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长尖对齿藓原丝体快速培育的关键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苔藓结皮野外恢复的大规模接种提供丰富种源,本文利用0.1% NaClO(10、15、20、30、45、60、120 s)和0.1% HgCl2(10、15、20、30、45、60、120 s)两种消毒液,采用Knop、MS和Hoagland 3种培养基,设置5.5、6、6.5、7、7.5、8、8.5七个水平的pH值,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测定长尖对齿藓[Didymodon ditrichoides(Broth.)]茎叶体的成活率、原丝体长度和分枝数等指标,探讨影响长尖对齿藓原丝体扩繁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1)消毒方式、培养基及pH均对长尖对齿藓茎叶体的成活率、原丝体长度和分枝数有显著影响(P<0.05),影响大小依次均为消毒方式 > 培养基 > pH;(2)最适合的消毒方式为:0.1% NaClO消毒15~20 s;(3)最适合长尖对齿藓原丝体生长的培养基是Knop和Hoagland培养基;(4)最适合长尖对齿藓原丝体生长的pH是7.5。从而得出快速培育长尖对齿藓原丝体的最佳组合为:0.1% NaClO消毒15~20 s+Hoagland/Knop+pH=7.5。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缩短长尖对齿藓生长周期以进行快速繁殖,为苔藓结皮的快速培育以及工程化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2.
利用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在1-5月龄的生长数据, 对其全甲宽、甲宽、体长、体高、大螯长节长、大螯不动指长、第一步足长节长及体重8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1-3月龄各性状间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4、5月龄部分性状间不显著(P>0.05)。各月龄三疣梭子蟹的主成分有所不同: 1月龄三疣梭子蟹的第一主成分为长度因子, 第二主成分为宽度因子; 2月龄三疣梭子蟹的第一主成分为宽度因子, 第二主成分为长度因子, 第三主成分为体重因子; 3月龄三疣梭子蟹的第一主成分为宽度因子; 4-5月龄三疣梭子蟹的第一主成分均为体重因子, 第二主成分均为长度因子。不同月龄三疣梭子蟹各性状的生长速率存在一定差异。1-3月龄形态性状的增长优先于体重, 4-5月龄体重增长优先于形态性状的增长。  相似文献   
23.
研究不同浓度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三疣梭子蟹相关酶活的影响及组织损伤。设置了三个处理浓度(0.03 mg/L、0.2 mg/L和0.4 mg/L)分别在第0、5、10、15、20 d进行取样。结果表明,随着DBP浓度的增大,三疣梭子蟹死亡率升高。在0.03 mg/L浓度组胁迫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呈现升高-下降交替波动,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第10 d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时间与对照组持平,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在第5 d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此后一直保持对照组水平;在0.2 mg/L浓度组胁迫下,血清S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POD活性变化不明显,CAT活性先下降后升高,此后恢复到对照组水平,ACP活性在第15 d出现最高值,其余时间与对照组持平,AKP活性呈现先升高后恢复的波动趋势;0.4 mg/L浓度组SOD、CAT和AKP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POD活性和ACP活性在第20 d较对照组低(P<0.05),其余时间与对照组持平。组织切片观察可见,DBP胁迫损伤了三疣梭子蟹肝胰腺和鳃组织,DBP浓度越大,胁迫时间越长,损伤越明显。  相似文献   
24.
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和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两种小型海水鱼, 常被作为水产动物饵料, 也可被人类食用。研究检测了这两种鱼在30℃下贮存48h 每隔6h 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9 种生物胺(尸胺、腐胺、组胺、酪胺、5-羟色胺、亚精胺、精胺、多巴胺、章鱼胺)的含量变化, 并对这两种鱼的T-VBN 和生物胺含量与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为水产品类饵料安全投喂和人类食品安全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 两种鱼在相同贮存条件中T-VBN 和生物胺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T-VBN 含量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 棘头梅童鱼T-VBN 含量从0h 的8.19 mg/100 g 增加到48h 的568.05 mg/100 g,龙头鱼从0h 的13.16 mg/100 g 增加到48h 的361.34 mg/100 g, 棘头梅童鱼增长值显著高于龙头鱼(PPPP>0.05);多巴胺在两种鱼体内均未检测到。这两种鱼体内T-VBN、腐胺、尸胺、组胺、酪胺含量与时间的相关性均极其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5.
气候变化对我国华北地区冬小麦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29  
验证作物模型在我国华北冬小麦主产区是否适应的基础上,采用作物模型与气候模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化地模拟预测了未来100年气候变化对华北冬小麦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2000~2004年,华北地区冬小麦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生育期和产量变化不大.未来100年内华北地区冬小麦的生长期可能会有所缩短,平均缩短8.4 d;产量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减产10.1%.适当采取应对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冬小麦的减产趋势.  相似文献   
26.
任波  赵斌  陈惠兰  王春  吴宏  吴怀安 《遗传》1991,13(2):17-18
本文在国内首次报道在x连锁隐性鱼鳞病家系中有一例女患者,其性染色体数目畸变,核型为45,x。我们认为,女患者在x连锁隐性遗传病方式中产生,除致病基因纯合原因外,还因一条x染色体丧失而致这种特殊方式。  相似文献   
27.
亲鱼密度、透明度和基质对马那瓜丽体鱼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  林小涛 《生态学杂志》2006,25(2):175-179
从繁殖行为学的角度研究了亲鱼密度、池水透明度、基质对马那瓜丽体鱼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亲鱼密度越大,产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越低。当亲鱼密度>4 RP.m-2(RP为繁殖组)时,几乎不见马那瓜丽体鱼产卵;透明度对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比对产卵率的影响要大。透明度越大,产卵巢间的最小距离越大;基质明显影响马那瓜丽体鱼的产卵效果。其喜欢在经过40~60目筛的砂粒上产卵,而且平均产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达到90%、87.78%和79.44%。在棕榈皮上未见产卵,而在粗糙的瓷片上可见产卵,但其平均产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明显下降,而且变动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双歧醋预防大鼠肥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 48只SD大鼠被随机分成双歧醋低剂量组[1.8 mL/(kg.BW)]、中剂量组[3.4 mL/(kg.BW)]、高剂量组[6.8 mL/(kg.BW)]和市售醋组[3.4mL/(kg.BW)]、肥胖模型组以及基础对照组,进行预防性减肥实验,观察双歧醋在大鼠肥胖过程中对大鼠的影响,测定指标包括大鼠体重、体脂、Lee’s指数、脂肪细胞直径、血瘦素、血胰岛素。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双歧醋各组所有测定指标值都较肥胖组有明显好转,特别是血瘦素和血胰岛素水平,双歧醋的高、中剂量组与市售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歧醋能有效预防血瘦素和血胰岛素的升高,预防体脂、Lee’s指数和体重的增加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双歧醋对常见病原菌的生物拮抗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琼脂打孔法和试管稀释法(M IC法)测定双歧醋及其处理物(加热、不同pH)对常见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并讨论pH、加热对拮抗作用的影响,同时用某市售醋作为对照。结果双歧醋及其处理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结论双歧醋对常见病原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抑菌作用强于市售醋。  相似文献   
30.
三疣梭子蟹精子顶体反应过程中的形态和结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冬发  王春琳  余红卫  周帅 《动物学报》2004,50(5):800-807,i001,i002
用离子载体A2 3187和卵水人工诱导三疣梭子蟹精子的顶体反应 ,分别获得 75 33%和 84 83%的顶体反应率。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了顶体反应前后精子形态和结构的变化。未处理精子呈陀螺形 ,由顶体、核杯和 5 - 10条核辐射臂组成。顶体包括顶体囊和顶体管。顶体囊的伞形头帽拥有约 70条辐射肋。连续发生的精子顶体反应过程被人为地分为四个阶段 :(1)头帽鼓起 ;(2 )顶体囊外翻 ;(3)穿孔器前伸 ,顶体囊膜翻转 ;(4 )顶体囊膜脱落 ,顶体丝形成。直到第四阶段才观察到钉状精子的辐射臂开始收缩。探讨了辐射臂和穿孔器前冲在精子入卵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