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4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53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Xylanase inhibitor protein (XIP)型木聚糖酶抑制蛋白对大部分GH10、GH11家族的真菌木聚糖酶具有抑制作用,但是却不能抑制细菌来源和植物自身所产生的木聚糖酶。XIP型木聚糖酶抑制蛋白对木聚糖酶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模拟底物接触酶的活性位点,迅速阻塞底物进入活性位点区域的通道。然而,在对XIP型木聚糖酶抑制蛋白具有抗性的GH10和GH11木聚糖酶晶体结构中,连接二级结构的Loop构象严重阻碍了XIP型木聚糖酶抑制蛋白的抑制功能。与对XIP型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敏感的木聚糖酶相比,氨基酸残基的插入突变导致抗性木聚糖酶的Loop具有明显的凸出构象;而在GH11家族抗性木聚糖酶中,"拇指"结构中部分氨基酸的替换致使XIP型木聚糖酶抑制蛋白与"拇指"结构无法形成稳固的氢键和疏水建,从而削弱XIP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2.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的几项注意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是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一重要探究性实验,就如何使“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和“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设计更科学、可行做了几点总结。  相似文献   
43.
大明山常绿阔叶林演替序列种群生态位动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4个演替序列(15、30、60、160年)的群落为对象,分析了演替进程中优势种群重要值、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云贵山茉莉(Huodendron biaristatum)、广东琼楠(Beilschmiedia fordii)分别是4个演替序列群落的优势种群,这些优势种群的作用明显,具有最大的生态位宽度。每个序列中较大生态位宽度的物种之间以及与其他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也较高。较小重要值的物种具有较宽生态位的现象暗示了该物种有可能成为下一演替序列的优势物种,较小生态位宽度的物种与其他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的现象是生境破碎化和空间异质性的结果。整个演替序列中种群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平均值共同呈现了逐渐下降并在最后阶段稍有上升的曲线特征,说明随着演替时间的增加,竞争以及环境资源的变化导致各物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生态位分化,种间生态位重叠程度降低,逐渐形成一个结构稳定的群落。  相似文献   
44.
珍稀濒危植物珙桐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比色法测定了不同年龄级、部位和叶位珙桐叶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探讨珙桐的生理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级同一生长时期珙桐叶的POD活性和MDA含量不同,同年龄级同层的POD活性随叶位增大先升后降,MDA含量随叶位增大逐渐升高;同叶位不同层及同层不同叶位的珙桐叶的POD活性和MDA含量不同。珙桐叶POD活性和MDA含量对生长期敏感,同年龄级同叶位的珙桐叶随叶片的生长、衰老,POD活性和MDA含量逐渐升高,即珙桐叶POD活性和MDA含量受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影响显著,且不同年龄级、叶位、层次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5.
中国蚌螨属支序分类分析(蜱螨亚纲:蚌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5个特征对我国蚌螨属15种的支序分析结果表明:蚌螨P-Ⅳ(胫节)端腹部的指状突是将它们聚集成两群的主要特征.今村蚌螨P-Ⅳ端腹部仅具有短矩,与外群最近,认为是我国的蚌螨属水螨中最原始的种类;雌螨前殖吸盘板的形态影响戊蚌螨亚属与多盘蚌螨亚属的种类聚类,由此推测可以将蚌螨P-Ⅳ端腹部的指状突与雌螨前殖吸盘板的形态也作为蚌螨亚属的区分特征.由于殖吸盘结构简单是祖征态之一,因此认为具有5对殖吸盘的邻近蚌螨比6对殖吸盘的厚蚌螨更原始.雌螨具有1对殖吸盘板的寄蚌螨亚属种类与沃蚌螨亚属种类在支序系统树中形成姊妹群,结果支持Vidrine 将沃蚌螨亚属从寄蚌螨亚属中分离的修订.  相似文献   
46.
西双版纳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蕨类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保贵  朱华 《广西植物》2009,29(2):202-207
基于4个50m×50m(包含400个5m×5m)样方调查,统计了蕨类植物的α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相似性指数及β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在调查的1hm2西双版纳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里,蕨类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为32种;不同样地蕨类植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一致;该森林群落蕨类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虽然不高,但优势种群显著;通过3个无人为干扰与1个受人为干扰样地的对比分析研究看出,该类森林遭受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后,蕨类植物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优势度及相似性等均显著下降,其中物种多样性的降低尤为显著,既使群落的外貌、结构等恢复至接近原始林状态,蕨类植物丰富度及多样性也难以恢复,故此,保护原始的森林植被是保护该森林蕨类植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天然质粒的聚合酶基因(Bifidobacterium plasmid polymerase,BPP)对人工构建的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穿梭质粒载体(shuttle vector)在长双歧杆菌中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首先电转化质粒pBADs—A和pBADs-BPP至长双歧杆菌,培养鉴定后,接种含质粒pBADs—A和pBADs-BPP的双歧杆菌于AMP^-和AMP^+的MRS培养液中。厌氧培养后,将样品涂布于AMP^+的MRS固体培养板上计数菌落数。结果相同条件下质粒pBADs·BPP组菌落数高于质粒pBADs—A组(P〈0.05)。结论BPP可以增加质粒载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8.
耐高温、耐酸产酒精酵母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酒厂窖泥和生产用酒曲为材料,富集、分离得到32株酵母菌,从中筛选到1株产乙醇能力强,耐高温、耐强酸、起酵速度快的菌株Y30。该菌株能在45℃正常发酵,且致死温度达到59℃,比文献中报道高5℃;能在pH2.5的条件下正常发酵;能耐14%的酒精度;起酵速度快,接种4h后即开始发酵。对菌株进行形态分析、生理生化实验、Biolog鉴定和分子鉴定,确定该菌株为Saccharomyces cerevisia。该菌株的成功选育为后续高效生产乙醇提高了很好的菌种来源。  相似文献   
49.
以供试的5个高油玉米优良自交系为材料,建立了一个高效的高油玉米幼胚再生体系.研究表明,高油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的最适幼胚长轴长度在0.5 mm~2.0 mm左右;MB培养基是最适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各材料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较大,以4K261和4K296的胚性愈伤诱导率较高;不同材料最适的继代培养条件存在差异,但基因型仍然是决定各自交系胚性愈伤组织的继代能力的主导因素,其中以4K261最佳.5个自交系均能分化出幼苗,但分化率差异较大,以4K059分化率最高,达82.0 %;其次是4K261和4K296,分别为63.2 %和59.0 %;4K060和4K061表现最差.所以4K059、4K261和4K296均可作为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该体系的建立为高油玉米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重引入作为野生动物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掌握释放早期动物的运动特征对于提高重引入动物的生存率和种群重建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释放到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5只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佩戴GPS项圈,研究分析迁地野生个体(3只)和圈养个体(2只)释放早期对新环境适应的运动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圈养坡鹿的运动强度和扩散距离到第四个时期都显著增加,它们的累积利用面积也是持续增加的,说明圈养坡鹿释放后持续进行扩散探索。野生坡鹿的运动强度释放后没有显著变化,扩散距离到第三个时期显著减少,它们的累积利用面积也是减少的,说明野生坡鹿经过最初扩散以后返回到原初释放地。圈养坡鹿释放后每天的活动节律由白昼活动高峰模式转变到晨昏活动高峰模式;野生坡鹿释放后的活动节律一直是晨昏活动高峰模式。研究结果显示,野生个体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相比圈养个体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