高于对照组 (最大密度 12 .0 0 ind/ ml)。最大混交雌体百分率低于 10 % ,对照组最大混交雌体比率为 4 0 %。轮虫卵雌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维生素浓度为 10 0 ng/ ml时 ,对种群增长不利 ;2 5℃下 ,对照组和各添加组最大密度依次为 6 8.0 0 ,12 2 .0 0 ,12 4 .0 0 ,16 8.0 0和 2 36 .0 0 ind/ ml。最大卵雌比依次为 1.2 1,1.2 5 ,1.2 2 ,1.4 1和 0 .6 9,混交雌体百分比分别为 2 7.6 9,19.89,18.4 2 ,17.0 2和 12 .88% ;30℃下 ,最大密度依次为 113.80 ,12 1.0 0 ,12 2 .80和 15 1.2 0 ind/ ml,最大卵雌比依次为 1.5 0 ,1.4 2 ,0 .6 4和 0 .96。混交雌体百分比分别为 1.76 ,32 .2 6 ,37.5 0和 32 .0 0 %。  相似文献   
64.
小黑杨转双价抗虫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将蜘蛛杀虫肽与Bt基因C肽序列的融合基因导入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所获得的3株卡那霉素抗性再生植株进行PCR和PCR-Southern杂交检测的结果均为阳性,Southern杂交检测的结果2株为阳性.抗虫试验结果显示,3个转基因株系均具有明显的抗虫效果,能显著抑制舞毒蛾幼虫的生长发育,表现出强烈的抗虫作用.  相似文献   
65.
利用"八五"、"九五"期间,发掘和鉴定出的一些具有单一抗病虫特性和优良农艺性状的资源,通过有性杂交和人工接种鉴定,有目的进行抗性基因转移和优良基因聚合,从而获得了具有多抗、农艺性状优良的LR625、LR622、2381等3个恢复系和L405A、L407A 2个不育系等新种质资源,并用新创资源组配了一批高产、多抗、综合农艺性状好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66.
人工发酵古尼虫草中甘露醇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比色法简便、准确和快速地测定发酵生产的古尼虫草菌丝中甘露醇含量。结果表明 ,甘露醇的最大特征吸收峰在 41 2nm处 ,质量浓度在 1 0~ 5 0mg/L范围内线性较好 ,其回归方程 ρ=-0 842 +97 3 2 9A,r=0 9992 ;平均回收率 1 0 0 2 4% ,RSD =0 5 4% (n=5 )。样品中甘露醇采用水提取法 ,提取时间 2h。甘露醇显色后 2 0min内测定对结果影响不大 ,在测定时要注意排除果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用此法测得发酵古尼虫草菌丝体中甘露醇的含量为 7.4% ,RSD =0 .2 4% (n =6)。  相似文献   
67.
动物孵化酶(hatching enzyme,HE)是早期胚胎在特定发育阶段由孵化腺细胞产生和分泌的,在动物早期胚胎孵化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孵化腺细胞(hatching gland cell,HGC)一般为单细胞腺体,是从胚胎发育到特定阶段(孵化前)出现、至胚胎孵出后的特定时期消失的一时性细胞(transient type ofcells)。完全分化的HGC内充满了低电子密度的酶原颗粒(孵化酶原颗粒),在鱼胚中的分布因物种而异。在大多数鱼中,HGC分布在胚体的外表面和/或卵黄囊中,一般为外胚层来源。如在虹蹲鱼HGC分布在胚体的前表面、卵黄囊、咽部、鳃的内表面及外表面,属于外胚层来源。而日本鳉鱼HGC  相似文献   
68.
我国拥有悠久的蜂、蚕养殖历史,其虫蛹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通过酶解等生物手段从虫蛹蛋白中分离出的生物活性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降血压和增强免疫等,同时可有效地提高虫蛹的利用率。基于此,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虫蛹多肽的制备、分离纯化的方法以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虫蛹多肽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Rab GTPase家族蛋白是真核细胞内膜系统转运途径中重要的调控因子,不同的Rab家族成员在细胞具有功能多样性。为了解Rab2的功能,八肋游仆虫EoRab2a基因连接入原核表达质粒pGEX-6P-1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EoRab2a。质粒pGEX-6P-1-EoRab2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大肠杆菌BL21(DE3)/pGEX-6P-1-EoRab2a高效表达了可溶性GST-EoRab2a蛋白。融合蛋白GST-EoRab2a经亲和层析获得电泳纯蛋白。纯化后的GST-EoRab2a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制备的抗体效价1∶25600,特异性良好。免疫荧光定位表明EoRab2a在游仆虫细胞质中点状分布,推测参与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间膜泡转运。    相似文献   
70.
浙江武义2009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毒源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 浙江省境内首次出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 SRBSDV), 且仅武义县有发病现象。因为该病毒病是一种虫媒病毒, 且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是主要传毒介体, 所以本文通过白背飞虱灯下诱虫情况调查、 迁飞轨迹模拟、 天气学背景分析以及毒源地分析, 阐释了2009年浙江省武义县发现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供毒源地分布情况, 以及白背飞虱携毒的传递路径, 并讨论了轨迹模拟中各生物学参数的设定方法, 从而为剖析该病毒的宏观流行规律奠定科学基础。结果显示:(1) 通过对白背飞虱迁入武义的主要虫源地与经鉴定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区域的叠加分析, 明确了浙江武义的可能毒源地分布于两广、 闽南、 赣南四省区境内; (2) 西南低空急流及偏南气流是白背飞虱将我国南方的病毒远距离传送到武义县境内的动力源; (3) 白背飞虱随下沉气流和降雨在武义境内的集中降落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当地暴发的触发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