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29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小黄蝠是分布在我国南方典型的翼手类.为探讨小黄蝠是否具有精子储存的现象,利用组织学切片技术,研究不同月份小黄蝠性腺的发育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测定了不同月份的小黄蝠血清性类固醇激素含量(雌二醇E2和睾酮T)的变化.结果显示:雄性小黄蝠5月份的附睾有部分的管腔呈中空状态,部份还有精子残留;7月附睾管腔细小、中空、尚未...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应用离体牙根管模型进行根管消毒模拟试验,就应用不同赋形剂调制的氢氧化钙糊剂对根管的消毒作用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因正畸拔除的单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并进行根管预备,自釉牙骨质界处将离体牙截去牙冠,在距截冠处5 mm去除根尖,仅留5 mm长牙根,筛选获得经制备的模拟根管120个,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各20颗牙齿。将4个试验组及阳性对照组共100个根管建立粪肠球菌根管感染模型,4个试验组根管内分别放置使用生理盐水、甘油、葡萄糖酸氯己定、樟脑苯酚等4种赋形剂调制的氢氧化钙糊剂,阳性对照组20个感染根管中仅放置生理盐水,而空白对照组20个根管不接种细菌,仅置入无菌生理盐水。所有标本牙置5%CO2,95%N2,37℃环境下培养,每组分别于第3、7天取10个根管使用G钻均匀磨取根管内层牙本质粉末,置BHI液体培养基中培养72 h后,测定并分析各根管中残留细菌量。结果使用氢氧化钙糊剂消毒3 d时,4个试验组根管中残留细菌量均较阳性对照组有明显减少(P<0.01),葡萄糖酸氯己定组、甘油组和樟脑苯酚组的消毒效果好于生理盐水组;使用氢氧化钙糊剂7 d时,试验各组均有消毒效果,但生理盐水-氢氧化钙组牙本质小管中有少量均残留细菌,葡萄糖酸氯己定组、樟脑苯酚组的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离体牙根管消毒实验中,使用4种赋形剂调制的氢氧化钙糊剂均能有效抑制粪肠球菌生长,葡萄糖酸氯己定组、甘油组和樟脑苯酚组的消毒效果好于生理盐水组。  相似文献   
63.
56例胃肠减压管脱出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秀清 《蛇志》2004,16(1):58-59
胃肠减压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如鼻饲、洗胃、减压等,在外科应用最为广泛.胃肠减压管(以下简称鼻胃管)是否持续通畅有效,则关系着手术的成败和病人的预后.2002年我们对56例鼻胃管中途脱出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然后对因施护,并对固定鼻胃管的方法加以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扁颅蝠与褐扁颅蝠的集群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2002年在广西宁明县和龙州县利用直接观察、捕捉测量(共捕到197群蝙蝠,全捕180群)和标记重捕法(标记了31群的101只扁颅蝠,重捕到36只)比较研究了扁颅蝠(tylonycteris pachypusa)与褐扁颅蝠(T.robustula)的集群结构。结果发现:扁颅蝠与褐扁颅蝠主要栖宿在刺竹(Bambusa stenostachya)的竹筒内,通过竹筒上的裂缝进出。扁颅蝠栖宿的竹筒长平均为27.7cm,外围直径平均为23.6cm;褐扁颅蝠的分别为28.3cm和23.8cm。扁颅蝠栖宿群大小为1—24只,褐扁颅蝠栖宿群大小为1—13只;2种蝙蝠的栖宿群中皆为独居所占比例最大(扁颅蝠为22.30%,褐扁颅蝠为40.63%),2只所占比例次之(分别为14.87%和18.75%),其它大小类型呈不规则变化。扁颅蝠栖宿群的性别组成,以雌雄混居最常见(占54.72%),其次为独居雄性(占20.95%),而褐扁颅蝠栖宿群雌雄混居群与独居雄性所占比例相当(均为40.63%)。2种蝙蝠的雄性趋向于独居,而雌性趋向于群居。扁颅蝠与褐扁颅蝠可以栖宿在同一片竹林内,并且可以在不同时间轮流使用同一个栖宿竹筒,但2种蝙蝠从未共栖于同一个竹筒内。另外,标记重捕扁颅蝠发现:扁颅蝠经常变换栖宿竹筒(栖宿竹筒不固定);同时栖宿群之间经常发生个体交换[动物学报50(3):326—333.2004]。  相似文献   
65.
贡嘎蝠蛾初孵幼虫迁移行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纬  银福军 《昆虫知识》2004,41(3):265-267
在实验室内对贡嘎蝠蛾Hepialusgonggaensis的初孵幼虫迁移行为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 ,该初孵幼虫迁移与其习性、虫口密度、环境湿度、栖居场所、食料等因素均有关。  相似文献   
66.
抑制性频谱整合对大棕蝠下丘神经元声强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自由声场条件下 ,采用特定双声刺激方法研究了不同频率通道之间的非线性整合对下丘神经元声强敏感性的调制作用。实验在 1 2只麻醉与镇定的大棕蝠 (Eptesicusfuscus)上进行 ,双电极同步记录 2个配对神经元的声反应动作电位。主要结果如下 :1 )所获 1 1 0个 (5 5对 )配对神经元中 ,85 5 %表现为抑制性频谱整合作用 ,其余 1 4 5 %为易化性频谱整合 ;2 )阈上 1 0dB (SPL)放电率抑制百分比与神经元最佳频率 (BF)及记录深度呈负相关 ;3)抑制效率随声刺激强度升高而逐步下降 ;4 )当掩蔽声分别位于神经元兴奋性频率调谐曲线(FTC)内 (MSin) /外 (MSout)时 ,其抑制效率存在差异。前者的放电率抑制百分比及声反应动力学范围(DR)下降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后者 ;5 )抑制性频谱整合导致 3类DR改变 :6 1 6 %为下降、 1 0 9%增加、另有2 7 5 %变化小于 1 0 %。本结果进一步支持如下设想 :下丘不同频率通道之间的抑制性频谱整合参与了对强度编码的主动神经调制活动  相似文献   
67.
68.
繁殖是动物权衡不同自然选择压力和自身生理限制的结果。蝙蝠的繁殖受气候(温度、光周期和降雨量)和食物资源等非生物因素影响。本文通过野外调查犬蝠食物资源、设网捕捉和标志重捕的方法研究西双版纳地区降雨、食物资源可获得程度对犬蝠分娩时机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3 - 8 月降雨量逐渐增加(19.82 -41.13 kg/ m2 ),犬蝠取食的植物种类呈明显的增加趋势(4 - 9 种)。幼蝠捕捉量与植物资源可获得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 = 0. 94,P = 0.01)。西双版纳犬蝠虽然具有一年两次动情和分娩的能力,但是绝大多数个体一年只分娩一次,且集中于3 -5 月。犬蝠分娩时机的选择使得幼蝠飞行学习和捕食时间与食物资源可获得程度高峰期相吻合,有利于提高幼体的生存适合度。  相似文献   
69.
为探讨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回声定位信号主频范围内的神经元的时程选择性,在自由声场刺激条件下,我们在4 只普氏蹄蝠的IC 采用不同时程的声刺激,研究了神经元的时程选择性。通过在体细胞外记录,共获得56 个声敏感下丘神经元,其记录深度、最佳频率和最小阈值的范围分别为1547 - 3967 (2878. 9 ±629.1)μm,20 -68 (49.0 ± 11. 1)kHz 和36.5 -95. 5 (59. 8 ±13. 0)dB SPL。根据所记录到的下丘神经元对不同时程的声刺激的反应,即对不同时程的选择性(Duration selectivity),将其分为6 种类型:短通型(Short-pass,SP,n = 11/56)、带通型(Band-pass,BP,n = 1/56)、长通型(Long-pass,LP,n = 5 /56)、反带通型(Band-reject,BR,n = 3 /56)、多峰型(Multi-peak,MP,n =6 /56)和全通型(All-pass,AP,n =30 /56)或非时程选择型(Nonduration-selective,NDS)。通过比较普氏蹄蝠下丘谐波主频内和主频外神经元的时程选择性,我们发现处于回声定位信号主频范围内神经元(n =32)比主频外神经元(n = 24)具有更短的最佳时程和更高的时程选择性。结果提示,在普氏蹄蝠回声定位过程中谐波主频内神经元较谐波主频外神经元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本文应用反频次比较法在福建邵武市11块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 pubescens林样地上调查浙江双栉蝠蛾Bipectilus zhejiangensis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及该虫的发生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 以每株毛竹笋为单位, 通过正频次比较法分析, 浙江双栉蝠蛾幼虫在总计抽样的550株竹笋上的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以样地为单位, 经过反频次比较法分析11块样地上浙江双栉蝠蛾的分布类型, 结果为: 样地1, 2, 4, 5和8属于奈曼分布, 样地7, 9, 10和11属于负二项分布, 样地3和6属于奈曼分布或负二项分布。判别分析法判别函数能够100%正确分组, 依据F值大小, 6个环境指标的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为: 土壤有机质(X5)、 林地卫生(X6)、 坡位(X3)、 坡向(X4)、 竹林结构(X2)、 立竹度(X1)。由此得出: 无论是以每株毛竹笋为单位, 还是以每个样地为研究对象或单位, 都表明浙江双栉蝠蛾幼虫在空间分布上属于非均匀的聚集型分布。土壤腐殖质厚、 林地卫生差可使双栉蝠蛾幼虫密度增大, 立竹度、 竹林结构、 坡位和坡向单个指标对浙江双栉蝠蛾幼虫密度的影响不明显, 但综合作用明显; 反频次比较法比聚集度指标评价更为详细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