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杂色鲍足的显微与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石和荣  李海云  柯浩  温山鸿 《动物学报》2006,52(5):I0001-I0002,968
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隶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原始腹足目、鲍科、鲍属。鲍的足是柔韧性很好的器官,它具有运动、支持、感觉与辅助捕获功能,是鲍生活中匍匐和吸附岩石等固着物的重要部位,因其首先接触环境而成为脓疱病、裂壳病、弧菌病等病病原体的主要侵袭部位,这些病可造成十分严重的鲍死亡现象。国内学者对鲍足的研究文献较少,仅有关于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足的组织学(崔龙波等,1997)及皱纹盘鲍足的粘液细胞的片断研究(王宜艳等,2004)报道。  相似文献   
52.
种间竞争会导致鸟类对自身的生存策略进行多方面调整,将多种因素结合起来分析不同鸟类的同域共存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9-2011年的3-7月,在辽宁省东部山区以悬挂人工巢箱的方法招引杂色山雀(Parus varius)和大山雀(Parus major),通过比较这两种鸟类在繁殖时间、繁殖参数和巢址选择上的差异,分析其繁殖期的栖息地选择及繁殖对策,探讨这两种鸟类同域共存的机制.结果表明,生态位的部分分离是大山雀和杂色山雀能够长期共存的基础.两者都是在繁殖期到来立即开始繁殖,均出现两次繁殖高峰,采用消减窝卵数的对策来适应环境质量的下降.对繁殖参数的分析表明,两种鸟类的繁殖对策都为k-选择,但大山雀略偏向r端,大山雀倾向高窝卵数、低繁殖成功率的繁殖策略;杂色山雀倾向低窝卵数、高繁殖成功率的繁殖策略.两种鸟类都选择在林龄较长的森林中筑巢,但是大山雀较注重巢址的安全性能,巢距地面较高,周围乔木密集;杂色山雀较为注重植被类型的选择,巢址多选择在植被多样、灌木生长茂盛的针阔混交林中,推测可能与杂色山雀的食物构成有关.  相似文献   
53.
绿背山雀繁殖期鸣声声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4~6月,在四川屏山县老君山自然保护区采用计算机声谱分析技术,对绿背山雀繁殖期护域、警告、报警、警戒和幼雏乞食的鸣声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雄性护域有3种不同音节鸣声,3种音节鸣声的MPF差异均不明显(P〉0.05),全句持续时间差异显著(X^2=8,42〉x0.05^2,df=2,P〈0.05);雌性护幼为2个音节的警告呜声;雌雄两性遇到危险时均发出音节不同的警戒声和报警声,其警戒声各音节持续时间差异极显著(P〈0,01),各音节间隔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幼雏乞食鸣声通常由2~3个音节重复而成。同时还探讨了不同鸣声与相应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54.
杂色藻类硅藻和金藻的77K荧光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测定了7种杂色藻包括:4种硅藻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牟氏角毛藻(Cheatoceros mulleri)、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和3种金藻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globosa)的77 K荧光光谱,并与其它杂色藻以及高等植物菠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4种硅藻和3种金藻的77 K低温荧光发射光谱相似,只有一个明显的荧光发射主峰位于684~686 nm,类囊体膜的荧光光谱中在700 nm附近有个不明显的肩峰,它们均没有高等植物作为PSⅠ特征的730 nm长波荧光发射峰,这个结果与杂色藻类褐藻的荧光特性一致。说明,杂色藻类PSⅠ缺少730 nm长波荧光峰可能具有其普遍性,预示杂色藻类在PSⅠ结构以及能量传递等方面与高等植物具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5.
2004~2006年的3~7月,在辽宁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杂色山雀(Parus varius)的繁殖及繁殖成功率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杂色山雀主要营巢于海拔400~900m的阔叶杂木林、针叶林及林缘地带;繁殖期在3~7月,其洞巢种类多样,筑巢期约15d;巢为碗状,巢结构的2/3由苔藓构成;窝卵数为6~8枚,平均(6·92±0·92)枚(n=13);雌鸟单独孵卵,孵化期为(14·00±0·00)d(n=10);育雏由雌雄鸟共同承担,育雏期为(17·50±0·58)d(n=4)。杂色山雀繁殖成功率为50·95%,繁殖力为2·22。人为干扰是造成卵和雏鸟损失的主要原因,占总损失的74·19%。  相似文献   
56.
北京小龙门林场发现一例白化银喉长尾山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6月13日,我们在北京小龙门林场进行鸟类环志时网捕到一例白化银喉长尾山雀(Ae githalos caudatus vinaceus).该网捕地位于林场南沟沟谷(海拔为1400m)的落叶阔叶林带,主要树种为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和柳(Salix spp.)等.同时网捕到4只银喉长尾山雀,其中1只为白化个体.此白化个体的鸣叫、飞行等行为与其它3只个体无异.根据我们的观察,这4只鸟应为同一家族群的个体.  相似文献   
57.
应用薄层层析技术快速检出杂色曲霉素产毒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群飞  蔡一新 《真菌学报》1996,15(3):227-231
直接硅胶板薄层层析快速检出杂色曲霉素产毒菌株,简化了培养,萃取纯化等繁琐步骤,大大缩短样品检测所需时间,做到快速灵敏,检验时取生长待测菌株的琼脂块,直接以硅胶薄层析展开浸出溶液,显色后产毒株色谱带中毒素斑点清晰易辨,所用试剂,设备简单,费用低廉,容易掌握,尤其适用于大量菌株的分离筛选,应用此方法,检测了222个真菌菌株的产毒能力。  相似文献   
58.
长白山沼泽山雀的生态习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沼泽山雀(Parus palustris brevirostris Taczanovski)是中山、低山带较常见的典型森林鸟类。关于它的生态习性,La Touche(1925—30),ⅡeMe~TKCB,r.n.等(1954),郑作新等(1958),郑作新等(1963)、范忠民等(1965)及李桂垣等(1982)均有过报道;但鉴于其生态习性的地区差异及某些环节的不足,尤其是对其生长发育的研究欠缺。为此,笔者将1963—1965,1979—1983年,在长白山北坡对该鸟生态习性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9.
真菌和氮素在食物链中与胃癌病因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等根据假设,即真菌与氮素通过食物链过程进入人体,由于真菌毒素或其代谢产物与胃内亚硝酸盐、胍类、胺类等合成致癌性亚硝基化合物,并在慢性胃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为胃癌,在我国胃癌高,低发区进行了综合考察。本文报告考察结果,发现胃液内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检出率最高,高低发区对比差异显著(p<0.001)。此菌与胃液的pH值、酸度、NO_2~-含量、胃粘膜活检结果关系密切。已知杂色曲霉产的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可诱发大鼠的腺胃癌,因此考虑此菌与人胃癌的发生可能有关,但是否为因果关系,尚需进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0.
在育雏期,晚成鸟的子代一般都是由双亲共同来抚育,子代为了更好地存活,会用自己的方式竞争获得更多的食物和更好的生存空间,同时亲代也会根据子代的乞食信号来分配食物。2011年3~7月采用针孔摄像技术录制了杂色山雀(Parus varius)育雏期巢内亲代与子代间的行为,统计了亲鸟站位、雏鸟站位、雏鸟乞食强度及亲鸟的喂食情况等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雌雄亲鸟在巢中的站位各有特点,雄鸟在整个育雏期都喜欢站在距离巢口较近的位置;雌鸟站位不太固定,前期离巢口相对较远,中期和后期离巢口相对较近;(2)雏鸟离亲鸟越近,乞食强度越大,获得食物的机会就越多;离亲鸟越远的雏鸟越不爱乞食,所以站位对雏鸟的食物获得影响最大;(3)雌鸟承担主要的育雏任务,喂食频率远大于雄鸟;(4)育雏期的不同阶段雏鸟乞食强度、亲鸟喂食频率变化很大:中期雏鸟乞食强度最大,亲鸟喂食频率最高,后期雏鸟乞食强度最弱;(5)整个育雏期雌性亲本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偏爱行为,但雄性亲本在中、后期更偏爱体型大的雏鸟。可见杂色山雀子代的行为和体型大小影响着亲代的食物分配,亲代也会根据雏鸟日龄调整站位和喂食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