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MYH的表达与8-oxoG氧化损伤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实验,比较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MYH表达的高低;用免疫组化染色比较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8-oxoG氧化损伤程度的高低。统计分析食管鳞癌组织MYH表达的高低与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x2检验。结果:食管鳞癌组织MYH蛋白表达低于其癌旁组织,食管鳞癌组织8-oxoG氧化损伤程度高于其癌旁组织。食管鳞癌组织MYH蛋白低表达,与该组织8-oxoG氧化损伤程度、浸润深度、静脉侵犯、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与年龄、性别、病理分化程度无关。结论:食管鳞癌组织MYH蛋白低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展有关,后常规对患者食管癌标本做MYH表达的检测,可指导食管鳞癌术后化学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52.
青藏高原三江源区人工草地能量平衡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翔  刘晓琴  张立锋  牛犇  赵亮  古松 《生态学报》2017,37(15):4973-4983
为揭示建植人工草地对青藏高原三江源区能量平衡的影响,利用涡度相关和微气象系统的观测数据定量分析了该区域人工草地能量收支及其各分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太阳总辐射(R_s)和净辐射(R_n)的日最高值分别为33.6和19.1 MJ m~(-2)d~(-1),年累计值分别为6789.4和2773.3 MJ/m~2;全年R_n与R_s的比值(R_n/R_s)为0.41,但生长季的R_n/R_s(0.54)明显高于年均值;显热(H)与潜热(LE)通量呈明显的季节变化,H最低值出现在12月,之后随R_s的增强而增加,但进入生长季后呈下降趋势,7月中旬出现次低值;而LE在冬季维持较低值,3月以后迅速增加,最高值出现在生长旺季的7月。在能量分配上,可利用能量主要消耗于LE和H,年均LE/R_n,H/R_n,G/R_n分别为0.46,0.45和-0.13。但能量分配的季节变化差异明显,波文比(β=H/LE)在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的平均值分别为3.33、0.68、0.42和1.29。受植被叶面积指数(LAI)等生物因素以及土壤含水量(SWC)、饱和水汽压差(VPD)等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冠层导度(g_c)和解耦系数(Ω)的年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其平均值分别为16.22mm/s和0.70,表明在植被生长盛期LE仍受R_n的控制,其它季节Ω均值低于0.5,说明LE更多的是受VPD调控。本研究说明,虽然三江源区接收的太阳总辐射较强,但R_n/R_s相对较低,生态系统能量平衡中各分项的变化主要受植被、土壤含水量以及净辐射的控制,在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由于建植人工草地增加了植被覆盖度,进而改变了能量收支过程及能量平衡各分项。  相似文献   
53.
本研究在2012至2013年进行两次调查,采用样带法和样方法在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东部(37°15'~37°23'N,90°11'~90°20'E)对藏野驴(Equus kiang)、野牦牛(Bos grunniens)的分布及其栖息地进行调查,共设置3条样线(总长达146.9 km)和128个样方。调查发现,藏野驴主要集中于伊协克帕提附近的荒漠草原,而野牦牛的主要栖息地位于沙山附近的阿坝堤坝草场。通过Vanderloeg和Scavia选择系数以及主成分分析,对藏野驴和野牦牛对不同环境因子(包括植被类型、植被盖度、草本种类数、土壤pH、海拔、坡度、坡向、水源)的选择性以及各因子在物种栖息地选择的重要程度进行研究,同时利用独立T检验分析两物种之间的环境变量选择差异性。结果表明,藏野驴倾向选择植被盖度小于70%,坡度2°~5°的南坡,海拔3800~4000 m,土壤pH 8.0~8.5的高寒荒漠生境;野牦牛则偏好选择植被盖度大于70%,坡度5°~15°的东坡或者北坡,海拔4200~4600 m,土壤pH 7.0~8.0,与水源距离小于1000 m的高寒荒漠草原以及沼泽草甸生境;影响藏野驴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为植被类型和坡度,而影响野牦牛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是植被盖度;虽然藏野驴和野牦牛在资源利用上存在部分重叠,但它们对栖息地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海拔和坡度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相似文献   
54.
55.
张梦迪  张立锋  陈之光  张翔  赵亮  李奇  唐艳鸿  古松 《生态学报》2021,41(18):7138-7152
蒸散(ET)主要由土壤蒸发(E)和植被蒸腾(T)组成,然而难以把ET从陆地生态系统ET中区分开。为阐明位于青海省境内的三江源区(89°24''—102°23''E,31°39''—36°16''N)高寒草甸ET对生态系统ET的影响,利用小型蒸渗仪和微气象系统定量研究了三江源退化高寒草甸ETET的变化,以及植被和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2017和2018年的ET分别为467.7 mm和479.2 mm,其中生长季(5—9月)约占72%,且E对生态系统ET的贡献(56%)大于T(44%),年降水量(P)的90%以上通过ET返回大气(ET/P > 90%)。根据生长季中不同植被覆盖度的蒸渗仪观测结果发现,ET随植被覆盖度的降低而增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净辐射(Rn)是驱动生态系统ETET最主要的因子;另外,E对饱和水汽压差(VPD)的响应更敏感,而T受空气温度(Ta)的影响更大;土壤含水量(SWC5)对蒸散的影响相对较小,可能由于研究区降水相对较多的原因。结果说明,草甸退化将加剧土壤蒸发,进而导致生态系统散失更多的水分。  相似文献   
56.
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了连续性基本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入了质量链管理理念,从供需双方以及医疗服务投入、过程和产出等维度进行探讨连续性基本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  相似文献   
57.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关键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具有多风险因子、多风险受体、多评价终点、强调不确定性因素以及空间异质性的特点,它与传统的生态风险评价在风险源、胁迫因子和评价尺度上具有明显区别。尝试建立了一个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框架,同时针对目前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指出不确定性分析、尺度外推难、评价指标不统一、评价标准不统一、风险因子筛选及优先排序、区域内污染物复合、水生过渡到陆生生态系统风险评价、特殊的人为因素等是目前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存在的关键问题及难点所在,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可能所需的工具、手段和理论方法突破。最后指出区域生态风险观测与数据采集加工、区域生态风险指标体系的统一与整合、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论、区域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表达以及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反馈与管理机制5个方面是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序贯B超/CT精准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MWA)在原发性肝癌中的治疗应用,分析比较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42例行TACE序贯联合B超/CT精准引导下MWA治疗(联合组),另54例仅行单纯TACE治疗(TACE组)。术后1月、3月、6月、1年、2年复查增强CT/MRI、AFP、肝功能,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复发、进展和生存情况,评价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肿瘤坏死率92.9%,TACE组肿瘤坏死率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肿瘤复发率7.1%,TACE组肿瘤复发率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肿瘤进展率19.1%,TACE组肿瘤进展率2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肿瘤进展时间13.2个月,TACE组肿瘤进展时间7.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1年生存率83.3%,TACE组1年生存率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2年生存率62%,TACE组2年生存率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位生存时间28.9个月,TACE组中位生存时间16.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序贯MWA治疗肝癌安全有效,互补增益,是肝癌综合治疗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9.
该研究以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为材料,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和PCR方法克隆到1个黄酮醇合成酶(FLS)同源基因,命名为LcFLS1。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LcFLS1的开放阅读框为996bp,编码331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LcFLS1具有典型的2-酮戊二酸和铁依赖性双加氧酶结构域;蛋白结构预测表明,球形蛋白结构的核心区域存在10个与2-酮戊二酸配体互作的位点。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LcFLS1与茶树(Camellia sinensis)等木本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等草本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远。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LcFLS1在红花檵木的花中相对表达量最高,而在茎中最少。成功构建了LcFLS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pLcFLS1-SUPER1300,经农杆菌侵染花序法将pLcFLS1-SUPER1300质粒转入拟南芥中获得转基因植株,PCR鉴定表明获得了转LcFLS1基因拟南芥阳性植株。该研究结果为红花檵木黄酮醇的生物合成机制研究,以及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GRAS转录因子是一种植物特有且广泛分布的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在植物响应环境胁迫中发挥重要的功能。本研究通过克隆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Pn GRAS47基因序列,分析其基因及蛋白序列的基本特征;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在不同形态和不同浓度的氮素处理下小黑杨Pn GRAS47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研究结果显示:Pn GRAS47基因全长1 528 bp,编码452个氨基酸。Pn GRAS47蛋白分子质量为50 812.19 Da,理论等电点为5.41,为不稳定蛋白,不存在信号肽,有2段跨膜区域。氨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处理下,小黑杨Pn GRAS47基因呈现组织特异性表达。0.1和10 mmol·L~(-1) NO_3~--N诱导了Pn GRAS47基因在叶和根中的表达,0.1和10 mmol·L~(-1)的NH_4~+-N处理诱导了Pn GRAS47基因在叶和茎中的表达,但抑制了其在根中表达。因此,小黑杨Pn GRAS47基因受不同氮素的诱导,在不同组织中存在差异,GRAS基因可能在小黑杨对氮素的吸收与利用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