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亚口鱼科鱼类核DNA 18S-ITS1-5.8S序列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胭脂鱼,Cycleptinae亚科,Myxocyprinus属,是亚口鱼科鱼类在亚洲大陆唯一分布的单型属、种[1],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长江和闽江流域。由于人类的破坏,目前中国胭脂鱼野生种群近于灭绝,处于濒危状态,被列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由于中国胭脂鱼的物种及分布区域的独特性,使得其在亚口鱼科鱼类的生物地理学、系统发育进化以及保护生物学研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目前,对亚口鱼科鱼类的研究主要是在线粒体DNA层次,如以线粒体DNA的控制区和DN5/6基因为分子标记,调查胭脂鱼种群间、种群内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以阐明其多样性衰退的程度[2—4],…  相似文献   
2.
大豆低聚糖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大豆低聚糖对小鼠灌服后溶血素生成量的测定,阐明大豆低聚糖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胭脂鱼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利用PCR技术扩增了采自长江宜昌江段和清江的8尾中国胭脂鱼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研究发现该种具有脊椎动物线粒体控制区的一般结构,在获得的958bp的碱基序列中,共检测出32个多态性核苷酸变异位点,多态位点比例为0.033。核苷酸的变异位点除一个为缺失外,其余全部为碱基转换。变异位点主要集中在55-365bp高变异区,而其他区域突变稀少,个体的变异在0-1.36%之间,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多态性差异。中国胭脂鱼的线粒体控制区的变异远大于美国胭脂鱼(Moxostoma robustum)的0.016。  相似文献   
4.
克鲁维酵母种间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ueromyces lactis Y12—1)和脆壁克鲁维酵母(K.fragilis8554)是乳糖酶生产菌株。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了两菌株种问融合的研究。通过试验.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的最佳条件为:对数期的细胞,2%的蜗牛酶.30℃酶解30分钟.原生质体形成率90%以上,再生率20%左右。原生质体融合由聚乙二醇(PEG)诱导。K.lactisY12-l不能旋酵菊糖;K.fragilis 8554不能同化D-松三糖和麦芽糖;利用二菌株自身的营养缺陷性质获得融合子。融合子既能发酵菊糖又能同化D-松三糖和麦芽糖;融合子的DNA含量约为二亲株之和;融合子的菌落形态与亲株相比有一定差别.在以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融合子的乳糖酶产量提高14一l6%;连续15次传代,融合子稳定。  相似文献   
5.
中国胭脂鱼种群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采用RAPD和PCR—RFLP技术,分析了长江中游两个中国胭脂鱼群体的遗传结构。5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有3个引物显示了多态,宜昌、金口群体内个体之间的遗传相似度分别为0.9274、0.9313,群体之间遗传相似度为0.9000。12个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两群体线粒体DNAND-5/6基因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仅内切酶Ncil的酶切图谱显示了多态,基因型间的核苷酸序列歧化距离为0.235%,核苷酸多样性为0.004。分析表明,长江中游两个中国胭脂鱼群体遗传结构较为单一,群体之间表现了较为明显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6.
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的分离及其硝化强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的富集,使硝化细菌浓度达10^7个/ml。在硅酸胶平板上分离到硝化细菌的纯培养物。经鉴定主要有三种菌,简称N-1,N-2和N-3,N-1为亚硝化单胸菌,N-2为硝化杆菌,N-3为硝化刺菌,对三力的硝化强度进行了研究。16d时,N-1的亚硝化率为55.6%,N-2的硝化率为65.5%,N-3的硝化率为93.7%。三株菌在工业化污水处理中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鱼类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cDNA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玉华  谢平  郭海涛  夏文伟 《遗传》2007,29(3):349-354
采用RT-PCR方法, 从鲢、鲤、鲫3种鱼类肝脏总RNA中克隆出了谷胱甘肽转移酶Pi型(GST Pi)cDNA序列, 推导了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3种鱼类GST Pi的ORF全长627 bp, 编码208个氨基酸。翻译起始密码均为ATG, 终止密码子均为TGA。鱼类与哺乳动物、两栖类爪蟾以及节肢动物丝虫之间GST Pi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平均值分别为50%、33%、15%左右。5种鱼类之间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大, 其中鲤科鱼类之间平均为85%左右。我们以GST Pi为分子标记, 用最大简约数法(MP)构建了13个物种的系统进化树, 识别出两个大的单系类群: 哺乳类组成类群一(bootstrap 100); 鱼类组成类群二(bootstrap 93)。通过比较鱼类与哺乳类GST Pi N末端和C末端功能域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探讨了淡水鱼类GSTs承担较强的微囊藻毒素去毒能力的可能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8.
基于稳健性设计优化L-赖氨酸发酵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择发酵系统中各可控因素的最佳水平组合,从而减少各种干扰的影响,以获得稳健的赖氨酸产量。方法:利用田口法的内外表与Box性能规则优化赖氨酸发酵条件。结果:通过实验得知,转速、硫酸铵和葡萄糖浓度对发酵影响较大;结果稳定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初始葡萄糖浓度为80g/L、硫酸铵浓度为42g/L、转速为225r/min、初始pH值为6.7、接种量为8%。经实验验证,最优化发酵条件是低灵敏度的,最优目标值比较稳健。在10L自动发酵罐上培养65h,L-赖氨酸盐酸盐的产量为165.68g/L,比优化前提高了12.4%。结论:基于稳健性设计所得的最优发酵条件参数,可使目的产物产量稳定,便于生产操作。  相似文献   
9.
湿润亚热带峰丛洼地岩溶土壤系统中碳分布及其转移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以桂林丫吉村岩溶试验场为例,研究了湿润亚热带峰丛洼地表层岩溶带生物量碳库、凋落物碳库、土壤有机碳库(SOM)及其活泼性、有机碳分解速率、土壤中CO2浓度和土壤呼吸CO2排放,表明岩溶系统中丰富的碳库提供了系统中CO2的来源,并用δ^13C证实春夏岩溶活跃季节中岩溶输出C约60%来自土壤CO2。由此认为,驱动岩溶作用的CO2并非直接来自大气CO2,而是大气-植物-土壤-水碳素转移的结果,因而揭示了土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