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珠江口水体的光学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03年1月份对珠江口水体中的光谱分布,衰减系数,光反射率以及浮游植物对光吸收的研究结果显示:红光、蓝光衰减较快,绿光衰减较小,越向水体下层,绿光的相对含量越大,这主要是由于浮游植物在蓝光和红光波段处有吸收峰以及非藻颗粒对蓝紫光吸收较多的缘故;从总体来讲,绿光的辐亮度漫反射率(Lu/Ed)较蓝光和红光大:在上层水体中有一个反射强度较大的区域,可能是由于浮游植物在这一层的分布较多。  相似文献   
22.
亚口鱼科鱼类核DNA 18S-ITS1-5.8S序列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对亚口鱼科鱼类的研究主要是在线粒体DNA 层次,如以线粒体DNA 的控制区和DN5/ 6 基因为分子标记,调查胭脂鱼种群间、种群内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以阐明其多样性衰退的程度,以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 基因以及16S 和18S 基因为分子标记探讨亚口鱼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等。然而,线粒体DNA 只占鱼类遗传信息的极少部分,越来越多的学者希望以鱼类核DNA 为分子标记来检测遗传变异情况,其中,rRNA 基因受到普遍的关注。真核生物的rRNA 基因以串联重复方式存在,其中18S、5.8S、28S 组成一个转录元,其前体是由18S-ITS1-5.8S-ITS2-28S 剪切而来。本文以中国胭脂鱼为中心,比较了亚口鱼科6 属7 种在18S-ITS1-5.8S 序列变异情况,并以此序列为分子标记,构建了亚鱼科鱼类系统发育树。18S-ITS1-5.8S 既含有编码序列18S和518S,又含有非编码序列转录间隔区1(ITS1),适合用来分析比较亚口鱼科鱼类在核DNA 编码与非编码区域的遗传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23.
零口战国墓颅骨的人类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春茂 《人类学学报》2002,21(3):199-209
本文对陕西省临潼县零口村遗址发掘出土的战国秦墓颅骨的人类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该组颅骨的种族特征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人种范畴。在若干近代和古代对比组中 ,零口组的基本体质类型与近代华北组、新石器时代的宝鸡组和关中合并组、青铜时代的上马组和殷墟中小墓②组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24.
珠江口浮游桡足类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2002~2003年珠江口1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优势种演替和丰度的时空变化,探讨其影响因素。以表层盐度(S)变化将调查海域划分三个区域:I区(S<25)、Ⅱ区(2530)。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出现桡足类65种,Ⅱ区和Ⅲ区的种类多于I区;桡足类的平均丰度为118ind·m-3,三个区域之间的比较为Ⅱ区(165ind·m-3)>I区(129ind·m-3)>Ⅲ区(62ind·m-3),春、夏季的丰度高于冬季;优势种有明显的时间和区域上的变化。I区9个航次的研究结果表明:I区桡足类种类较少;各月份之间的平均丰度差别大,由河口内往外呈增加趋势。盐度是影响珠江口桡足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5.
反向遗传学技术及其在FMDV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向遗传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综述反向遗传技术研究进展,并讨论该技术在口蹄疫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索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主动脉夹层发生、发展以及临床预后评估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CT扫描获取临床常见典型形态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断层序列,重建出三维主动脉夹层计算流体力学分析模型,对主动脉夹层真假腔内血液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血液流经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撕破口时会对血管局部壁面产生冲击,造成动脉管壁局部压强升高,此种"冲击效应"不但会出现在近端夹层撕破口附近管腔壁面,也会出现在中间段及远端夹层撕破口附近,当入口血流压强升高时,夹层撕破口附近局部壁面压强差值也会增加。在心动周期内,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壁面剪切应力异常升高区也主要集中在撕破口区附近的动脉壁面上。结论:对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而言,撕破口的位置相对于撕破口直径而言似乎更有临床意义。对B型夹层患者采用降低血压治疗,可减低局部动脉管壁上的壁面压强差值,但无法消除此壁面压强差,即主动脉夹层管壁上的局部危险区始终存在。此现象揭示主动脉夹层中远端撕破口也可能是造成夹层局部危险因素的原因,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封闭撕破口,以消除局部壁面压强增高区,降低破裂风险,可能是更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7.
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实验室饲养的重口裂腹鱼眼在胚胎和早期仔鱼阶段的发生和形态变化过程。结果显示,重口裂腹鱼眼的发生开始于神经胚时期形成的眼原基,眼原基经过分化和内陷形成双层视杯,最终发育形成视网膜。晶状体和角膜来源于外胚层细胞,晶状体发育主要经历晶体板时期;角膜的发育时间较视网膜和晶状体晚,始于角膜上皮的形成。出膜后3 d仔鱼视网膜发育基本完成,眼色素沉积明显,基本具备眼的功能结构。本研究结果丰富了重口裂腹鱼早期发育的生物学资料,为苗种培育等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8.
显动宙(也译为显生宙)创新大爆发导致了动物门类的幕式出现,并非"瞬间"或"同时发生".狭义寒武纪大爆发代表三胚层动物的首次大辐射,包括2大幕(不宜定义为"序幕"和"主幕"):第一幕为"小壳幕",规模较大.基本完成了原口动物亚界中触手担轮类和蜕皮类两大谱系的轮廓构建;第二幕以澄江动物群为代表,它既延续并扩展了前期海绵类、双胚层动物和原口动物的兴旺,更诞生了后口动物亚界完整的"5+1类群":即全部五大现生类群(棘皮类、半索类、头索类、尾索类、脊椎类)的原始代表和"遗失了"的古虫动物门.至此,随着多数动物门类的陆续面世,大爆发宣告基本终结.该爆发的前奏即"埃迪卡拉幕","试验性"地创造了各种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基础动物和原口动物的少数先驱.寒武纪爆发与其前奏之间并无实质性间断,可合称为显动宙早期创新大爆发,它导致了整棵动物形态树的框架成型.  相似文献   
29.
二(口恶)(口英)类化合物是一类氯代三环芳烃类化合物(PCDD/F),二(口恶)(口英)具有致癌性和类似生物激素的作用,极小剂量的二(口恶)(口英)就可能造成激素分泌的紊乱,影响青春期发育和引起  相似文献   
30.
甘肃陆生贝类二新种(前鳃亚纲:中腹足目:环口螺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8年4-5月作者在甘肃省南部地区考察,获得陆生贝类标本一批,经鉴定发现2新种,即大河腹皱螺Gastroptychia dahensis sp.nov。和清河倍唇螺Diplommatina qinghensis sp.nov.,隶属于前鳃亚纲,中腹足目,环口螺科,腹皱螺属,倍唇螺属。文中对新种形态特征,栖息环境进行了记述,并与近似种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