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6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234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437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445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387篇
  2003年   349篇
  2002年   342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胡萝卜组织培养和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建立高效的胡萝卜遗传转化体系,本实验选用3个胡萝卜(Daucuscarotavar.sativa)栽培品种:‘金笋五寸’、‘Carol’和‘改良黑田七寸’,以它们的下胚轴和子叶为外植体,首先建立了高频愈伤诱导体系。在此基础上,以Carol的下胚轴和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利用根癌农杆菌LBA4404介导转化质粒pBI121。经X-Gluc染色,证明GUS基因瞬间表达成功,经PCR方法鉴定,证明GUS基因已整合到胡萝卜的染色体中,从而建立了高效的胡萝卜遗传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52.
云南穗花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方法对云南穗花杉(Amentotaxus yunnanensis)4个居群和台湾穗花杉似(Amentotaxus for9rmosana)1个居群共104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9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清晰谱带143条。云南穗花杉在物种水平上遗传多样性较高(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79.0%,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2718),但云南穗花杉和台湾穗花杉居群内遗传多样性均较低(P为18.0%、6.9%;He为0.0688、0.0198)。云南穗花杉居群间遗传分化强烈(AMOVA,GST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7611,0.7503和0.7526)。据推测,第四纪冰川引起的瓶颈效应,小规模居群引起的遗传漂变及幼苗成活率低等因素都加剧了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建议对所研究的云南穗花杉全部居群予以保护,特别是对云南西畴和贵州兴义市七舍两个具有相对较高遗传多样性的居群应该优先建立就地保护点,以达到最大限度保存云南穗花杉遗传多样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3.
大连市育龄妇女原发风疹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疹是一种常见的传播广泛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孕妇在怀孕早期一旦感染上风疹,对胎儿有很强的致流产、死产和致畸胎作用。风疹病毒可侵犯胎儿多数器官,抑制细胞繁殖,造成器官发育障碍,常见有先天性白内障、神经性耳聋、先天性心脏病及智力发育不全(头小畸形)等,统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CRS十分可怕,常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可想象的痛苦和负担。  相似文献   
54.
Ri T-DNA对盾叶薯蓣的遗传转化及薯蓣皂甙元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成功地将Pd T-DNA转入药用植物盾叶薯蓣,产生了毛状根,经分子信标探针检测农杆菌Pd质粒上的T-DNA已整合进植物基因组中。研究建立了毛状根大量快速繁殖技术,基本技术要求为:1/2 MS液体培养基,28℃培养温度,350lux弱光条件下有利于毛状根的增殖培养,提高生物量。HPLC测定结果显示,转基因获得的毛状根其薯蓣皂甙元的含量分别是微块茎、愈伤组织和植物体合成量的5.68倍、6.12倍和2.68倍。  相似文献   
55.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侯永翠、郑有良、魏育明等研究人员对黑麦遗传多样性课题作了研究。他们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 ,对黑麦属 (SecaleL) 7个品种共 1 2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 ,发现被检测材料间RAPD标记多态性较高 ,在 4 0个随机引物中 ,有 2 5个引物约占整个的 6 2 .5 %的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这 2 5个中共扩增出 1 6 7条带 ,其中 89条带约占 5 3.2 %具有多态性 ,每个引物可扩增出 1~ 1 0条多态性带 ,平均为 3~ 6条。RAPD标记遗传距离GD变异范围为 0 .1 382~ 0 .4 5 1 2 ,平均为 0 .2 71 2。通过聚类分析表…  相似文献   
56.
水稻亚种间杂种F1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绵恢725、蜀恢527和蜀恢881三个籼型恢复系、1个美国稻Lemont和1个爪哇稻香大粒作母本,与1个日本特早熟粳稻Kitaake杂交,研究了5个杂种F1及其亲本的光合生理表现.结果表明,在高光通量密度(Photosynthetic flux density,PFD)条件下,5个杂种F1净光合速率(Pn)明显高于双亲或双亲之一,推测亲本与杂种F1之间不同的Pn同叶片中Rubsico活性有关.杂种F1的比较中,在表观量子效率(ψ)、羧化效率(CE)、CO2补偿点(T)等方面,籼粳亚种间杂种F1(绵恢725/Kitaake、蜀恢527/Kitaake、蜀恢881/Kitaake)对2个亚种内杂种F1香大粒/Kitaake(粳爪交)、Lemont/Kitaake(不同生态型的粳粳交,美国稻属于特殊粳稻)具有明显的优势,而蜀恢881含有粳型血缘,蜀恢881/Kitaake也比典型籼粳亚种间杂种F1绵恢725/Kitaake、蜀恢527/Kitaake优势稍逊一筹.5个杂种F1因为具有不同的遗传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光合优势,在这方面,典型籼粳亚种间杂交蜀恢527/Kitaake、绵恢725/Kitaake要优于其他杂交种,说明亲本间遗传差异越大,其杂种F1的光合优势越强.  相似文献   
57.
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巴东木莲目前残留的两个最大居群,小溪居群的40个个体和桑植居群的28个个体等位酶遗传变异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以揭示两居群遗传变异的空间模式,并探讨其形成机制及与巴东木莲致濒原因、过程之间的关系。根据检测出来的8个酶系统的19个酶位点,选择基因频率大于01小于09的等位基因,运用等样本频率和等地理距离间隔两种方法分别计算两居群不同距离等级下的Moran''s I空间自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小尺度的小溪居群等位基因的遗传变异缺乏空间结构,为随机分布模式。巴东木莲生境片断化的桑植居群则是相反的结果,遗传变异存在明显的空间结构,遗传变异空间分布为斑块状。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是桑植居群片断化和地理隔离造成的基因流的限制。上述结果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巴东木莲的保育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valuat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Panax notoginseng F H Chen, a domesticated species, and P. stipuleanatus H T Tsai et K M Feng, an endangered wild species in southeastern Yunnan and adjacent areas in Vietnam, using sequences of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regions of nuclear ribosomal DNA and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markers. Twenty-four accessions from three plantations of P. notoginseng and 51 samples from eight populations of P. stipuleanatus were assayed. A total of 694 bp of partial sequences of 18S, ITS 1, 5.8S, ITS2, and partial sequences of 26S were obtained. No sequence variation was detected within P. notoginseng and nine sites (1.30%) were variable in P. stipuleanatus. Two-thirds of the variable sites were found between Langqiao and other populations. In P. notoginseng, four pairs of AFLP primer combinations generated 312 bands, of which 240 (76.9%) were polymorphic and 60.15% of the polymorphisms were harbored within plantations. Approximately 41.0% and 66.9% of bands were polymorphic in population D7 and 5589, respectively. In P.stipuleanatus, the same four primer combinations produced 346 bands, of which 334 (96.5%) were polymorphic and approximately 62.14% of polymorphisms were maintained within populations. Considerable variations were observed. Th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bands ranged from 50.2% to 84.9% and the average over populations was 70.9%. Cluster analysis did not show correlation of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with the distinctive leaf morphology of P. stipuleanatus (i.e. one form with bipinnatifid leaflets and the other with undivided leaflets). Because over 40% of genetic variations were maintained among populations and because of the very restricted distribution of P. stipuleanatus, all natural populations of this species should be conserved in situ. Considering that there are variations in P. notoginseng within and among plantations, we suggest establishing a genetic resource conservation garden or reintroducing P. notoginseng into its native habitats in southwestern China. Such reintroduction should be carefully executed after large-scale screening of genetic variation within the species.  相似文献   
59.
唐古特白刺研究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是白刺属中较进化的植物种,众多克隆株系形成"白刺包",具有重要的生态防护价值,其浆果状核果也具有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由于种内异交和种间杂交,唐古特白刺种内变异十分丰富,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果实性状变异.而果色、果味、果序重等性状差异,对于生产成本、加工工艺以及产品质量等都有较大影响,从而限制了白刺果的产业化开发.开展种质资源、优树选择、杂交和倍性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对唐古特白刺进行遗传改良,选育高产、味佳、核小、色泽美观且生态价值高的果用与生态兼用型白刺品种,并进一步使其无性系化、种植园化,则是推动沙区白刺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当地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0.
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海岛棉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20世纪50年代我国引入海岛棉以来培育的45个国内品种(系)及8个国外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通过256对SSR引物的筛选,选择24对扩增效果好的引物对53个海岛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的检测分析,共检测出106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等位位点数在2~8之间,平均为4.4.其中多态性等位基因变异97个,占91.5%.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平均为0.688,最高为0.848,最低为0.245.利用NTSYSpc2.1软件,分别计算农艺经济性状的欧氏距离(Euclid)和分子标记数据的Jaccard系数矩阵,采用UPGMA法对所选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树状聚类图基本吻合,53个品种被分为两大类,与系谱来源一致.实验证明SSR分子标记在鉴别品种和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