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影响白腐真菌J610-D对染料苋菜红脱色降解的培养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白腐真菌J610-D与苋菜红的共培养体系,研究培养参数对染料脱色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含缓冲成分的系统中,菌种J610-D在pH值4.5的培养液比pH值3.0有利于反应进行,浅层培养较深层培养好,缓冲成分差别的作用不明显。(2)在不舍缓冲成分的系统中,生长与反应阶段培养液均为pH值4.5时,效果最佳;生长于pH值4.5,反应在pH值3.0脱色率和降解率高于生长及反应都在pH值3.0的情况,但仍有25%~40%的苋菜红牢固地结合在菌体上;pH值4.5生长,pH值6.0反应,导致反应启动滞后约4~6d,最终结果尚好。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研究大豆异黄酮对雌鼠初情期等生殖性状的影响,为母鼠的安全饲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实验选用210只21日龄ICR雌鼠随机分成3组,饲喂含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0 mg/kg、50 mg/kg、400 mg/kg)的饲料。每日检查母鼠阴道开张和阴道栓情况。采集母鼠45和65日龄时血清,利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雌激素含量,并统计45、65日龄体重和子宫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子宫上皮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分布情况。结果雌鼠阴道开张的平均日龄分别为27.2 d、26.1 d和25.8 d,400 mg/kg组显著早于剂量为0mg/kg的对照组(P〈0.05);雌鼠平均初次配种时间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养到45日龄和65日龄时400 mg/kg组雌鼠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喂养8周后两个试验组在子宫间质细胞上雌激素受体的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腺上皮中400 mg/kg组显著高于50 mg/kg组和对照组(0 mg/kg);但是在腔上皮中,各组间受体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饲喂每公斤含400 mg大豆异黄酮的饲料可以刺激初情期前母鼠阴道的开张,提高雌鼠的体重,降低65日龄时血清雌激素含量,并在饲喂8周后影响子宫间质和腺上皮上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分布;而饲喂每公斤含50 mg大豆异黄酮的饲料仅对小鼠45日龄体重及饲喂8周后子宫间质上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分布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43.
药用植物细胞的选育与培养生产次级代谢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医药行业的销售和研发领域中,植物药是健康产业的热点。然而长期的盲目采挖已造成我国当前药用植物资源的匮乏。为解决这一问题,实现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们从药用植物细胞的选育、细胞培养生产药用植物药用成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概述国内外药用植物细胞的选育和大规模培养技术研究中已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4.
豆豉纤溶酶产生菌的筛选及诱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广泛收集的豆豉成品及半成品中筛选到数株菌落形态各异且具有纤溶酶活性的菌株.分别采用亚硝酸和紫外线对豆豉纤溶酶产生菌DC-12进行诱变育种,成功筛选到了3株突变株,其纤溶酶产量较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3.6、3.7和4.75倍.  相似文献   
45.
一氧化氮供体硝普纳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自发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供体—硝普纳 (SodiumNitroprusside ,SNP)对昆明小鼠卵母细胞体外自发成熟的影响。方法 利用体外培养方法 ,在培养的不同时间观察卵母细胞的成熟情况 ,研究SNP对卵母细胞自发成熟的动力学影响。结果  (1) 1mmol LSNP能够明显延迟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 (CEOs)的自发成熟 ,与对照组相比 ,CEOs的生发泡破裂 (GVBD)和第一极体 (PB1)释放分别延迟了 8h和 10h。但在培养结束 (2 4h)时 ,CEOs处理组的PB1释放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降低 ,而处理组的生发泡破裂 (GVBD)百分率和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 ;1mmol LSNP能够明显延迟裸卵母细胞 (DOs)的自发成熟 ,与对照组相比 ,DOs处理组的GVBD和PB1释放分别延迟了 6h和 12h。且在培养 2 4h后 ,DOs处理组的GVBD和PB1释放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降低。 (2 ) 1mmol LSNP能够明显促进CEOs中卵丘细胞的离散 ,造成CEOs互相粘连在一起。 (3) 1mmol LSNP能够明显影响体外培养的DOs的形态 ,但对CEOs的卵母细胞却没有影响。而 1μmol LSNP对CEOs和DOs的自发成熟都没有影响。 结论高浓度的SNP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自发成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6.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经验总结(178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水英  郭勇 《蛇志》2003,15(4):25-27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ASO)是一种周围血管疾病 ,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血管动脉粥样斑块的不断扩大和继发性血栓形成 ,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 ,使肢体缓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发生。ASO好发于中、大动脉 ,以股动脉闭塞常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不合理及人口老龄化 ,以及无创伤血管检查技术的普遍应用 ,ASO的检出率明显提高。  典型的 ASO患者初期多数表现为间歇性跛行 ,其常常也是患者前来就诊的原因。ASO常伴有大关节酸痛 ,肢体怕冷、乏力、麻木感、刺痛感。初期患者的体征多不明显 ,只有血脂升高、血糖偏高、…  相似文献   
47.
探讨糖尿病胃平滑肌细胞线粒体途径与胃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关系,进一步阐明糖尿病胃轻瘫的相关发病机制。本研究将SD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选择血糖正常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造模前禁食12h,自由饮水,模型组大鼠用0.1mmol/L柠檬酸缓冲液配制的2%链脲佐菌素(STZ)60mg/kg一次性腹腔内注射,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CT、MR几种功能成像(包括CT灌注、MR灌注和DWI成像)综合应用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37例常规CT和/或MR诊断信心不足的患者,补充进行了DWI成像、CT和MR灌注成像以辅助诊断。其中,18例为肝癌术后或TACE、RFA、PEI等方法治疗后,对肝脏复发或原病灶治疗后活性情况的判断;7例为对肝内多发病灶的检出及诊断;4例肝脓肿;肝腺瘤3例,FNH5例。结果:37例患者在结合了功能成像后做出的综合影像诊断,较单纯常规CT和/或MR扫描,诊断准确率和病灶检出率均有提高。7例肝癌术后患者,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术区是否有有活性的肿瘤残存还是局部复发诊断困难,DWI成像诊断为术后的炎性增生或肝脏局限性灌注异常。后患者经随访3-6个月,一般状况和生化指标无明显异常,且影像表现基本无变化。11例原发性肝癌TACE、RFA、PEI等方法治疗后的患者,CT和/或MR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可疑病灶仍有部分活性区但不能确定,加扫了DWI成像,其中的7例进行了MR灌注成像,6例进行了CT灌注成像。经ADC值以及灌注值的评估,病灶坏死区和残留活性区的区分更加明确。7例肝内多发病灶的患者,DWI图像较MR常规扫描检出病灶数目多且病灶显示更为清晰;4例肝脓肿、3例肝腺瘤,5例FNH患者常规CT/MR表现不典型,未能明确良恶性诊断,经DWI和灌注扫描均获明确定性,3例肝脓肿经超声导引下肝穿刺证实,2例肝腺瘤和3例FNH经受术证实,其余病例经临床及影像随访证实。结论:功能成像作为常规扫描的有益补充,其诊断价值不容忽视,可以提高病灶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9.
桑黄真菌分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用真菌桑黄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抗氧化、增强免疫等药理活性,但研究者对其基源还没有达成共识,多种Phellinus属真菌被当作桑黄入药使用。采用rDNA ITS序列分析技术,对桑黄真菌进行分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rDNA ITS序列分析,成功鉴定出一份混淆样品(Phellinus spp-04),并将中国主要使用的桑黄真菌明确鉴定为P.baumii和P.linteus两种,未检测到P.igniarius的使用。依据rDNA ITS序列计算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3种主要桑黄真菌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在系统发育树中明确聚为3个独立菌种类群。在3种桑黄真菌rDNA ITS序列中,存在颠换、转换及插入/缺失3种类型的变异位点,分别在P.linteus、P.baumii和P.igniarius中鉴定出9、9、8种rDNA ITS单倍型序列,不同单倍型菌种间遗传分歧度变化表现出明显的物种差异性。  相似文献   
50.
生物反应器培养转基因鱼腥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反应器中研究了转人TNF-α基因鱼腥藻7120(Anabaena sp.PCC7120,pDC-TNF)的培养。结果表明气升式反应器适合于转基因鱼腥藻的培养。气升式反应器中通气量和光照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观察到1L罐中最适通气量为60~75L/h,最适光照强度为1200lx,此时在25℃混养,光照时间/黑暗时间为12h/12h,15d生物量干重大于3g/L,TNF表达水平约占总可溶蛋白的22%,达到了摇瓶培养水平。实验发现添加维生素B1 300μg/L、B12 200μg/L和生物素4μg/L时,生产周期为12d,缩短20%,表达水平相同。培养过程通入含有5%CO2的空气,能促进生长,缩短生产周期,但收获生物量不受影响。从添加维生素和通入CO2的培养结果证明反应器中培养时,光照是限制性因素,当反应器系统一定时,最终生物量有一个最大值,如需进一步提高产量,必须设法改变光照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