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草床是近岸海域中生产力极高的生态系统,是许多海洋水生动物的重要育幼场所。从生物幼体的密度、生长率、存活率和生境迁移4个方面阐述海草床育幼功能,并从食源和捕食压力两个方面探讨海草床育幼功能机理。许多生物幼体在海草床都呈现出较高的密度、生长率和存活率,并且在个体发育到一定阶段从海草床向成体栖息环境迁移。丰富的食物来源或较低的捕食压力可能是海草床具有育幼功能的主要原因,但不同的生物幼体对海草床的利用有差异,海草床育幼功能的机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也存在差异。提出未来海草床育幼功能的重点研究方向:(1)量化海草床对成体栖息环境贡献量;(2)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海草床育幼功能的影响;(3)海草床育幼功能对海草床斑块效应和边缘效应的响应,以期为促进我国海草床育幼研究和海草床生态系统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类活动对广西合浦海草床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中国海草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本文以广西合浦海草床生态系统为例,采用1980—2005年当地统计资料,综合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海草床的食物生产、调节大气、生态系统营养循环、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科学研究功能作为指标体系,对人类活动造成合浦海草床生态系统的价值损失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从1980—2005年,合浦海草床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价值损失为34657.95万元,损失率为71.97%。直接利用价值增加了4452.88万元,而间接利用价值损失为39110.83万元,损失率高达81.82%。说明人类对合浦海草床的开发利用强度增大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肺音信号分析系统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制的肺音信号检测与分析系统,具有肺音信号采集、肺音图显示、肺音信号的 时域分析等项功能。  相似文献   
4.
5.
磷酸盐胁迫对造礁石珊瑚共生虫黄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时翔    谭烨辉    黄良民    黄小平  李元超    董志军   《生态学报》2008,28(6):2581-2581~2586
以佳丽鹿角珊瑚(Acropora pulchra)和多孔鹿角珊瑚(Acropora millepora)两种造礁石珊瑚为材料研究磷酸盐浓度对共生虫黄藻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佳丽鹿角珊瑚(A. Pulchra)和多孔鹿角珊瑚(A. Millepora)在对照组磷酸盐浓度下,共生虫黄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值处于稳定状态,在15μmol/L和3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虫黄藻的Fv/Fm值很快受到抑制,分别经过2d和5d开始慢慢恢复,但是最终只能恢复到比对照组较低的水平.同时两种珊瑚的共生虫黄藻密度也有所降低,尤其佳丽鹿角珊瑚(A. Pulchra)降低更加明显,15μmol/L和30μmol/L浓度下共生虫黄藻密度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低5.59%和14.69%.因此, 佳丽鹿角珊瑚(A. Pulchra)和多孔鹿角珊瑚(A. Millepora)最大可以忍受30μmol/L的磷酸盐浓度,但是在30μmol/L浓度的耐受范围内,随着磷酸盐浓度的不断提高,珊瑚共生虫黄藻Fv/Fm值显著下降,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珠江口超微型浮游植物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霞  黄小平  施震  叶丰  刘庆霞 《生态学报》2013,33(7):2200-2211
对珠江口及近海区域进行了夏季和冬季超微型浮游植物(0.2-3μm)调查,分析了其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夏季,珠江口浮游植物密度与磷酸盐成显著正相关,且N/P远远高于30,表明浮游植物受到P限制.夏季超微型藻数量比冬季高一个数量级,其丰度与盐度成显著正相关而和营养盐(溶解性无机氮(DIN),PO4-P,SiO4-Si)显著负相关,表明珠江口超微型藻受到径流的负面影响,表现出其数量在虎门附近海域低,随着咸淡水混合程度的加剧逐渐增大的分布特征;超微型浮游植物叶绿素a在总叶绿素a中的比例也表现为河口上游低,到万山群岛附近海域达到最大,推测近海高光照、低营养盐更适宜超微型藻的生长,同时也说明超微型浮游植物适应贫营养环境的生态特点.  相似文献   
7.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是我国广大农区的重要野栖害鼠,有关该鼠的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国内外研究甚少。本文以江西省安义县的黑线姬鼠为例,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影响该鼠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进行筛选,探讨建立鼠类种群数量预测模型,经回报和试报检验,效果尚好,兹报道如下。 影响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比较多,我们以鼠类生物学和生态学为基础,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初选出16个入选因子,然后将这些因子输入计算机进行筛选。这16个入选因子是:X_1:怀孕率;X_2:平均胎仔数;X_3:繁殖指数;X_4:成体性比;X_5:总性比;X_6:雄性成体百分比;X_7:雌性成体百分比;X_8:雄性成老体百分比;X_9:雌性成老体百分比;X_10:雄性成老体比;X_11:雌性成老体比;X_12:总成老体比;X_13:雌性成体比;X_14:总成体比;X_15:月平均气温;X_16:月降雨量。  相似文献   
8.
2010年夏季珠江口海域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庆霞  黄小平  张霞  张凌  叶丰 《生态学报》2012,32(14):4403-4412
于2010年8月对珠江口海域20个站位的颗粒有机碳(POC)进行采样,分析了POC的空间分布特征,讨论了POC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碳稳定同位素(δ13C)分析了POC的来源及其贡献率。结果显示,研究区域POC的浓度范围98.5—1929.8μg/L,平均浓度541.9μg/L,空间分布总体呈现自北部海域向中部海域逐渐降低,中部海域至南部海域又逐渐升高,底层大于表层的特点。总悬浮颗粒物、叶绿素a、水动力是影响POC空间分布的重要原因。研究区域总悬浮颗粒物δ13C值的变化范围-27.05‰—-21.03‰,平均为-24.57‰,反映出珠江口海域颗粒有机碳为陆源和水生源混合来源,其分布呈现沿盐度梯度自口门内向口门外逐渐递增,底层高于表层的特点。陆源输入和海洋生物生产是影响δ13C值分布的主要原因。运用二元混合模型计算得知,珠江口北部和中部海域POC以陆源有机碳为主,贡献率平均为64%;南部海域POC以水生源有机碳为主,贡献率平均为68%。与20多年前相比,POC的分布特征与来源已经发生了改变,珠江口海域含沙量减少与营养盐含量增加可能是导致POC组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环境胁迫对海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储存和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志坚  黄小平  张景平 《生态学报》2012,32(19):6242-6250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海草体内的代谢对植株的生长有重要影响。为更好地跟踪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海草响应环境胁迫中所起的作用,根据国内外最新文献,重点综述了光强、营养盐、盐度、海洋酸化、温度、硫化物和动物摄食等环境胁迫对海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储存和转移的影响。光限制和富营养化均降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并使之从地下根茎转移到叶;而海洋酸化却促进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合成并向地下组织转移;盐度变化改变海草体内渗透压,需要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来维持;温度通过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氮代谢来影响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储存;而硫化物和动物摄食则分别通过抑制海草酶的活性和啃食海草光合组织,减少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储存。同时指出了一些今后关于海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重点研究方向:(1)海草不同生命阶段(种子休眠和萌发,发育,繁殖等)非结构性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之间,以及可溶糖与淀粉之间的转化分配机制;(2)双环境因子或者多环境因子对海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耦合作用;(3)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作为海草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置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小平  胡迪琴 《生态科学》2002,21(2):141-146
分析广州市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余泥管理与处置现状,揭示广州市现有固体废物管理处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分析表明,近年广州市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呈上升趋势。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有所回升,1999年危险废物实现零排放,医疗垃圾的集中处置率达100%,居民生活垃圾清运处置率达100%,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为26%,加快了垃圾填埋场的改造和建设,余泥渣土的管理逐步规范化,市区余泥渣土排放工地申领排放证率保持100%。存在问题包括管理上欠长远规划、处置技术落后,二次污染,资源回收率低,资金匮乏等,尤其缺乏对危险废物、废旧电池的集中处置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