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41.
我国HIV-1B''''/C重组流行株Tat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全国HI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发现,B'和C亚型HIV-1在我国发生了重组,并以优势株形式在我国广泛流行.为了探讨这种HIV-1B'/C重组毒株tat基因的变异与其表型之间的关系,利用pET表达系统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三种不同基因变异类型的Tat蛋白,重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26%,Western blot显示较好的反应原性,并通过金属鏊合层析纯化了目的蛋白.荧光素酶活性检测表明:体外表达的Tat蛋白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可以反式激活HIV LTR引导的报告基因的表达;三种Tat蛋白在激活活性上的差异与流行现场检测的病毒载量的高低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说明tat基因的变异可以引起病毒生物学特性的改变,进而影响病毒的流行特征.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我国HIV重组毒株的基因变异特征及变异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分别将牛泡沫病毒BFV3026接种于胎牛肺细咆(FBL)、牛肺细咆系(BL12)、新生牛肾细胞(NBK)、兔肺细胞(RL)、人乳腺癌上皮细咆(MCF)、293T、HeLa、CV-1、CHO等9种细胞,通过对它们及其传代细胞的病变观察-RT—PCR检测,确立BFV3026对这9种细胞的感染。并以BFV3026原病毒DNA为模板,通过PCR构建以pcDNA3.1(-)为载体的gag—pol、env真核表达质粒共转染BL12细胞,经G418持续筛选,获得8个Neo^R细胞克隆RT—PCR及包装实验证实:其中7个细胞克隆能有效行使包装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43.
将牛泡沫病毒(BFV3026)感染的细胞经耳缘静脉注射兔子,并以正常细胞注射的兔为对照。1年后处死,病毒挽救实验及PCR检测显示:兔经一次注射即可被BFV3026感染,病毒广泛分布于感染兔的多种脏器中,通过共培养可从感染兔血、肝、脾、肺、肾中拯救出相应感染性病毒颗粒,并在脑、骨髓、心、胰、肠系膜中检到高拷贝BFV原病毒DNA存在。同时,血清学检测表明:感染兔在接受注射一个月后即产生高滴度抗病毒蛋白抗体,并维持该滴度水平直至实验终止,兔未表现任何可观病变。  相似文献   
44.
SHIV减毒株在AIDS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引起的,以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感染者终身携带病毒,迄今仍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愈措施.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传染性疾病之一.历史上对付传染性疾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发展安全有效的疫苗.  相似文献   
45.
ISG15由干扰素刺激基因15编码,是最早被发现的类泛素修饰分子.病毒感染以及干扰素刺激可以强烈诱导其表达.与泛素类似,ISG15可以共价连接到其他蛋白分子上进行修饰,但ISG15及其连接修饰的功能作用还有很多尚未知.最近的研究表明,ISG15及其修饰作用在先天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将牛类ISG15基因克隆进入pET28a(+)原核表达载体,并且表达了可溶的融合有His-tag标签的bISG15融合蛋白.使用Ni-NTA葡聚糖进行纯化浓缩.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并获得抗血清.Western印迹实验显示,抗血清可以特异地识别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的bISG15.浓缩的bISG15以及制备的抗血清用于建立bISG15的体外修饰系统.实验证明,使用该系统bISG15可以连接到细胞蛋白上进行修饰.  相似文献   
46.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GP41跨膜蛋白由于具有特殊的穿膜拓扑结构,对宿主菌细胞膜产生毒性作用而使其难以在E.coli中有效表达[1].本室前期工作发现GP41蛋白中有三个区域对表达菌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其分别为:位于N端2/3区域(N3片段:nt7373-8006)的融合肽(aa512-527)和跨膜区(Aa 684-705),它们含有丰富的疏水性氨基酸;以及位于C端1/3区域(C片段:nt8007-8339)的慢病毒裂解肽LLP1(aa 826-854)和LLP2(aa 768-788),可形成2个两亲性α螺旋,从而对宿主菌产生较强的细胞膜毒性作用使细菌大量死亡,最终致使GP41蛋白难以获得有效表达[2].为此我们尝试在低温条件(16℃)下对HIV-gp41N端2/3和C端1/3区域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并对低温条件下GP41蛋白表达对细菌细胞膜的毒性作用特征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7.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以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感染者终身携带病毒,迄今仍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愈措施。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传  相似文献   
48.
为探讨牛免疫缺陷病毒(BIV)Tat能否在功能上取代HIV Tat,构建用BIV tat取代HIV tat的嵌合人/牛免疫缺陷病毒(pHBIV-2)cDNA,将其转染人源MT4细胞.PCR、RT-PCR法检测到嵌合基因组在MT4细胞中可稳定地存在并转录;套式Alu-PCR法检测到嵌合基因组可整合到细胞基因组中;RTase活性测定及IFA检测显示,嵌合基因在MT4细胞中得到了翻译.结果表明,HIV的tat基因用BIVtat取代后产生的传染性cDNA克隆,仍能在人源MT4细胞中产生有复制性的重组病毒.  相似文献   
49.
番茄丛矮病毒的P19蛋白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病毒致病因子,而且还可作为RNA干扰(RNAi)的抑制子.这种作用是通过限制细胞内的小RNA,比如小干扰RNA(siRNAs)和微RNA(miRNAs)来实现.但是目前对P19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上的作用还未见报道.构建了一株p19稳定表达的293细胞系,即293-p19.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在293细胞中过量表达P19蛋白可显著引发细胞周期的G2/M阻滞.细胞增殖实验显示,293-p19细胞的DNA复制及细胞生长均受到显著的抑制. 此外,研究还发现p19可使人胚肾293细胞内的细胞周期调控子的表达谱发生改变. 其中包括上调cyclin A1,CDK2,CDK4,CDK6,p18,cyclin D2,p19INK4d和E2F1,及下调p15,cyclin A,cyclin B1和cyclin E1的表达.上述研究结果提示,p19有可能靶向多个G2/M调控蛋白从而引发细胞的G2/M阻滞.  相似文献   
50.
病毒感染和干扰素刺激高等动物细胞,均可以强烈地诱导表达干扰素刺激基因15编码的蛋白ISG15,它是最早发现的类泛素修饰蛋白.虽然针对泛素及其修饰功能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但对于ISG15共价修饰以及它的生物学功能了解甚少,有待进一步探讨.该领域的研究近几年有所突破,发现了有关ISG15修饰的酶系统,ISG15及其修饰系统在先天免疫以及干扰素信号调节中的重要作用.简要介绍ISG15的发现历史、生化性质、基因调控特点以及ISG15修饰系统中所涉及的酶,总结目前研究ISG15及其修饰与调节先天性免疫相关过程的一些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