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0篇
  免费   389篇
  国内免费   170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12篇
  1960年   8篇
  1959年   11篇
  1958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51.
不同黄芪品种根中多糖的动态积累及多糖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多糖是药用黄芪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本研究分析测定了分属于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和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mongolicus)的6个品种在不同时期根中多糖含量的变化以及采收期根中多糖含量的差异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品种均从8月开始根中多糖迅速积累,至受霜害时多糖含量达到最高,受霜害后多糖含量迅速下降,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在初霜降时(10月4日)6个品种中以旬邑野生膜荚黄芪多糖含量最高。因此8月至初霜降是黄芪多糖积累的主要时期,黄芪的最佳采收期为初霜降前后。而旬邑野生膜荚黄芪是多糖含量较高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52.
用石油醚对播娘蒿种子脱脂,热水提取,并采用DEAE sephadex A-25层析预处理,除去杂质,得到播娘蒿种子的硫苷提取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HPLC-ESI/MS)技术,并结合二级质谱分析,鉴定播娘蒿种子中主要硫苷的分子结构。鉴定出的6种硫苷成分的侧链结构分别为:3-丁烯基、3-甲硫丙基、苯甲基、5-氧代辛基、3-羟基-5-(甲基亚硫酰基)戊基、3-羟基-5-(甲基磺酰基)戊基。其中苯甲基硫苷具有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53.
辣椒株高遗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辣椒矮秆自交系B9431(P1)和高秆自交系‘吉林长椒’(P2)为双亲,构建P1、F1、P1、B1、B2和F2 6个家系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该6个世代群体株高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显示:株高遗传符合1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高秆对矮秆表现为不完全显性,F1代株高的势能比值为0.39,显性程度为0.91。B1、B2和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0.35%、17.20%和35.29%,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08%、19.75%和0;主基因效应表现为负向加性效应,其值为-6.43,显性效应为0;多基因加性效应值和显性效应值分别为-8.89和9.77。研究还表明,主基因与多基因间的基因效应存在一定差异,主基因加性效应值相当于多基因加性效应值的72.33%,主基因无显性效应,显性效应是由多基因控制遗传。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一种以银杏叶、牛蒡提取物为主成分的发酵食品(GBF)对小鼠衰老指标的影响。方法:以D-半乳糖造衰老模型,以每只每天0.5ml剂量的GBF对小鼠灌胃,以不喂GBF的衰老模型小鼠为对照,以正常饲养的小鼠为空白对照(CK),42d后研究其对衰老相关指标组织单胺氧化酶、丙二醛含量、羟脯氨酸含量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结果:喂食GBF的小鼠肝,脑组织中单胺氧化酶的活性比对照降低了36.7%和25.1%,丙二醛含量比对照降低了19%和44.6%。差异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而皮肤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和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分别高于对照28.6%和63.2%,显著高于对照(p<0.05)。结论:GBF具有显著抗衰老活性。  相似文献   
55.
细菌作为抗肿瘤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作为抗瘤剂的应用已历史悠久,早在100多年前,纽约医生COLEY就尝试用细菌来治疗肿瘤。现在人们往往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基因改造的方法使细菌变得基本无毒并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菌载体,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近来已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56.
甘薯NBS类抗病基因类似物的分离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已克隆植物抗病基因NBS(Nucleotide binding site)序列中的保守模体(motif)“P-loop”和“GLPL”合成简并引物,以甘薯(Ipomoea batatas)栽培品种青农2号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通过T/A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共得到15条具有连续ORF的抗病基因类似物(Resistance gene analogues,RGAs)序列,它们之间核苷酸序列间的相似性系数在41.2%-99.4%之间,而相应推测的氨基酸序列间的相似性系数在20.6%-100%之间,同时对分离的RGAs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甘薯RGAs可分为TIR(Drosophila Toll or human interleukin receptor-like)和nonTIR两类.对甘薯RGAs和5个已克隆植物NBS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结构分析表明,它们包括“P-loop”、“Kinase-2”、“Kinase-3a”、“GLPL”4个抗病基因所共有的保守模体.这些表明甘薯与其它物种的NBS类RGAs可能具有同样的起源和进化机制.  相似文献   
57.
木聚糖酶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半纤维素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碳素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半纤维素是植物多糖的重要成分之一。木聚糖则是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木聚糖酶(EC3.2.1.8)可催化木聚糖的水解,在各种各样的生物体里都发现有木聚糖酶,如细菌、放线菌、真菌。在过去几十年里,有超过100个木聚糖酶基因被克隆进同源或异源宿主中,其目的是为了超表达木聚糖酶和改变它们的特性以适应商业应用。木聚糖酶的应用极其广泛,可用于生物转化、造纸、食品、饲料、能源、纺织等行业。尤其是迫切的环境问题将进一步促进木聚糖酶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58.
对于印度胶榕这种特殊类的材料制片,在取材、抽气和染色等过程中,常出现抽气不净和染色不均匀及乳汁脱不掉等问题,影响观察效果。从操作程序上进行了改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于特殊植物材料制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9.
高灵敏假单胞菌铁载体的平板检测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CAS蓝色检测平板是一种筛选、检测各类细菌铁载体的常用方法,而蔗糖-天冬酰氨培养基被用于假单胞菌产铁载体规律的研究。用天冬氨酸替代天冬酰氨,将CAS蓝色检测液与蔗糖-天冬氨酸培养基(MSA培养基)相结合,得到一种改进的MSA-CAS检测平板。通过对假单胞菌属7个种8个株进行荧光与非荧光铁载体检测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MSA-CAS检测平板假单胞菌铁载体的检测灵敏度比通用CAS检测平板高,而且在检测荧光铁载体方面具有荧光背景低、荧光铁载体晕圈明显和晕圈与背景的对比度大的优点。  相似文献   
60.
病原真菌感染与TOLL样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黎  纪蕾  孟玉芬  陈世平   《微生物学通报》2006,33(4):158-162
TOLL样受体(TLR)是参与天然免疫的主要模式识别受体之一,与许多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结合后通过MyD88依赖性或非依赖性途径启动宿主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引发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白色念珠菌表面的特征性糖磷脂甘露聚糖可被TLR2、TLR4识别,诱导前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及促进中性粒细胞的聚集等来介导宿主的抗真菌免疫反应。烟曲霉则可能利用表型转换(酵母样与菌丝态),通过不同TLRs逃避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识别。新型隐球菌的多糖荚膜成分葡糖醛氧化甘露聚糖GXM可与TLR2、TLR4、CD14结合,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对GXM的内化、吞噬中起重要作用,而不是诱导细胞因子的分泌;酿酒酵母胞壁成分酵母多糖则可激活TLR2、TLR6异源二聚体。总之,TLR与真菌配体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及其活化后胞内信号传导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对临床真菌病的免疫调节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