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我们从临床分离的二株大肠杆菌与二株痢疾杆菌中,分别分离出带有抗药质粒ER275、ER396(所带的抗性基因为:Tc~r、Cm~r、Sm~r、Ap~r、Su~r),与DR233、DR416(所带的抗性基因为:rc~r、Cm~r、Sm~r、Su~r)。把这些抗药菌株(为了实验方便,将DR233与DR416转移到大肠杆菌C_(600)~(Rif)~r)与大肠杆菌J5-3/R144drd3(Km~r)配对,使R144drd3质粒进入上述菌株,组成二种质粒共存的菌株。在此菌株的细胞中,ER275与ER396质粒中的Ap抗  相似文献   
52.
前已报道抗药质粒ER396(Tc~r、Ap~r、Cm~r、Sm~r、Su~r)带有可转座的Ap抗性基因。我们用φ80噬菌体感染带有ER396质粒的大肠杆菌,分离出一株能高频转导Ap抗性的噬菌体φ80 Ap。从:(1)φ80 Ap噬菌体的Ap抗性转导子对φ80噬菌体超感染具有免疫能力;(2)φ80 Ap噬菌体在接种有Ap敏感的大肠杆菌软琼脂平板上形成的噬斑中85%以上的噬斑,其中心的溶原菌都获得了对卸的抗性;(3) φ80噬菌体抗血清能同时中和φ80 Ap噬菌休的幻抗性转导能力与噬斑形成能力等结果,我们推测φ80 AP噬菌体是由于可转座的AP抗性基因从ER396质粒转座到φ80噬菌体的基因组中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53.
使用电激法将分别含玉米转座因子AC或Ds因子的质粒DNA同时导入水稻花药悬浮系细胞团,得到转化抗性意伤组织,并分化成可育植株。对一些植株的DNA进行了Southern分析和PC且扩增,发现导入的外源DNA已整合到了水稻染色体上而且Ds因子已发生了转座。抗性测定表明转化植株F1代和F2代种子中的大多数仍有Ds因子存在。  相似文献   
54.
转座因子标签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转座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是Mc-Clintock在玉米的染色体上首先发现的,以后在大肠杆菌、酵母、果蝇、线虫、蚕及金鱼草与矮牵牛等植物中也陆续发现了转座因子的存在。转座因子的发现是遗传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本世纪遗传学领域内重大的发现之一,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都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由于分子遗传学研究的进步,对转座因子的结构、转座的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转座因子的应用研究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在应用转座因子作为标签来分离高等植物基因的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就转座因子标签法分离高等植物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大致的介绍。  相似文献   
55.
利用大肠杆菌K12 MG1655株全基因组ORFs和痢疾志贺氏菌A1型Sd51197株特异性ORFs探针制备的芯片, 研究了痢疾志贺氏菌13个血清型代表株的基因组组成. 结果显示, 该血清群成员的基因组中包含有2654个保守的源于大肠杆菌ORFs; 共同缺失了219个涉及前噬菌体基因、分子伴侣、特异性O抗原合成等大肠杆菌原有的基因; 并通过水平转移获得了一些特异性基因, 如Ⅱ型分泌系统相关组分、铁转运相关因子等. 根据基因组组成所作的进化树, 发现A1, A2, A8和A10这四型菌与其他痢疾志贺氏菌亲源关系较远. 研究所得结果为进一步深入探索痢疾志贺氏菌的生理过程、致病性和进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
TA29-barnase基因转化甘蓝产生雄性不育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CR技术从烟草革新1号品种的总DNA中扩增了TA29基因的启动子和从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总DNA中扩增了核糖核酸水解酶基因(barnse),将其构建成融合基因,并克隆于pCAMBIA2301载体上。通过根癌农杆茵介导转化甘蓝下胚轴,经Km选择压下连续选择、扩繁和进行生根培养,获得了甘蓝转基因植株。经GUS、PCR和Southernblot检测,证明TA29-bar-nase融合基因已经整合至转基因植株的染色体中。经花器官观察,转基因植株中有雄蕊退化的雄性不育和半不育植株出现。用正常花粉对不育株进行人工授粉,不育株能正常结实,这表明转基因不育植株的雌性器官发育正常,其不育性与TA29-barnse融合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7.
两个新的水稻缺叶绿素b突变体光合作用的热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个新的缺叶绿素b的水稻突变体VG28-1, VG30-5及其野生型品种中花11号的叶片用28℃, 36℃, 40℃, 44℃和48℃等温度于暗处理30 min或以0.5℃/min的速率从30℃逐步升温至80℃. 光合机构的热稳定性通过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速率、色素含量、叶绿体超微结构和H2O2累积的组织定位等的变化给予估测. 缺叶绿素b的突变体与野生型之间的Fo-温度响应曲线的格式有差别, 且突变体Fo快速升高的温度折点(48℃)比野生型(51℃)低3℃. 温度升至45℃时, 突变体的叶绿体肿胀, 基粒类囊体开始模糊并失去光合放氧能力, 但野生型的叶绿体超微结构仍无明显的变化. 55℃处理后两个突变体的类囊体结构紊乱, 叶片中的H2O2明显累积, 野生型中H2O2量少, 膨大的类囊体仍保持一定的垛叠结构. 与野生型相比, 高温处理过程中突变体的qP, NPQ和Fv/Fm的较大变化与其Pn下降速率相近. 这些结果表明缺叶绿素b的突变体对高温敏感, LHCⅡ中缺叶绿素b可能导致较低的PSⅡ结构与功能的热稳定性, 光合机构的热损伤可能部分归因于在重度高温条件下产生的氧化胁迫.  相似文献   
58.
通过体外转录得到籼稻品种232蜡质基因第一内含子5’端430 bp的ssRNA分子,以及在此区域发生了自然突变的粳稻品种寒丰蜡质基因第一内含子5’端同样长度的ssRNA分子。部分变性胶电泳结果表明两种ssR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不同。将两种ssRNA分子的核酸序列用计算机分析,表明此两种ssRNA分子能形成不同的茎-环结构,自由能值也有差异。对突变引起的这些不同与两种水稻品种蜡质基因转录本剪接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9.
含Ds转座因子的T-DNA在水稻染色体上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获得了有Ds因子插入的3000多株水稻转化群体, 用Inverse PCR方法, 从部分独立转化植株中分离了590条含Ds因子的T-DNA插入位点处的右侧旁邻水稻染色体序列. 根据旁邻序列中T-DNA右边界与侧翼水稻序列之间的插入序列的特征可分成6个主要类别, 其中类型Ⅰ是主要类型, 为通常的T-DNA整合, 即T-DNA右边界序列与水稻染色体序列相连, 或者其间插入小于50 bp的序列片段; 类型Ⅱ为T-DNA右边界旁先接T-DNA载体序列, 再与水稻序列相接的重组类型. 340个类型Ⅰ和Ⅱ的旁邻序列通过与已知的水稻染色体序列数据库一致性比较分析, 确定了它们在水稻染色体上的分布位置, 构建了一个Ds因子在水稻12条染色体插入的框架结构. 这340个有Ds因子插入的位点在整个染色体上平均相距0.8 Mb. 分析在第1条染色体上T-DNA(Ds)插入情况显示有21%的频率插入到预测基因的外显子中. T-DNA(Ds)在染色体上分布位置的确定, 使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Ds因子插入株作为起始株系, 导入Ac转座酶基因后, 使Ds发生转座, 从而获得新的Ds插入突变株, 为进一步利用Ds转座标签法分离水稻基因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0.
以酵母单杂交体系克隆水稻RAPB基因cDNA及其序列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一些真核基因的 5′上游区中存在核心序列为CCAAT的顺式元件 ,CCAAT结合蛋白以异源多聚体的方式结合于该顺式元件并行使转录调控功能 .CCAAT结合复合物至少存在 3个不同的亚基 ,且结合复合物的单个亚基都不具备DNA结合活性 .首次报道以酵母单杂交体系筛选方法 ,结合酵母功能互补法鉴定 ,从水稻中克隆了定名为RAPB的cDNA ,它编码与酵母CCAAT结合复合物中HAP2亚基具类似功能的蛋白 .RAPB蛋白的C端同样存在与HAP2功能域高度保守的区域 ,但其N端与其他HAP2类似蛋白间无明显的顺序同源性 ,且不存在谷氨酰胺丰富区 .根据Southern杂交结果推测 ,在水稻 (OrizasativaL .)基因组中仅存在一个拷贝的RAPB基因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