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42.
43.
雌激素受体(ER)信号与乳腺癌细胞中其他重要信号通路之间存在诸多内在联系。许多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周期通路的治疗靶点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取得了成功,并且被广为关注。本文综述了在内分泌抵抗乳腺肿瘤治疗中干预的两个主要信号途径:PI3K/Akt/mTOR细胞信号通路和cyclin D1/CDK4/6细胞周期信号通路,突出强调目前临床的普遍用法和新的临床实验及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44.
作者以两性融合发育鱼为对照,对雌核发育银鲫卵壳的表面结构及其可溶性蛋白的组成进行了研究:(1)雌核发育银鲫卵壳表面比较平滑,没有明显的嵴和沟;(2)雌核发育银鲫卵壳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略高于两性融合发育鱼,并且在Ⅱ区段存在一条分子量为10Dalton的特异蛋白区带。并对银鲫卵壳结构及组成的特殊性和银鲫卵初级控制作用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5.
试论寒武纪牙形石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牙形石的演化历史中,寒武纪主要是副牙形石的演化时代。中寒武统Taitzuia-Poshania带的牙形石已表现出较大的分异度。副牙形石起源是多源的,但不同时。副牙形石有Laiwugnathus→Westengaardodina谱系和单锥牙形石谱系,后者可分为Dolabrodus→Furnishina谱系和Prooneotodus谱系。Laiwugnathus演化为Westergaardodina的中间环节是三齿型的Westergaardodina。Westergaardodina不同种来源是多源的;真牙形石各属种来源也是多源的,但主要由Prooneotodus演化而来。寒武纪牙形石以Laiwugnathus等原始副牙形石出现为界,其前为原牙形石演化阶段,其后为副牙形石演化阶段。凤山期为真牙形石演化阶段,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三叠纪末。崮山期与长山期之交副牙形石有重要变化。描述牙形石1新属19新种3新亚种。  相似文献   
46.
将皖南尖吻蝮蛇毒Ⅰ型金属蛋白酶acutolysinA基因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pBASD/gⅢA后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DS,在0.02%的L-( )-阿拉伯糖的诱导下,质粒pDS在E.coliTOP10中表达了重组acutolysinA。与其天然形式相比,重组蛋白质在N端和C端各增加了22个和8个氨基酸残基(均源于载体序列)。并以包含体的形式存在于胞质中,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质的5%-10%。在经8mol/L尿素或6mol/L盐酸胍变性及体外复性后,重组蛋白质获得了良好的免疫学及生物学活性,Western印迹及ELISA实验表明,天然金属蛋白酶acutolysinA与重组蛋白质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相关性。动物实验表明,复性的重组蛋白质能明显引起皮下出血,其最低出血剂量约为20μg左右,1mmol/LEDTA,1mmol/LEGTA及3mmol/L咪唑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天然及重组金属蛋白酶的出血活性,PMSF没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并对出血毒金属蛋白酶的出血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7.
米曲霉LY-128的培养物经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DEAE-Sephrose CL-6B和Sephadex G-100层析手段,获得了电泳纯的广谱有机磷农药水解酶.通过SDS-PAGE和IEF电泳测得其分子量为62 kDa,等电点为pH 5.2.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pH 6.8,在50℃以下及pH6.0~9.5范围内活性稳定.Hg2+、Fe3+、对氯高汞苯甲酸、碘乙酸和N-乙基马来酰亚胺对该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Cu2+、巯基乙醇、二硫苏糖醇、二硫赤藓糖醇、谷光甘肽和去污剂对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底物的专一性实验表明,该酶不仅可以作用于含P-O键的有机磷农药;而且也能水解含P-S键的有机磷农药.以甲基对硫磷和内吸磷为底物的Km值分别为52μmol、236μmol;Vmax分别为317μmol min-1 mg-1、179 μmol min-1 mg-1;Kcat分别为1152 s-1、650 s-1.  相似文献   
48.
20世纪后叶随着生命科学各领域取得的巨大进展 ,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置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为了适应 2 1世纪对生命科学高科技人才的需求 ,改进与提高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的教学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其中基础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是面向生命科学院三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其教学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智能的开发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包括学生对仪器设备的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及撰写实验报告等 ) ,观察、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阅文献资料、独立设计或改革实验的能力等。因而该课程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日后的科研…  相似文献   
49.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体系改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经改革后由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个逐级升级的体系共同组成,每一级实验大致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完成,不同的级标志着不同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水平,使学生从较高起点上进入大学生化分子实验,以适应现代科技生物科学迅猛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及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并对其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5-FU+奥沙利铂+多西紫杉醇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给予替吉奥+奥沙利铂+多西紫杉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治疗所得到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8.82%,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32.3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及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