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29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研究脐血管前置产前超声表现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4例脐血管前置孕妇临床资料,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将结果与产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超声表现。结果:同产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34例孕妇的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误诊率分别为97.06%、2.94%,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超声检查显示的胎盘及脐带入口情况主要为帆状胎盘、脐带胎盘边缘附着、边缘性前置胎盘、低置性前置胎盘、副胎盘等。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脐血管前置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分娩结局的改善提供指导,适合推广应用在临床中。  相似文献   
42.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内固定方式的选择情况及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疗效,进而指导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一般情况,内容包括骨折块情况、骨折类型、骨质疏松情况、软组织情况与体质。术后随访12个月,评价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的踝关节跖屈度、踝关节背伸度、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记录所有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结果:40例研究对象中,使用克氏针张力带11例,Herbert螺钉10例,解剖锁定钢板7例,解剖复合钢板6例,1/3管型钢板6例。骨折块较小、外踝撕脱性骨折的患者主要应用克氏针张力带;伴有骨质疏松的患者主要应用解剖锁定钢板;软组织条件不佳或受损的患者主要应用Herbert螺钉或1/3管型钢板;超重或肥胖患者主要应用解剖复合钢板;瘦弱患者主要应用1/3管型钢板。末次随访时,5种内固定方式患者的踝关节背伸度、踝关节跖屈度、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5种内固定方式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踝关节骨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内固定方式,不同内固定方式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虽存在差异,但最终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3.
目的:比较尺神经原位松解术与尺神经皮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CuTS)近期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二部收治的60例CuTS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32,尺神经原位松解术)和B组(n=28,尺神经皮下前置术),比较两组患者优良率、并发症、围术期指标、感觉运动功能(肌力、小指指端两点辨别觉、神经传导速度)以及DASH上肢功能障碍(DASH)评分。结果:B组术后12个月的优良率为92.86%(26/28),高于A组的68.75%(22/32)(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肌力、神经传导速度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小指指端两点辨别觉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DASH评分呈下降趋势,且B组低于A组(P0.05)。B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长于A组(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尺神经原位松解术相比,尺神经皮下前置术治疗CuTS患者,虽然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其优良率更高,同时可有效恢复患者感觉运动功能及减轻其上肢功能障碍,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目的:为解决目前床旁鼻肠管快速置入成功率低这一临床难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磁驱动技术的空肠营养管的设计。方法:分析了现有空肠营养管置管过程中的动力因素,结合磁驱动技术原理,提出了通过体外旋转磁场带动体内感应磁体螺旋式前进的设计方案,以期缩短空肠营养管的飘管时间。结果:该设计包括磁性空肠营养管和体外磁力驱动装置两部分。其中磁性空肠营养管由管体和感应磁头两部分构成,感应磁头包括磁体内核和硅胶外壳。磁力驱动装置由多极磁体和手持式微型电机组成。操作时通过体外磁力驱动装置发出大旋转磁场带动空肠营养管的感应磁头做轴向旋转运动,可加速空肠营养管在肠道内的移动,达到缩短飘管时间的目的。结论:该设计基于磁驱动技术原理,设计巧妙,符合磁力学原理,操作简单,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5.
为了解2种丛枝菌根真菌(AMF)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 FM)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 GV)对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的生长和对难溶性磷酸盐利用的影响,采用沙培盆栽方式,研究了南美蟛蜞菊在接种AMF与添加难溶性磷酸盐的生长和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磷限制环境下FM对南美蟛蜞菊的侵染率达55%~69%,GV的侵染率达到63%~80%。添加难溶性磷酸盐后,2种AMF均促进了南美蟛蜞菊茎的伸长(FM:+46%; GV:+65%)、总生物量的增加(FM:+27.2%; GV:+40%)和磷含量的增加(FM:+36.6%; GV:+40.7%)。对比FM,GV对植物利用难溶性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南美蟛蜞菊与2种AMF形成的共生体系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和对营养资源的利用,提高对难溶性磷的吸收效率可能使得南美蟛蜞菊在营养贫乏的环境中更好地建立种群。  相似文献   
46.
2019年7月于海南岛儋州市石花水洞网捕到1只蝙蝠,形态特征、头骨特征及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鉴定证实其为长舌果蝠(Eonycteris spelaea),该物种为海南岛蝙蝠分布新记录种。其主要鉴别特征为:中等体型,前臂长69.6 mm;第二指无爪;有一短尾,尾长12.9 mm,明显突出于股膜之后;肛腺发达;头骨较大,头骨和吻部相对较长,颅全长35.2 mm,吻长11.4 mm。本文报道了海南岛长舌果蝠的外部形态、头骨特征以及基于Cyt b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并与该物种已报道的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7.
江西武夷山发现亚洲宽耳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组于2018年1月在江西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使用蝙蝠竖琴网捕获到1只雄性蝙蝠,采用传统形态分类并结合系统发育学分析方法,对该蝙蝠进行物种鉴定。其主要特征为:体型中等偏小,前臂长38.29mm;外耳廓呈方形,双耳在额部相连,耳屏呈现三角形,无耳突;背毛和腹毛黑棕色且毛尖偏白色;头骨从吻端均匀上升,颅顶点隆起不明显,整体较为扁平;颧弓纤细,矢状嵴与人字嵴隐约可见,齿式为2.1.2.3/3.1.2.3=34。根据其外部形态、头骨特征及基于Cytb和ND1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将该蝙蝠鉴定为亚洲宽耳蝠(Barbastella leucomelas),为中国江西省翼手目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48.
李伟  蔡霞  王永建 《广西植物》2009,29(2):176-181
利用石蜡切片、半薄切片及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甘遂各器官中乳汁管的类型、分布和大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遂乳汁管为无节分枝型,在各器官中主要分布在维管束韧皮部的外侧或周围,此外,在根的中柱鞘薄壁细胞、叶片的叶肉组织、果实的中果皮及胚乳细胞内也有少量乳汁管的分布。甘遂乳汁管的大小在各器官中略有不同,其中茎中直径最大为39.79μm,块根中直径居中为36.90μm,叶肉组织中直径最小,仅有8.94μm;乳汁管的密度在其营养器官中差异较大,依次为叶>茎>根>块根。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显示二萜类化合物在甘遂的营养器官中分布广泛。根中柱鞘和韧皮部的薄壁组织细胞,茎皮层、维管形成层和韧皮部的薄壁组织细胞,叶的叶肉细胞以及叶脉中的厚角组织和薄壁组织细胞的腔中都显示不同程度的红色,而乳汁管中乳汁的显色较深。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2%洗必泰溶液和3%双氧水2种根管冲洗液对狗牙根管内粪肠球菌、溶血链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中间普氏菌及具核酸杆菌的影响,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成年健康杂种狗3只,共有24个实验牙,48个实验牙根。于狗牙根管内接种粪肠球菌、溶血链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中间普氏菌及具核酸杆菌。对狗牙完成根管治疗。于治疗后12个月拍摄根尖X线片,并记录牙齿和根尖周组织的临床表现。将患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7颗患牙,去除根管内充填物并进行根管预备,实验一组用2%洗必泰溶液冲洗根管,实验二组用3%双氧水冲洗根管,对照组用0.9%NaC l溶液冲洗根管。分别在根管预备前及根管预备冲洗后对根管内细菌取样,培养,鉴定并记录细菌菌落数量,测定根管内细菌变化情况。结果根管预备冲洗后3组根管内的细菌量均较根管预备前显著下降(P〈0.05)。2%洗必泰溶液和3%双氧水2种根管冲洗液的杀菌效果明显好于0.9%NaC l溶液(P〈0.05),2%洗必泰溶液明显好于3%双氧水(P〈0.05)。结论2%洗必泰溶液是有效的根管冲洗药物,可明显减少狗牙根管内粪肠球菌、溶血链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中间普氏菌及具核酸杆菌的数量,但不能完全清除根管内的细菌。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根管治疗失败病例根管内分离的主要微生物对狗牙根尖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健康杂种狗5只,共有40个实验牙,80个实验牙根。实验一组于狗牙根管内接种溶血链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产黑色素类杆菌及具核梭杆菌;实验二组于狗牙根管内接种粪肠球菌及上述4种细菌;对照组不接种细菌。对狗牙完成根管治疗。分别于治疗后3、6、12个月拍摄根尖X线片,并记录牙齿和根尖周组织的临床表现;根管治疗后12个月处死动物,制备根尖周组织病理标本,观察根尖周骨组织破坏情况;动物处死前,根管内进行微生物的取样、培养和鉴定。结果实验组可见狗牙槽骨尖周骨质吸收,牙周膜纤维排列受到破坏,实验二组对根尖周破坏重于实验一组,对照组根尖周骨组织无破坏。结论从根管治疗失败病例根管内分离的主要微生物粪肠球菌、溶血链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产黑色素类杆菌及具核梭杆菌对狗牙根尖周组织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