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基于几何光学模型的毛竹林郁闭度无人机遥感定量反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几何光学模型,探讨无人机遥感数据在毛竹林郁闭度定量反演中的应用,并分析了无约束和全约束两种混合像元分解对反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遥感数据与几何光学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毛竹林郁闭度的估算,但不同混合像元分解方法反演精度差异较大;相对于无约束混合像元分解而言,全约束混合像元分解反演得到的郁闭度精度高,其反演郁闭度与野外实测数据的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决定系数R2为0.63,且均方根误差也很小,为0.04左右,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毛竹林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番茄青枯雷尔氏菌强致病力菌株的变异,探索了继代培养、在NB培养基上不同时间培养、不同pH处理7d和15d、不同温度处理1h后对强致病力菌株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继代培养的培养代数增加,平均弱化指数成增大趋势,在第10代出现了无致病力菌株;在NB培养基上培养15d时,强致病力菌株已完全转化为不确定菌株和无致病力菌株,在培养30d时,强致病力菌株几乎完全转化为无致病菌株;pH7.0时,处理7d和15d后,强致病力菌株比例均为最大,分别为93.33%和92.22%,pH5.8时,强致病力菌株比例最低,分别为46.67%和31.11%;用不同温度处理强致病力菌株发现,温度50℃时,菌株死亡,温度40℃时,活菌数显著低于其他(4~30℃)处理,强致病力菌株比例为4~40℃所有处理中最低。  相似文献   
103.
对高频率多胚水稻(Oryza sativa L.) ApⅢ受精前后卵器的细胞结构和组织化学变化进行了观察,并同已报道的正常水稻和多胚水稻大至相同发育时期的卵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ApⅢ的2 932个幼嫩子房中,每个子房只有一个胚囊.没有看到含有一对胚囊和每个胚囊里有一套卵器的现象.除解体的和含胚的胚囊外, 1 655个胚囊中,含1个卵细胞和2个助细胞组成的正常卵器为1 643个 (99.27%), 含2个卵细胞和2个助细胞的4细胞卵器为12个(0.73%).没有观察到大量4细胞卵器、5细胞卵器(即由3个卵细胞和2个助细胞组成)和卵状细胞,以及其他4卵、5卵卵器的变异类型.卵细胞位于对着子房壁维管束一侧.细胞质含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糖颗粒;细胞核位于细胞中下部,少有偏远轴端的,直到合子分裂前由蛋白质物质和多糖颗粒聚成的环所包裹. 成熟胚囊中常见2个助细胞.助细胞位于珠孔端靠子房壁维管束一侧,多数为长颈烧瓶状,少有长形和星月形的.其珠孔端壁内侧丝状器发达,细胞质的结构,蛋白质物质和多糖颗粒的积累、分布及消长,细胞核的大小、组织化学反应和周围物质的动态与卵细胞的相同.此外,ApⅢ的2个助细胞存留时间较长.当花粉管进入助细胞的早期,助细胞的丝状器和帽颈端被花粉管损伤,中下部细胞质和核所在区仍保持完好.由以上结果得出结论: 多胚水稻ApⅢ高频率的额外胚(1或2个)主要来自3细胞正常卵器,极少来源于4细胞卵器; ApⅢ的助细胞除在受精和胚胎发生早期具特殊功能外,与卵细胞相似的细胞质结构、物质代谢过程以及崩溃较晚可能与胚胎发生有关; 在ApⅢ的少数胚囊中,接受助细胞可能有发生胚的潜能.  相似文献   
104.
杜华强  孙晓艳    韩凝  毛方杰 《生态学杂志》2017,28(10):3163-3173
综合面向对象和CART决策树方法,对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毛竹林分布信息及胸径、树高、郁闭度等调查因子和地上部分碳储量进行遥感定量估算.结果表明: 综合基于多尺度分割的对象特征及决策树,能够充分利用不同尺度层次信息关联的优势,实现毛竹林专题信息高精度提取,其用户精度达到89.1%;基于对象特征构建的毛竹林调查因子回归树估算模型,其估算结果均能达到正常或较好水平,其中,郁闭度回归树模型的精度最高为67.9%,估算效果较好;而平均胸径和树高估算的总精度相对较低,这与采用光学遥感数据进行森林树高、胸径估算达不到理想结果的结论一致;毛竹林地上部分碳储量回归树模型的估算结果较好,高值区域估算精度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05.
在比較純粹的“慢”肌——鸡的前背闊肌和与它成对的“快”肌——后背闊肌对去神經的反应时,发現二者間有显著的不同。去神經后,后背闊肌表現出通常的萎縮,而前背闊肌則非但不萎縮,反而会肥大。此外又証明了鸡頸二腹肌中两种纤維成分在去神經后出現萎縮和肥大两种相反的变化。看来“慢”肌的神經-肌肉間营养性关系和“快”肌的很不同,至少在鸡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6.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脐血干细胞(umbilical cord blood stem cell,UCBSC)外周静脉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2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用人UCBSC外周静脉移植治疗,治疗后定期观察患者血清转氨酶(ALT、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UCBSC移植治疗后2周,各项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4周,除ALT和AST有所改善外(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善;治疗后8周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有改善(P<0.05),12周有显著性改善(P<0.01).治疗后4周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腹水减少和双下肢浮肿减轻15例(75.0%)、乏力好转16例(80%)、食欲改善13例(65%).UCBSC移植后12周患者总体生存率为90%,其中2例患者分别在UCBSC静脉移植后4周和8周因为肝性昏迷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而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发现与细胞移植相关的副作用.结论:UCBSC外周静脉移植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短期内可以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7.
为探究NcEXPA8基因的分子功能,该文以在黄梁木形成层区域中高表达的扩展蛋白基因NcEXPA8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黄梁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表达及其过表达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该文以黄梁木和拟南芥野生型(WT)(Col-0)种子以及转NcEXPA8基因的拟南芥T3代纯合体种子为实验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qPCR分析NcEXPA8基因在黄梁木种子萌发不同阶段的表达量,并分析NcEXPA8基因和拟南芥种子萌发内源相关基因在拟南芥WT和转基因不同株系萌发种子中的表达量,且对拟南芥WT种子和转基因T3代纯合体种子在不同处理和不同时间的萌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NcEXPA8基因在黄梁木种子萌发不同阶段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在种壳破裂时表达量最高,随后降低。与拟南芥WT相比,过表达NcEXPA8基因不仅显著提高了种子的萌发速度,而且提高了对赤霉素的敏感性,降低了对脱落酸的敏感性,但未影响拟南芥内源相关结构基因的表达。该研究初步分析了黄梁木NcEXPA8基因在种子萌发中的功能,但其最终确定还需在黄梁木中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由于对独叶草的营养叶和花被片的脉序、初生维管组系统、及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研究,引起许多学者对它的系统位置的兴趣。我们报道过独叶草的胚珠结构,雌、雄配子体和受精作用,本文继续描述独叶草胚乳的早期发育,并在此基础上对人们感兴趣的问题谈点看法。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固定和制片方法均按前文报道。为了观察胚乳发生的形态细胞学变化和淀粉动态、切片用 Schiff 试剂,甲苯蓝0(~*Toluidine Blue 0(C.I.52040))和铁矾-苏  相似文献   
109.
大白3菜和黄瓜原生质体电击基因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Sprouty 2(Spry 2)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在环境激素联合冷应激大鼠模型阴茎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伊木萨克片对二者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30只正常的雄性SD大鼠,其中10只为正常对照组(N组),余20只为造模组,采用富含环境雌激素饲料+寒冷环境的干预条件建立复合性应激大鼠模型(20 w),其中10只大鼠采用伊木萨克片干预2 w(Y组),剩余10只为模型组(M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阴茎组织中Spry 2、ERK1/2的表达。结果:M组大鼠阴茎组织中Spry2表达低于N组(P0.05),Y组大鼠阴茎组织中Spry 2表达明显高于M组(P0.05)。三组大鼠阴茎组织中总ERK1/2(t-ERK1/2)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大鼠阴茎组织中磷酸化ERK1/2(p-ERK1/2)表达高于N组(P0.05),Y组大鼠阴茎组织中p-ERK1/2表达明显低于M组(P0.05)。结论:Spry 2表达下调和ERK1/2活化可能促进应激反应的发生发展,伊木萨克片可能通过上调Spry 2的表达和减少ERK1/2的活化发挥抗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