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51.
流域景观格局及脆弱性变化对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为保障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安全,本研究以流域1980—2015年7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南四湖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利用景观适应度(LAI)和景观敏感度指数(LSI)构建景观格局脆弱度(LVI),并分析其空间分布与变化.结果表明: 1980—2015年,南四湖流域耕地面积比例下降4.6%,建设用地增加39.7%,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呈波动变化,林地、草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水域面积增加.耕地一直是南四湖流域的优势景观类型.耕地和水域破碎度增加,其他地类破碎度降低.流域景观整体破碎度有所缓和,景观类型之间形成了较好的连接性,景观格局的不规则性和复杂性下降并朝着均匀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各时期流域景观脆弱度大体上表现出东部高于西部、北部高于南部的趋势,其空间分布与流域地形,以及景观类型的分布、土地利用变化有关.研究期间,流域LVI整体下降,东部景观脆弱度严重地区的景观格局开始趋于分散,逐渐被低一级脆弱区所取代,西北部地区脆弱度的回升最明显,南部及西南部一直是低脆弱区.  相似文献   
52.
NPC1L1:固醇脂质吸收的关键蛋白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  黄迪南  侯敢 《生命的化学》2006,26(5):389-391
NPC1L1是最近发现的一种与NPC1同源的蛋白质。在体内的分布有物种差异性,其亚细胞定位存在很大争议。近些年发现NPC1L1在固醇类脂质代谢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肠道吸收固醇类脂质尤其是胆固醇的关键蛋白质,这项新发现使得人们对固醇类脂质的吸收机制有了了解。高胆固醇血症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一个高危因子,因此,对NPC1L1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3.
于2008—2010年在长江上游四川合江和重庆木洞江段共采集圆筒吻鮈样本511尾,研究了其年龄与生长特征,并提出了合理的鱼类资源保护对策。结果表明,所采集的圆筒吻鮈分6个年龄组,2—4龄居多,占95.7%;体长与鳞径为直线正相关,雌雄群体间无显著差异,表达式为L=51.28 R+37.45(r=0.85,n=397);各龄组、雌雄群体的实测体长均值和退算体长均值无明显差异(t=0.751,P>0.05);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雌雄群体间无显著差异,表达式为W=8×10 6L3.099(r=0.97,n=397),其生长属等速增长类型;生长规律可以用von Bertalanffy方程表示,分别为:Lt=348.78[1 e 0.18(t+1.15)],Wt=603.17[1 e 0.18(t+1.15)]3.099;生长拐点处的年龄为5.12,此时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236.23 mm和180.33 g;圆筒吻鮈个体出现小型化现象;根据研究,长江上游圆筒吻鮈处于不合理的开发状态,应限制捕捞、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54.
数学形态学在昆虫总科阶元分类学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鳞翅目Lepidoptera和鞘翅目Coleoptera 5个总科23种昆虫图像中提取昆虫面积、周长等11项数学形态特征进行了粗糙集神经网络分析,并与赵汗青统计分析加以比较,结果表明在总科阶元上,11项特征的可靠性顺序为面积、亮斑数>周长、横轴长、形状参数、圆形性、似圆度、偏心率>纵轴长、叶状性、球状性形性、似圆度、偏心率)>(纵轴长、叶状性)>(形状参数、亮斑数).与赵汗青等人用统计学分析的结果不完全一致,但大多数属性特征重要性还是一致的.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结果与传统分类结果完全一致.由此得出:粗糙集理论在昆虫依据数学形态特征进行分类方面与统计分析方法相比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55.
tau蛋白是神经细胞中主要的微管相关蛋白, 它的异常过度磷酸化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 (AD) 致病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由于法律、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使得获取的人脑组织标本常常在死亡后2~3 h以上,因此了解死亡不同时间后tau蛋白磷酸化的改变,对研究tau蛋白的功能及在AD致病过程中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用位点特异的、磷酸化依赖的抗tau蛋白抗体检测正常大鼠脑中tau蛋白磷酸化程度及死亡后其磷酸化的变化情况,再用非同位素的点印迹技术测定鼠脑中tau蛋白激酶、磷酸酶在不同温度下的活性. 结果发现,正常鼠脑中tau蛋白除了Ser262,Ser409,Ser422外,在Thr181,Ser199,Ser202,Thr205,Thr212,Ser214,Thr217,Ser396和Ser404存在不同程度的磷酸化,并且在死亡后3 h,出现tau的多位点的去磷酸化及tau蛋白迁移加快,6 h后更为明显,但tau蛋白水平即使在大鼠死亡后6 h,仍未见有明显的改变. 用点印迹测定蛋白激酶和磷酸酶活性结果显示,tau蛋白激酶、磷酸酶活性均有温度依赖性降低,在25℃时激酶活性降低远大于磷酸酶活性的降低,tau蛋白在死亡后的快速去磷酸化与相对高的磷酸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对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调控作用的机制。方法:利用免疫共沉淀和免疫印迹在HEK-293T细胞中研究TRAF6与NLRP3的相互作用;通过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在THP-1细胞中研究TRAF6对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结果:TRAF6通过与NLRP3的相互作用增加NLRP3的稳定性,进而促进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介导的LDH的释放。结论:TRAF6通过增加NLRP3的稳定性正调控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57.
张智  俞丹  刘飞  刘焕章 《水生生物学报》2019,43(6):1224-1230
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对西昌华吸鳅(Sinogastromyzon sichangensis)基因组进行随机测序并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微卫星位点, 设计可用于PCR扩增的引物, 筛选出29对具有多态性的引物, 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4.5, 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620和0.882, 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859。选取其中多态性较高的20对引物在赤水河及其支流的4个地理种群中进行扩增, 分析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分化情况。结果表明, 赤水镇种群观测杂合度最高(0.669), 茅台镇种群观测杂合度最低(0.520); 习水河多态信息含量最高(0.868), 茅台镇种群多态信息含量最低(0.841)。赤水河干流的几个种群未出现显著分化, 而习水河种群与其他3个种群的遗传分化程度较高。AMOVA分析显示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 群体间遗传变异仅占3.33%, 群体内遗传变异占96.67%。种群遗传结构分析表明, 赤水河干流整体遗传背景趋于一致, 而习水河种群则单独聚为一个亚类群。研究为西昌华吸鳅的资源保护和种群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8.
2017年7月—2018年5月,于西藏自治区昂仁县浪错采集268尾兰格湖裸鲤Gymnocypris chui开展种群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雌、雄鱼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式分别为W♀=2.03×10-2L2.822(n=134,R2=0.969)、W♂=2.52×10-2L2.738(n=105,R2=0.966)。通过观察微耳石,发现样本由1~23龄组成;采用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雌、雄鱼体长、体质量生长方程:Lt♀=34.239[1-e-0.136(t+0.11)]、Wt♀=434.42[1-e-0.136(t+0.11)]2.822;Lt♂=32.201[1-e-0.136(t+0.287)]、Wt♂=338.8[1-e-0.136(t+0.287)]2.738;拐点年龄分别为7.52龄和7.12龄,对应体长分别为22.12cm和20.45cm,体质量分别为126.59g和97.71g。初步研究表明,兰格湖裸鲤生长慢、体型小,种群被破坏后不易恢复,亟待开展资源评估及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59.
磁性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磁学性能、小尺寸效应,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文总结了磁性纳米材料的化学设计与合成、表面功能化方法,及其在核磁共振成像、磁控治疗、磁热疗和生物分离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新型聚羟丁酸酯作为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取幼兔软骨组织中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实验组接种软骨细胞于支架材料上,体外培养两周后埋植于新西兰大白兔背部皮下;对照组埋入未接种细胞的支架材料.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形态及细胞生长情况.分别于第4、8、12周取出标本,大体观察后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工程软骨形成情况.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可见裸材料孔隙分布均匀,形状不规则;细胞材料复合体体外培养两周后材料表面爬满细胞且生长状态良好.埋植材料取出后可见不同时间点实验组标本大小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标本逐渐变小.HE和Masson染色显示各组支架材料至12周时已被完全吸收;实验组12周时可见较成熟软骨组织;对照组支架材料被吸收后最终被纤维结缔组织取代.结论:此新型聚羟丁酸酯材料可作为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