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8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42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01.
采用一次饱食投喂(将一昼夜分为8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作为一个处理组,每天每个处理组饱食投喂一次)和分段式连续投喂(将一昼夜分为8个时间段,每天每个实验缸连续投喂8次)两种方法研究斑点叉尾和杂交鲟幼鱼的昼夜摄食节律,同时研究它们在摄食后24h内胃和全肠的排空时间。结果显示,在两种投喂方式下,斑点叉尾均表现出24h 一周期的摄食节律,两个日摄食率高峰值均出现在06:00和18:00(P<0.05)。杂交鲟在一次饱食投喂下表现出24h一周期的摄食节律,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17:00和05:00,在分段式连续投喂时表现出48h 一周期的摄食节律,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17:00和36:00。在摄食后1-9h 内,斑点叉尾的胃内含物比率急剧降低(P<0.05),并在24h 时出现极低值(P<0.05),而1-9h 内全肠内含物比率迅速升高(P<0.05),在9h时达到最大(P<0.05),在24h出现极低值(P<0.05)。在摄食后1-7h内,杂交鲟的胃内含物比率迅速下降(P<0.05),在24h 时出现极低值(P<0.05),1-7h 内肠内含物比率迅速升高(P<0.05),24h 时呈现极低值(P<0.05)。结果表明,两种实验鱼表现出不同的昼夜摄食节律,该节律受各自胃肠排空时间的影响,也受投喂时间的影响。研究建议,在斑点叉尾和杂交鲟幼鱼的养殖中宜在光线较弱的清晨(05:00-06:00)和黄昏(17:00-18:00)进行投喂。  相似文献   
102.
湖北石首麋鹿昼间活动时间分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性别、年龄和季节对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行为的影响,2006年9月-2007年10月,作者采用焦点取样法和瞬时记录法,将麋鹿昼间活动归为采食、饮水、运动、休息、警觉、其他行为等六大类型,每月6-8 d对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种群的昼间活动时间分配进行了跟踪观察.结果表明:麋鹿有晨、昏两个采食高峰和一个午间休息期,各种行为类型所占比例依次是:休息53.40%(±5.59%)、采食22.36(±8.34%)、运动11.23%(±0.63%)、警觉5.03%(±1.76%)、其他行为4.42%(±2.06%),饮水2.65%(±0.74%).不同季节,时间分配变化明显.非参数Kruskal Wallis H检验结果显示(n=120),季节、年龄和性别显著影响麋鹿的活动时间分配.除运动行为(x2=16.856,df=3,P>0.05)和饮水行为(x2=7.667,df=3,P>0.05)无显著差异外,采食(x2=15.657,df=3,P<0.01)、休息(x2=13.173,df=3,P<0.01)、警觉(x2 =13.887,df=3,P<0.01)和其他行为(x2=16.317,df=3,P<0.01)在不同季节所占时间百分比均有极显著差异.对不同性别年龄组的活动时间分配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各性别-年龄组间的运动行为所占时间比例有极显著差异(P<0.01),雄鹿与雌鹿之间的警觉行为有极显著差异(P<0.01),雄鹿花较多时间用于警觉.幼鹿与成年鹿及亚成年鹿之间的采食行为时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性别、年龄组在不同季节的昼间活动时间分配的差异采用方差(ANOVA)分析后发现:所有年龄组,夏季与冬季饮水、春季与夏季警觉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成体和亚成体麋鹿,春季与冬季警觉、夏季与冬季运动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03.
张娴  罗振革 《生命科学》2007,19(5):480-481
神经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从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呼吸控制、运动协调和感觉传递,到与高等智慧相关的抽象能力,如情感、思考、学习和记忆等,莫不依赖于被称为神经元的神经细胞之间形成复杂而精确的联系。神经元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形态干差万别,而联系方式更有无穷的变化。尽管如此,它们的形态和联系仍有普遍的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04.
三种麦蚜在温度梯度中活动行为的临界高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罡  马春森 《生态学报》2007,27(6):2449-2459
利用自制的温度梯度产生装置,研究了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和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在寄主植物叶片温度梯度上栖息、爬行和取食时的躲避临界高温。温度梯度内,麦蚜在小于等于温度T的温度区域内的累积栖息分布量占温度梯度场内蚜虫栖息总量的百分比Pa=90%时,则把T记为栖息躲避临界高温。将蚜虫在温度梯度内从低温端向高温端爬行的过程中,受到热刺激后调转运动方向时的温度定义为蚜虫爬行时的躲避临界高温。将蚜虫在温度逐渐升高的叶片上取食时拔出口针开始挣扎逃跑时的温度定义为蚜虫取食时的躲避临界高温。为研究麦蚜栖息和爬行时的躲避临界高温,在盛有水的搪瓷托盘一端下方置一盏白炽灯加热水温,在漂浮于水面的小麦叶片上产生了叶片温度梯度,用照相机记录蚜虫在温度梯度内栖息时的分布状态。为研究麦蚜取食时的躲避临界高温,在盛有水的塑料培养皿的下方设置一盏白炽灯用于加热水温,在漂浮于水面的小麦叶片上产生逐渐升高的温度。两个装置的温度设置均可通过调节白炽灯泡顶端与托盘或培养皿底部的距离来控制,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叶片上的温度。试验明确了3种麦蚜的栖息躲避临界高温,在26-43℃的叶片温度梯度内,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成蚜累积栖息分布达90%的临界高温分别为30.2、28.8℃和27.3℃,用Sigmoidal函数模型描述了麦蚜在温度梯度内的累积分布百分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测定了3种麦蚜爬行和取食时的躲避临界高温,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爬行时的躲避临界高温分别为42.0、39.1℃和38.5℃;取食时的躲避临界高温分别为39.3、40.2℃和39.0℃。试验表明,3种蚜虫中禾谷缢管蚜较耐高温。讨论了温度梯度本身的设置、湿度控制、供试蚜虫种群的不同对麦蚜在温度梯度内行为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指出在温度梯度中,研究麦蚜若蚜蜕皮、成蚜生殖及有翅蚜和无翅蚜对适宜温度的选择将是今后继续开展的工作内容。本研究的结果为提高麦蚜田间调查取样及预测预报的准确度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今后开展其它昆虫对环境高温的行为对策研究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5.
豆野螟成虫行为学特征及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节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豆野螟Maruca vitrata (Fabricius)是一种严重的泛热带豆类蔬菜害虫。本文在(29±1)℃、相对湿度75%~80%、光周期14L∶10D条件下研究了豆野螟成虫的羽化、交尾行为以及雌蛾性信息素的释放节律。结果表明:其羽化行为全天可见,在雌蛾中,86%于暗期羽化; 在雄蛾中,73%于暗期羽化。雌雄蛾羽化行为在暗期第4、5和8 h差异达到显著 (t>4; P<0.05)。交尾活动发生在暗期19:00到5:00之间,交尾持续时间最短约为20 min,最长约为90 min,3日龄进入暗期第5 h具有最高的交尾率。1、6和7日龄成虫具有单个交尾高峰,2到5日龄成虫具有两个交尾高峰。同一日龄成虫交尾在暗期前半段平均花费的时间要明显高于在后半段花费的时间。低龄和高龄的成虫用于交尾的时间明显高于中龄的性成熟成虫。成虫的开始交尾时间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前移。雄蛾对进入暗期后第5 h和第9 h处女雌蛾的性腺提取物和空气收集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最强,对 3日龄处女雌蛾的性腺提取物和空气收集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最强。处女雌蛾田间诱蛾试验表明:23:00-01:00为诱蛾高峰期,3日龄处女雌蛾的诱蛾效果最好。该蛾的羽化、交尾及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均存在节律上的一致性。雌蛾的性信息素释放的时间较长,见于整个暗期,然而交尾行为发生时间较短,主要发生于两个交尾高峰之间。  相似文献   
106.
对河西走廊荒漠植物的群落类型、盖度、密度、重要值、地上生物量等进行了调查,收集整理各区域的气候资料,对它们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1)物种种类组成、总密度与海拔、经度呈正相关,与纬度呈负相关,在走廊的东南→西北方向上呈递减趋势。(2)在活动积温(>10℃)>3 200℃的荒漠地区,灌木(包括半灌木)在群落中占有绝对优势,其重要值可达到100;当活动积温在3 000℃左右时,群落往往是一些过渡类型,或以草本为优势种、以半灌木或灌木为伴生种,或以半灌木为优势种、以多年生草本为伴生种。(3)在年降水量110 mm以上的荒漠地区,植物群落生活型主要为半灌木或多年生草本;在年降水量110 mm以下的地区,生活型主要为小灌木或一年生草本;在年降水量小于50 mm的极端干旱地区,只有在雨季时有一年生草本生长。表明荒漠生态系统植被稀疏,生物量小,对气候因子,特别是降水变化敏感,对其保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7.
岷江上游地区人类活动强度及其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1∶25万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在ArcGIS支持下,基于地理学自相关理论,采用居民点、道路和地形因子等权重指标,实现岷江上游人类活动强度定量化的空间表达,并分析其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岷江流域各个县域人类活动强度大小和分布均有差异,其中黑水县人类活动最为剧烈,且分布最为均匀;理县和茂县人类活动强度和分布均匀程度基本接近全流域的平均水平;靠近成都平原的汶川县,因卧龙保护区位于该区境内,使该县的人类强度降低,同时其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亦不均匀;松潘县地处北部,人类活动强度最低。本研究采用坡度、道路和居民点3个因子来定量化人类活动强度,反映了研究区人类活动强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从而为进一步探讨景观格局演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8.
人类活动对广西合浦海草床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中国海草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本文以广西合浦海草床生态系统为例,采用1980—2005年当地统计资料,综合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海草床的食物生产、调节大气、生态系统营养循环、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科学研究功能作为指标体系,对人类活动造成合浦海草床生态系统的价值损失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从1980—2005年,合浦海草床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价值损失为34657.95万元,损失率为71.97%。直接利用价值增加了4452.88万元,而间接利用价值损失为39110.83万元,损失率高达81.82%。说明人类对合浦海草床的开发利用强度增大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9.
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采用无线电遥测的方法在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5只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的活动区域进行了跟踪监测,结合GIS技术和样方法分析其活动区域的海拔高度随季节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海拔400-600m为白颈长尾雉全年最适活动带,其主要活动区域的海拔高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秋季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水源是其冬季喜欢在低海拔区域活动的最主要原因;而距林缘距离、灌木数量、灌木种数、灌木盖度等与增加食物丰富度和隐蔽度相关的因子是促使它们在春季和夏秋季倾向于在高海拔区域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0.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大约为1%[1]。现将德清县人民医院2002年7月至2004年5月的218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8例房颤患者中男147例,女71例。年龄35~82岁,平均(68.1±10.7)岁。临床表现:胸闷心悸110例、头晕56例、伴焦虑65例,心电图均显示快心室率房颤。其中冠心病73例,高血压病69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48例,风湿性心瓣膜病15例,扩张或肥厚性心脏病6例,心肌梗塞3例,甲亢性心脏病2例,2例为饮酒抽烟过度所致。根据房颤发作时间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2],分别为阵发性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