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松属的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1angbianensis)、云南松(P.yunnanensis)和高山松(P.densata)是组成中国西南不同海拔针叶森林的主要树种,然而这三个树种在发育速度尤其是高生长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为了弄清引起这些变异的生理和形态学原因.本文将三种松树种植于同一环境下,对其光合作用、生物量分配、生长速率和叶片性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与来源于高海拔的树种相比,低海拔的树种有更高的株高、以及更大的干物质重量、相对生长速率、叶质比、茎质比和比叶面积,但叶片氮含量、碳含量和根质比较低。高海拔树种的光合速率并不明显低于低海拔树种。相对生长速率和树高均与叶质比呈显著正相关,与根质比负相关,但与最大光合速率没有显著关系。这些结果表明,生物量的分配式样和长期的形态特性能够更好地预测不同海拔松树的生长表现。  相似文献   
62.
在棉毛橐吾(Ligulariavellerea)和穗序橐吾(L.subspicata)同域分布的居群中存在形态特征介于两者之间的个体。经分析,这些个体有3种不同的形态类型,可能是这两个物种之间的杂交后代。为检验这一假设,对所采集的假设亲本和中间个体材料进行了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4—5和叶绿体atpB.rbcL测序。假设杂交个体的ITS直接测序结果具明显的叠加性,之后的克隆测序也分离出两种与假设亲本种相同的序列类型.因此。这些假设杂交个体得到了证实。据母系遗传的叶绿体atpB—rbcL测序结果,穗序橐吾同是它们的质体贡献者,即虽然这些杂交个体具不同的形态特征,但都是以棉毛橐吾和穗序橐吾为亲本且以穗序橐吾为质体贡献者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63.
本研究旨在将滇西北藏区传统生态文化应用于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之中, 以推动社区参与式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应用民族植物学和民族生态学的方法, 调查了位于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3个藏族村寨(巴珠、柯功、追达)的自然圣境与生物多样性分布状况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等, 应用SWOT分析法和社区参与式保护途径, 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活动。本研究结果表明, 社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民族传统文化, 社区生计依赖于生物多样性, 保护自然圣境是社区水平保护生物与文化多样性及社区发展的重要途径。藏族自然圣境是基于传统信仰文化并经过长期实践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社区保护形式, 藏民社区长期遵从和实践自然圣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4.
65.
新型统计方法和多源、多尺度空间信息数据的产生促进了物种空间分布模型的快速发展。不同的物种空间分布模型在生态学理论的运用以及前提假设上存在差异。选用不同的模型方法和输入数据会带来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对比并集成多个物种空间分布模型,同时利用多组输入数据可降低预测的不确定性,提高物种分布模拟的精度。本文以中国特有种铁杉(Tsuga chinensis)为例,运用基于R语言开发的BioMod软件包对比9个物种空间分布模型对铁杉的模拟效果。最后以曲线下面积(ROC)为权重集成9个模型的模拟结果,产生和筛选最佳的铁杉潜在空间分布图。研究发现随机森林模型(RF)的模拟效果最好,其次是多元适应回归样条函数模型(MARS)和广义相加模型(GAM),模拟效果最差的是表面分布区分室模型(SRE)。模型集成结果显示,最适宜铁杉分布的区域集中在中国的西南及四川盆地周围,其次零星分散于华南和台湾部分地区。这一结果与前人对铁杉自然分布的描述和研究结果较为吻合。研究进一步表明,通过模型的集成能有效地降低由于单个模型所带来的模拟结果不确定性,从而提高模拟的精度和效果。  相似文献   
66.
某些兰科植物的种子成熟前,在无菌萌发过程中有较高的萌发率,而成熟后萌发率急剧下降。本研究针对这一现象,对三种兜兰属植物种子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解剖学观察,并对授粉后不同时期的种子进行无菌播种,80d后统计其萌发率,以探究种子发育过程中的解剖学特征与萌发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种胚刚发育到椭球形胚的时候,胚柄尚存,种皮细胞尚未皱缩,此时三种兜兰的萌发率都能达到较高水平,表明这是适合兜兰属植物萌发的最佳时期;此后,种皮开始皱缩,木质素类物质积累导致种皮透水性下降,推测这可能是导致其后期萌发率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7.
从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通过MS和NMR等方法鉴定为:莳萝脑(1),亚油酸蔗糖苷(2),镰叶芹二醇(3),β-谷甾醇(4),豆甾醇-β-D-吡喃葡萄糖苷(5),其中化合物2和3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8.
抗病原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概述了抗病原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结果,对从甾体皂苷中寻找新型抗菌药物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9.
广东土牛膝为菊科泽兰属植物华泽兰(Eupatorium chinense)的干燥根。从其甲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中eupatorinA(1)为一新化合物,经波谱学方法鉴定为(threo)-3-O-acetyl-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3-hydroxy-1-(E)-propenyl)-2,6-dimethoxyphenoxy]propyl-β-D-glucopy-ranoside。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hreo)-3-hydroxy-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3-hydroxy-1-(E)-propenyl)-2,6-dimethoxyphenox-y]-propyl-β-D-glucopyranoside(2),ardisiacrispinA(3),ardisiac-rispinB(4),euparone(5),3-(2,3-dihydroxy-isopen-tyl)-4-hydroxyacetophenone(6),12,13-di-hydroxy-euparin(7),gymnastone(8),N-(2′-hydroxy-tetracosanosyl)-2-amino-1,3,4-trihydroxy-octa-dec-8-(E)-ene(9),stigmasterol(10)和stigm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11)。化合物2-4为首次从菊科植物,5-8为首次从泽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0.
白莺山古茶的化学成分分析与栽培茶树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白莺山古茶的大理茶素、儿茶素类、茶掊素、没食子酸、咖啡因和茶氨酸的含量进行分析.同时,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糖和茶多酚含量.在与野生大理茶及栽培大叶茶(普洱生茶)进行多成分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形态性状的变异与进化,讨论白莺山古茶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与野生大理茶和栽培大叶茶的相互关系.分析研究结果不仅为白莺山古茶的品质评价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为白莺山丰富的古茶种质资源的深人系统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同时,通过多种过渡类型的化学成分分析与比较,为栽培大叶茶的起源和大理茶作为大叶茶的野生基源之一的假说提供了植物化学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