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9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42.
为了解福建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变异特征和规律,对2009~2012年福建省分离的14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了全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发现,所有的毒株均是典型的低致病性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胺类药物耐药,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所有毒株与A/California/07/2009(H1N1)疫苗株保持高度同源,8个节段基因同源性均在98.2%以上。相比之下,福建省2012年的流感毒株抗原变异程度较大,其中A/Fujiangulou/SWL1155/2012毒株HA基因发生11个氨基酸位点改变,其中H138R、L161I、S185T和S203T位点的变异分别涉及Ca、Sa和Sb抗原决定簇。监测显示,疫苗对福建省人群保护效果较好,但福建省2012年毒株相对疫苗株已经出现抗原漂移,应进一步密切关注其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碘125插置组织间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经我院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95例,全部患者均经放射性粒子碘125插置组织间治疗,观察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免疫指标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并随访6-24月观察患者生存率。结果:95例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3.15%,其中CR 23例(24.21%),PR 56例(58.94%),PD 9例(9.47%),SD 7例(7.37%)。在碘125插置过程中出现7例气胸,术后出现2例咳血、1例排便困难和3例出现发热并伴穿刺处疼痛。全部患者治疗前后IgG、IgA和IgM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治疗后4周各病种晚期肿瘤患者相应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肺癌患者中,半数生存期为20个月,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86.79%和41.51%;而同期行姑息手术且未接受放射性粒子碘125插置组织间治疗的40例肺癌患者,半数生存期仅为12个月,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57.50%和2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粒子碘125插置组织间治疗晚期肿瘤具有适应症广、安全性高、临床效果好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还可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44.
家畜精原干细胞操作的核心技术是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的长期培养。至今家畜精原干细胞的长期培养方法还没有完善。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缺乏简便有效的家畜精原干细胞生物活性鉴定手段。该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牛精原干细胞生理潜能的体外分析方法,用于体外培养的牛精原干细胞的生物活性鉴定。首先培养牛精原干细胞,进而用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对体外长期培养的牛精原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在诱导分化过程中对细胞进行显微观察,并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分化的细胞。观察结果显示,经过诱导培养8 d后,牛精原干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改变;细胞的运动行为显示出精母细胞特有的特征。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分化的细胞表达精母细胞的标记基因Scp3。上述结果例证了体外培养的牛精原干细胞具有分化为精母细胞的潜能。该研究建立了牛SSCs体外诱导分化的分析方法,用于鉴定体外培养的牛SSCs的生理潜能。但是体外诱导培养条件不能满足牛SSCs减数分裂的全部要求,导致出现一些不完全符合精母细胞特征的现象。诱导分化培养液尚需改进。  相似文献   
45.
白腐真菌对稻草秸秆的降解及其有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稻草秸秆加20%棉籽壳为培养基质,接种侧耳Z17、921、1024菌株,在不同生长阶段。测定培养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有关酶活的变化。结果表明,从接种到子实体形成,所试菌株培养物的纤维素、木质素等呈持续不断的下降趋势,水份、粗蛋白含量却逐渐升高,基质中漆酶酶活性在菌丝生长初期呈迅速上升趋势,后稍降低,而愈创木酚酶活性在菌丝上长初期及子实体形成时达到高峰,后有所降低或消失。  相似文献   
46.
以多孔聚氨酯泡沫(PUF)固定化黑曲霉P-6021可以实现菌丝体的摇瓶重复间歇发酵产酶,重复5个批次,菌体数目增多,产酶量上升,发酵液酶活达到664u/ml。以PUF固定化黑曲霉P-6021进行了同时产果胶酶和澄清苹果汁试验,以浑浊苹果汁基质发酵12h后, 产酶量可达到643u/ml,苹果汁基本澄清,透光率提高,粘度降低。表明固定化黑曲霉可以同时产果胶酶和澄清苹果汁,实现产酶与澄清过程的耦合。  相似文献   
47.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启动子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构建和筛选天麻(Gastrodia elata Bl)基因组文库,克隆了一个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组DNA。该基因组DNA含有一个516碱基组成的编码区。没有内含子结构。其启动子区含有保守的TATA盒及CAAT盒。为研究启动子活性。构建了-1157bp启动子区与GUS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并将其用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导入烟草(Nicotiana tabacum)中,获得了稳定转化的烟草。利用荧光检测及组织化学染色法对GUS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启动子能够启动GUS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组织特异性地表达。GUS基因在根中的表达水平最高。茎中次之,叶中只有低水平表达,而且该启动子具有诱导表达活性。可被真菌及水杨酸,茉莉酸强烈诱导表达。  相似文献   
48.
前期的相关研究发现mRNA二级结构中存在对蛋白质折叠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而mRNA二级结构中普遍存在着各种复杂的环结构,这些环结构是否对蛋白质折叠速率也有重要的影响呢?不同的环结构对蛋白质折叠速率的影响是否相同呢?基于此想法,建立了一个包含mRNA内部环、发夹环、膨胀环和多分支环等环结构信息和相应蛋白质折叠速率的数据库.对于数据库中的每一个蛋白质,计算了mRNA二级结构中各种环结构碱基含量、配对碱基含量及单链碱基含量等参量,分析了各参量与相应蛋白质折叠速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各种环结构碱基含量与蛋白质折叠速率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说明mRNA环结构对蛋白质折叠速率有重要的影响.进一步,把蛋白质按照不同折叠类型或不同二级结构类型分组后,对每一组蛋白质重复上述的分析工作.结果表明,对不同类蛋白质,mRNA的各种环结构对其相应蛋白质折叠速率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上述研究将为进一步开展有关mRNA和蛋白质折叠速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9.
杨绕琼  范泽鑫  李宗善  温庆忠 《生态学报》2018,38(24):8983-8991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是重要的造林树种,在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研究不同海拔云南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有助于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云南松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在滇西北丽江玉龙雪山不同海拔采集了云南松树木年轮样品,采用传统的树木年轮方法制作了不同海拔云南松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并分析了不同海拔云南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低海拔样点云南松具有较快的年平均生长速率。2)不同海拔云南松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模式一致,树轮宽度与当年5—6月的降水量、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和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同期温度呈负相关。3)不同海拔的云南松径向生长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程度不一样,即低海拔样点云南松树轮宽度与当年5月份的干旱指数、相对湿度、降水量相关系数较高;而高海拔样点的云南松树轮宽度与5—6月的降水、相对湿度、干旱指数的相关系数较低。研究表明春末夏初的水分条件是玉龙雪山云南松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且低海拔地区云南松生长受水分限制更为严重,区域气候变暖和干旱化趋势可能对低海拔地区云南松的生长产生持续的负面效应。研究结果可为探讨气候变化下云南松的适宜分布区、以及云南松人工林的经营和可持续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目的:介绍和分析内镜下治疗跟骨骨刺合并跖腱膜炎所致跟骨痛应用。方法:对2011.10-2014.10来我院就诊的共计67例跟骨骨刺合并跖腱膜炎所致跟骨痛的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术前与术后3月、6月及12月VAS(Visual Analogue Scale)疼痛评分,X线或MRI等影像学资料及和AOFAS(the 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足踝标准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患者均接受了至少12个月随访,患者在术后(3,6,12月)的VAS评分及AOF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和提高(P0.05)。影像资料显示:骨刺未见明显复发。1例患者出现皮肤浅层感染,处理后好转,余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内镜下治疗跟骨骨刺合并跖腱膜炎对于跟骨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