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比较研究茶黑刺粉虱 Aleurocanthus camelliae Kanmiya & Kasai和樟刺粉虱 Aleurocanthus cinnamomi Takahashi形态特征,有助于更好地区分这两种刺粉虱种类。采集这两种粉虱标本,通过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茶黑刺粉虱和樟刺粉虱不同龄期形态结构进行了系统观察和比较研究;同时将伪蛹制作玻片标本观察。茶黑刺粉虱和樟刺粉虱卵、1 龄若虫和2 龄若虫形态结构比较相似,但是伪蛹形态不同,刺的数量及分布有较大的区别。茶黑刺粉虱中央区隆起,尤其是管状孔区域更明显,位于一个凸起的瘤突上;亚缘区上有10 ~ 11 对刺排列,樟刺粉虱亚缘区具有刺14 对,其中头胸部5 对,腹部9 对。茶黑刺粉虱管状孔隆起,亚心形或近圆形,盖瓣心形,几乎充塞了整个管状孔区域;樟刺粉虱管状孔半圆形,盖瓣半圆形,充塞管状孔一半区域。两种刺粉虱成虫整体上比较相似,复眼、胸部和腹部及前翅基部为橙黄色;前后翅及身体上的白色粉状物都是由后足将腹部蜡盘分泌物覆盖上的,茶黑刺粉虱的粉状物比樟刺粉虱要多。前后翅上有不同形状的白色斑纹,左右翅斑相连,但是樟刺粉虱前翅后缘全白,而茶黑色粉虱前翅后缘仅有部分白斑。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区分樟刺粉虱和茶黑刺粉虱,为农林生产过程中准确鉴定和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2.
颜改兰  王圣印 《应用生态学报》2020,31(10):3282-3288
噻虫胺是具有内吸和触杀等多种作用方式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常用于防治入侵害虫西花蓟马。为明确抗性风险,本文研究了西花蓟马抗噻虫胺种群对多种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及其机制。经过45代筛选,西花蓟马对噻虫胺产生了高水平抗性(56.8倍)。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西花蓟马高抗噻虫胺种群与噻虫嗪、吡虫啉、毒死蜱、三氟氯氰菊酯、甲维盐存在中等水平交互抗性(18.6>RR50>11.3),对辛硫磷及灭多威具有低水平交互抗性,与溴虫腈和多杀菌素不存在交互抗性。胡椒基丁醚(PBO)与磷酸三苯酯(TPP)对杀灭西花蓟马抗噻虫胺种群(CL)、云南田间种群(YN)和敏感种群(S)均有显著增效作用。西花蓟马抗噻虫胺种群细胞色素P450含量(3.6倍)、细胞色素b5含量(2.9倍)及O-脱甲基酶活性(4.9倍)和羧酸酯酶活性(2.5倍)均显著高于敏感种群,表明多功能氧化酶及羧酸酯酶活性增强是西花蓟马对噻虫胺产生抗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3.
浙江东部地区古村落墙体植物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墙是城市立体绿化的新形式,在景观和生态上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城市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丰富城市墙体植物材料,该研究对浙江东部地区杭州、宁波、金华6个古村落中不同类型墙体上的墙体植物进行了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到的墙体植物共有154种,隶属于69科122属,其中蕨类植物11科15属20种,被子植物59科107属134种;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植物主要集中在菊科、蓼科、禾本科、景天科、蔷薇科、葡萄科、大戟科、荨麻科,植物种类分布较为分散;从植物生活型上分析,草本有96种,藤本21种,灌木21种,乔木16种,草本占大多数;从墙体植物的分布、耐旱性上分析,生长在阳面墙体植物有45种,生长在阴面有67种,耐旱性植物有43种,喜湿性植物有26种;从观赏价值上分析,观叶植物有14种,观花植物19种,观果植物5种;此外,还对墙体植物在垂直绿化的选择应用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4.
线粒体是一种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其功能和结构的稳定性取决于线粒体膜上精确的磷脂组成及分布。线粒体膜上的大部分脂类物质由内质网合成,既而转运到线粒体。而部分脂类利用内质网上产生的前体,在线粒体内膜上合成。由此可见,线粒体膜脂的生物合成需要线粒体与内质网以及线粒体外膜(out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 OMM)与内膜(inn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 IMM)之间进行大量的脂质转运。目前认为,这种运输过程既可在拴系因子(tether factors)形成的膜结合部位(membrane contact sites, MCSs)内发生,也可借助脂质转运蛋白(lipid transfer proteins, LTPs)完成。近年来,研究者以酵母为对象,建立了多种线粒体磷脂转运(phospholipid trafficking)的模型,这使人们初步理解了线粒体磷脂转运的机制。本综述总结了酵母线粒体磷脂转运的最新发现,并对这些磷脂转运的模型进行了讨论,以期为今后深入了解线粒体脂类代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中国新疆地区粉虱种类(半翅目:粉虱科)记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记述了新疆地区粉虱5属6种,即欧洲甘蓝粉虱Aleyrodes proletella(Linnaeus),葡萄穴粉虱Aleurolobus shantungi Tang,非洲小粉虱Bemisia afer(PriesnerHosny),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桑粉虱Pealius mori(Takahashi),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其中葡萄穴粉虱为新疆新记录种。并且用扫描电镜对其伪蛹进行拍照,并依据玻片标本进行了描述。编制了新疆地区粉虱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36.
利用通过RT-PCR扩增到的M yb28(GenBank注册号:HQ270468)基因分别构建正义和反义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冻融法转入农杆菌LBA4404菌株,通过花序浸泡法对Myb28基因缺失的拟南芥进行了遗传转化,经RT-PCR和酶切鉴定,结果表明Myb28正义和反义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经基因组PCR鉴定表明正义表达载体已成功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37.
不同温度下康氏粉蚧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温度对康氏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经室内实验, 建立了康氏粉蚧在17℃,20℃,23℃,26℃,29℃和32℃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 在17~29℃温度范围内, 随着温度的升高康氏粉蚧的世代发育历期缩短, 在17℃下雌雄世代的发育历期最长(分别为121.27 d和89.64 d), 而29℃时仅分别为52.10 d和36.01 d,且其温度与发育速率的关系符合 Logistic模型。雌虫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69℃, 有效积温为1 020.90日·度; 雄虫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27℃, 有效积温为659.04日·度。在26℃时, 康氏粉蚧的世代存活率最高(81.94%), 种群趋势指数(I)也最高(322.27), 有利于种群增长; 而在17℃和29℃, 康氏粉蚧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64.85%和67.23%, 种群趋势指数(I)分别为69.91和42.19, 且32℃时康氏粉蚧1龄若虫生长停滞。说明高温和低温都不利于康氏粉蚧的种群增长, 且高温的影响大于低温。  相似文献   
38.
新菠萝灰粉蚧是近年在我国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外来入侵害虫,温度是决定新菠萝灰粉蚧能否建立稳定种群的最基本因素.本研究以南瓜作为寄主,探索恒温条件对新菠萝灰粉蚧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17、20、23、26、29和32 ℃,光周期14L∶10D,相对湿度(75±5)%的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新菠萝灰粉蚧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存活率和繁殖力,组建了新菠萝灰粉蚧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 在20~29 ℃,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20 ℃下雌、雄若虫期的发育历期最长,分别为46.95和50.26 d;29 ℃时雌虫若虫期的发育历期最短,为20.28 d;而雄虫若虫期在32 ℃时最短,为20.70 d.各虫态的温度与发育速率的关系均符合二次回归关系.此外,温度显著影响新菠萝灰粉蚧的存活率,在29 ℃时雌、雄若虫期的存活率均最高,分别为70.3%和69.3%;雌虫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80 ℃,有效积温为491.50日·度;雄虫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61 ℃,有效积温为388.85日·度.新菠萝灰粉蚧的产卵前期和成虫寿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成虫产卵量在29 ℃时最高,达每雌442.2粒;最小为20 ℃,仅为每雌111.8粒;29和20 ℃下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168.2和19.1,且在17和32 ℃时,新菠萝灰粉蚧1龄若虫和3龄若虫均表现为生长停滞.说明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其生长发育.温度对新菠萝灰粉蚧的生长发育、存活、繁殖及种群增长有显著的影响,23~29 ℃是最适宜新菠萝灰粉蚧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39.
黄瓜Cucumis sativus是世界性的重要蔬菜作物。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是研究植物基因功能及品种改良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加快黄瓜的转基因研究和育种进程,文中针对农杆菌介导的黄瓜遗传转化方法,从黄瓜再生能力的影响因素、遗传转化条件和过程中各类添加物质等方面,阐述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黄瓜转基因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黄瓜遗传转化效率和安全筛选标记的应用等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黄瓜抗逆育种和果实品质改良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为有效解决餐厨废水中的高油脂对下游处理工艺的严重影响,本研究以筛选获得的一株高效的油脂降解菌株嗜糖气单胞菌Aeromonas allosaccarophila CY-01为研究对象,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对其进行固定化包埋制备壳聚糖-气单胞菌小球(CH-CY01);探究CH-CY01小球的油脂降解效率以及性能影响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经壳聚糖固定后的菌株CY-01其细胞的生长活性几乎不受影响,对大豆油脂的最大降解率为89.7%;相比于未固定的细胞,CH-CY01在0.5%NaCl的盐度条件下对油脂的降解效率显著提高了20%;在浓度为1 mg/L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存在条件下,CH-CY01对油脂的降解效率显著提高了40%。以餐饮高油脂污水为处理对象,结果显示经添加1%(V/V)的CH-CY01小球处理7 d后,超过80%以上的固态油脂被降解,明显高于未固定的CY-01。综上所述,经壳聚糖固定包埋的CH-CY01小球显著提高了菌株的生存能力和油脂降解效率,对于高油脂餐饮污水的高效处理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