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克隆了Bt9816C的vip3A基因,并将测序结果提交到GenBank (序列号:AY945939)。该基因是一个新的vip3Aa基因, Bt杀虫晶体蛋白命名委员会将其命名为vip3Aa18。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了该基因,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纯化的Vip3Aa18蛋白对棉铃虫和甜菜夜蛾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序列分析结果显示Vip3Aa18 C端536至667位氨基酸残基间是一个糖类结合域,推测可能参与Vip3Aa18与敏感昆虫中肠受体结合;N端272至292位氨基酸残基间存在一个跨膜螺旋,可能与Vip3Aa18形成穿孔有关。此外,Vip3Aa18还可能具有一个二硫键。这些特殊区域和位点可能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2.
在单链胰岛素体外折叠研究的基础上, 研究了胰岛素的体外折叠过程. 在胰岛素的折叠过程中捕捉到6个主要的折叠中间体, 分别命名为P1A, P2B, P3A, P4B, P5B和P6B. 中间体的折叠实验证明6个中间体都能最终折叠成胰岛素. 在中间体的鉴定和分析以及推断的过渡态中间体形成和作用的基础上, 提出了胰岛素体外折叠的两步折叠途径. (ⅰ) 在折叠过程的早期, 完全还原的胰岛素, 即A链和B链各自形成中间体: 2个A链中间体(P1A和P3A), 4个B链中间体(P2B, P4B, P5B和P6B). (ⅱ) 在进一步的折叠过程中, 推断相继产生3个过渡态中间体: 首先, 中间体P3A通过分子内巯基/二硫键交换反应形成过渡态中间体Ⅰ, 该中间体含有1个天然二硫键A6-A11和2个巯基分别位于A7和A20; 然后, 过渡态中间体Ⅰ的巯基和P4B或P6B上的巯基通过氧化反应(主要以折叠体系中的GSSG为氧化剂)分别形成含有2个天然二硫键的过渡态中间体Ⅱ和Ⅲ; 最后, 过渡态中间体Ⅱ和Ⅲ通过分子内巯基/二硫键交换反应形成第3个天然二硫键, 完成胰岛素体外折叠.  相似文献   
103.
Blood glucose lowering assay proved that [B16Ala]insulin and [B26Ala]insulin exhibit potency of acute blood glucose lowering in normal pigs,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they are fast- acting insulin. Single-chain precursor of [B16Ala]insulin and [B26Ala]insulin is [B16Ala]PIP and [B26Ala]PIP, respectively, which are suitable for gene expression. Secretory expression level of the precursors in methylotrophic yeast Pichia pastoris was quite high, 650 mg/L and 130 mg/L, respectively. In vivo biological assay showed that the two fast-acting insulins have full or nearly full biological activity. So both [B16Ala]insulin and [B26Ala]insulin can be well developed as fast-acting insulin for clinic use.  相似文献   
104.
将绿豆(Phaseolus aureas),蚌埠绿豆,vc27784A,安引5—16号等的种子。消毒处理后,接种于1/2MS 培养基上,获无菌苗。然后取三日龄绿豆子叶、下胚轴;八日龄绿豆上胚轴切段、叶片;十五日龄茎的切段与3850-1103,3850-4农杆菌共培养10分钟,洗净吸干,培养在无抑制剂(头孢霉素)的诱导培养基(BA 0.5 IAA 1.0mg)上预培养4天,然后转入含头孢霉素量1000μg/ml 的诱导培养基上,其中3850-4转化的部分组织块移入不含 BA 的诱导培养  相似文献   
105.
针叶树越冬针叶光氧化与叶绿体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6.
靳红帆  刘样林 《植物学通报》1994,11(3):34-36,39
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了Zn^2^+对细菌铁蛋白合成的影响。Zn^2^+抑制B.F抑制B.F合成,而在高Zn^2^+培养液中生长的菌体其B.F分子中Zn^2^+含量比低Zn^2^+条件下的高二部。B.F分子中的Zn^2^+含量比低Zn^2^+条件下的高二倍。B.F分子中的Zn^2^+能转运出来激活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7.
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通过单笔心电图机叠加记录ECG、心音图和颈动脉图后测得。对83例患者进行了STI均值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及左室造影的相关研究。患者除陈旧性心肌梗塞及室壁瘤外,根据冠状动脉(CA)狭窄程度而分组。STI随CA狭窄程度及范围的增加而显著异常,提示心功能随心肌缺血程度加重而进行性恶化。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降低也支持这一点。CA狭窄程度、范围与射血前时间/左室射血时间(PEP/LVET)呈正相关。在决定左室功能的异常方面,PEP/LVET和LVEF的临床意义完全相同。提示STI在评价冠心病心功能上是有用的。排除影响STI的某些因素后,PEP/LVET≥0.38可作为判断冠心病左心功能减退的标志。但轻度CA狭窄患者的STI可正常,这可能与静息时尚有足够的CA贮备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8.
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Capnocytophaga,简称Capno)是国外学者近年从人牙菌斑中分离到的新菌属。作者从人的健康和炎性牙周龈下菌斑中分离到615株Capno,其鉴定特点如下:革兰氏阳性细梭纤柔杆菌,仅在厌氧环境和含10%CO_2的空气中生长;在BHI血琼脂表面形成典型的“润湿性”菌落,并产生桔黄色色素和特殊的焦糖气味;在含葡萄糖的PYG肉汤中最终pH值<6,琥珀酸和乙酸为主要的代谢酸产物。根据发酵碳水化合物和还原硝酸盐可鉴定本菌属的三个种。  相似文献   
109.
抗坏血酸(ASA) 能减轻沙打旺原生质体的褐化,改善原生质体的培养状况。ASA的作用可能与它增强原生质体抗过氧化能力有关。酶解处理诱导原生质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升高,但培养过程使APX 活性明显下降,原生质体清除过氧化物能力减弱,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 积累增加,膜发生损伤。向酶溶液和培养基中添加ASA 可显著提高SOD 尤其是APX 活性,减轻膜脂过氧化,增强原生质体的存活力,促进原生质体的分裂和细胞克隆的形成。所有处理中过氧化氢酶(CAT) 活性变化不大,表明它在原生质体清除过氧化物过程中不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以继代培养5—24代的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胚性悬浮系为材料,从生长4d的细胞培养物中可游离出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细胞预质壁分离或低温预处理对原生质体得率和活力没有影响,但可提高原生质体培养的植板率。预处理的原生质体培养在NH_4NO_3浓度降至2.5mmol/L,并附加0.5mg/L NAA、1.0mg/L 2,4-D、0.7mg/L BA和0.4mol/L葡萄糖的KM8P培养基中,经持续分裂形成细胞克隆,植板率高达16%—20%。细胞克隆在附加1.0mg/L 2,4-D和0.5mg/L BA的MS培养基中增殖后,转至含0.1mg/L NAA和1.0mg/L BA的MS分化培养基中可形成体细胞胚,平均体细胞胚发生频率约为40%,每个克隆产生20—40个体细胞胚。在无激素的1/2MS培养基中,体细胞胚发育成形态正常和染色体数稳定的小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