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1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216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王浩  马星  杜勇 《生态学报》2021,41(5):1705-1715
生态空间结构合理有序是区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构建省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生态空间结构,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并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同互惠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广东省为例,通过重要性-敏感性的生态评估方法识别广东省重要的生态源地,使用最小阻力模型识别重要生态廊道,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并对生态空间结构的调整和管控提出策略。结果表明:(1)重要的生态源地面积为54636.77 km2,占广东省国土面积的25.04%;(2)研究所识别的生态源地与广东省生态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的重合程度较高,在自然保护地和生态源地的基础上共选出87处重要生态源地;(3)广东省生态廊道的总长度为7400 km,廊道周边的主要以林地为主;(4)广东省的生态空间主要以环珠三角生态屏障和外围生态屏障为主,其中环珠三角生态屏障的面积、生态重要性略高于北部生态屏障。所构建的生态安全格局可以为广东省的生态安全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也可以为完整生态保护体系的构建提供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02.
了解动物栖息地和空间利用模式是开展野生动物放归自然的重要前提。为明确野化培训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在野外环境中生境利用特征和空间格局,本文以2只野化培训大熊猫为研究对象,基于其野外GPS项圈数据,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动物移动模块等工具分析其在野外环境中栖息地利用状况。结果表明:随着在野外环境时间的增加,2只大熊猫由低海拔西南坡的阔叶林逐渐向高海拔南坡针阔混交林区域移动,且坡度利用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均偏向在17°~20°的平缓区域活动。在野外环境的最初一个月,2只大熊猫平均日移动距离较大,之后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2只野化培训大熊猫在野外环境初期,活动区域大小随时间的变化而呈现出无规律的变化趋势,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3~4个栖息地斑块,且斑块间面积和距离各异。因此,认为野化培训大熊猫在野外栖息地环境初期属于不稳定的随机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103.
为考察不同垂钓强度对鲤科鱼类易钓性和生长的影响, 研究以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为实验对象, 在实验(26.9±0.1)℃条件下对大小相近和机体健康的3个处理组[高强度组(1d垂钓1次)、中强度组(2d垂钓1次)和低强度组(4d垂钓1次)]进行垂钓实验; 每个垂钓处理组均设3个平行组, 每个平行组包括40尾鱼, 每个组在垂钓10h后则停止该组的垂钓活动, 记录成功垂钓每尾鱼的时间、序号和电子标签信息, 计算垂钓比例、单尾被钓时间、平均垂钓序号、变异系数和实验期间(9d)的生长率。研究发现: 3个垂钓强度组的垂钓比例均随着垂钓次数的增加而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 单尾被钓时间呈现增加的变化趋势, 导致垂钓比例与单尾被钓时间呈负相关。除低强度组外, 高、中垂钓强度组的平均垂钓序号随着被钓次数的增加均呈现减小的变化趋势, 并且该2个强度组平均垂钓序号的变异系数随着被钓次数的增多均呈增大的变化趋势; 3个垂钓强度组的平均垂钓序号与其变异系数呈负相关。3个垂钓强度组在实验期间的特定生长率均出现负值情况, 但3个组之间无差异。研究表明: 高强度的垂钓活动会降低鲫幼鱼的易钓性, 并且导致个体生长表现出一定的负面效应, 表明高强度垂钓活动可能影响鱼类野外种群易钓性及其相关的其他表型的进化轨迹。  相似文献   
104.
为明确绢蒿荒漠草地牛粪的分解规律,分别在5月(春季)和9月(秋季)设置不同堆置时间点(0、7、29、48、58 h),明确粪便理化性质变化规律,同时设置不同开口的网笼(无网笼、上下开口、上开口、全封口),探讨各生态功能类群粪甲虫对粪便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 春季的粪甲虫种类数显著高于秋季,秋季的粪甲虫数量显著高于春季。春季粪便的水分、全碳、全氮、全磷下降主要集中在0~29 h,堆置29 h时粪便的水分、全碳、全氮、全磷分别降低39.4%、13.9%、32.1%、26.7%。堆置58 h时粪便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分别显著降低8.0%和16.0%。秋季粪便的水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在0~7 h内下降速度最快,堆置7 h时分别降低85.6%、10.2%和20.2%。7~58 h内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上升,58 h时粪便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分别升高20.0%和13.7%。全碳、全氮和全磷的分解主要集中在0~29 h内,堆置29 h时分别降低17.5%、55.0%和64.8%。不同开口的网笼有效阻止了相应生态功能类群粪甲虫的进驻,随着粪甲虫生态功能类群的增加,粪便分解速度加快,无网笼状态下的粪便分解速度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粪甲虫种类、数量以及粪便堆置时间均显著影响牛粪的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05.
为明确荒漠草原土壤酶活性对降水格局改变的响应机制, 该研究基于宁夏荒漠草原降水量不同梯度变化(减少50%、减少30%、自然降水、增加30%和增加50%)的野外试验(2014年开始试验), 于2016年5-7月采样, 测定分析不同降水梯度2年后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并分析酶活性与植物生物量、微生物生物量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1)与自然降水量相比, 减少30%降水量对3种土壤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 减少50%降水量显著降低了土壤蔗糖酶活性(P < 0.05); 增加降水量显著提高了土壤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P < 0.05), 但对脲酶活性无显著影响。(2)减少降水量对植物生物量影响较小(尤其减少30%降水量), 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微生物生物量C、N、P, 提高了微生物生物量C∶N和C∶P; 增加降水量则不同程度提高了植物生物量及微生物生物量C、N、P。(3)土壤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随植物及微生物生物量增加而增加; 对土壤酶活性影响显著的土壤因子包括: 含水量、NO3- N、NH4+ N、C∶P、有机C、全N、C∶N和pH (P < 0.05)。研究认为, 减少降水量(尤其是减少30%降水量)对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小, 增加降水量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刺激微生物活性, 进而提高了土壤酶活性, 但随着植物生物量增加, 土壤有机C输入增多, 磷酸酶活性相应增强并促进了有机P的矿化, 导致土壤微生物P限制增加。  相似文献   
106.
该研究以中条山油松人工林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林下不同大小的子群落对群落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贡献,并确定影响该区域群落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关键种,为区域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该地区林下物种频度分布格局呈明显右偏,且不同样方物种丰富度存在明显差异。(2)常见种对群落丰富度分布格局的贡献大于稀有种。(3)最常见的物种解释了整个群落物种丰富度格局的88.4%(P0.01),而最稀有物种仅解释了24.5%(P0.05),去除最稀有物种后,最常见物种可以解释剩余物种的90.8%(P0.01),而去除最常见物种后,最稀有物种仅能解释剩余物种的48.6%(P0.01)。(4)当子群落中常见种越多时,子群落与整个群落的丰富度分布格局相关性越高。(5)连翘(Forsythia suspensa)、太平花(Philadelphus pekinensis)、鞘柄菝葜(Smilax stans)、多歧沙参(Adenophora wawreana)、金花忍冬(Lonicera chrysantha)等对群落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贡献最大,但并非越常见的物种对群落丰富度格局贡献越大。(6)与频度较高物种的种间关联度低的物种对于群落物种的分布格局贡献较大,但此解释并不适用于稀有种。研究发现,稀有种对中条山油松人工林群落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存在较大的贡献,所以在油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保护过程中并不能只关注常见种而忽视稀有种。  相似文献   
107.
树木大小是林分的基础属性,反映个体在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作者于2016-2018年在中国西南地区南盘江流域松栎混交林中建立3块永久性标准固定样地(A、B、C),并用双相关函数g(r)、标记相关函数k_(mm)(r)、标记变差函数γ(r)和k-邻体距离分布函数D~k(r)分析不同大小枯立木的空间结构特征,以揭示林分水平上枯立木的大小和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枯立木的起测径(minimum measured diameter, mmd)越小,小尺度上(r=0~5 m)的分布格局趋向聚集状态,但随着起测径的增大(mmd=5~8 cm),随机分布格局几乎占据每个尺度(r=0~20 m)。(2)当起测径等于1~2 cm时,枯立木的大小在小尺度上(r=0~1 m)接近聚集分布,除此之外它一直保持随机分布。(3)当起测径≤4 cm时,枯立木的树种分布集中;反之,它在每个尺度上越接近或成为随机状态。(4)当起测径由1 cm增大至8 cm时,r=0~10 m之内相邻木的株数减少且距离增加,其变化程度受到林分株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枯立木的起测径与其分布格局类型、标记特征以及距离分布紧密相关,暗示同种小树易呈团块死亡,而大径的枯立木偏向随机分布;对比分析枯死木的空间结构需使用统一的起测径标准。  相似文献   
108.
川滇生态屏障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究重点生态功能区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人类活动对景观生态风险恶化的潜在影响,对防范和化解景观生态风险、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0、2010、2020年土地覆被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IS 10.8和Fragstats 4.2等软件,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和脆弱度指数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借助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川滇生态屏障区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采用地理探测器测度不同区域范围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 2000—2020年间,研究区人造地表、水体、灌木地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林地、耕地、草地、湿地、裸地、冰川永久积雪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景观类型转移以林地、草地、耕地间转移为主,其中,耕地转人造地表最显著;景观生态风险平均值有所下降,景观生态风险等级分布与景观类型变化及转移特征较为一致;研究区整体上以低生态风险、较低生态风险和较高生态风险等级为主;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化特征总体受高程、降水等自然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及区域可达性对局部风险恶化区的影响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9.
陆地生态系统是地球生物圈系统的核心组分,是人类生活、生产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然而,人类文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在不断地扩大对资源的利用规模和强度,也导致了严重威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系统退化等环境问题。社会公众期望生态学研究能够为区域、大陆及全球尺度的生态系统的利用和保护、维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理论及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本研究以服务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以及宏观生态系统科学发展为目标,回顾了中国的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及经验;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大尺度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科技需求与时代特征,提出了利用基于自然的宏生态系统途径的新思路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及安全格局构建的设想。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国的大尺度区域安全格局构建及生态环境治理的新思路、战略布局、技术途径与科技支撑体系,为中国安全、健康和美丽的国土空间利用及生态文明建设进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0.
狂犬病作为一种急性人畜共患疾病,其致死率接近100%。而湖北省作为我国中部狂犬病高发地之一,开展该省狂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不仅有助于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狂犬病疫情风险,还能为当地及全国狂犬病防控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首先运用描述性分析发现湖北省狂犬病发病人数随时间呈下降趋势,而狂犬病暴露人数则呈上升趋势,且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狂犬病发病人数较东部地区略为突出,而男性狂犬病发病人数明显多于女性,且中老年群体感染人数多。同时,利用时间序列方法对狂犬病发病与暴露人数的时间序列数据予以分析,证实二者存在季节周期性且具有一定互相关性。研究所构建的风险模型预测未来三年狂犬病发病人数呈稳定趋势,但狂犬病暴露人数却会增加。然后,通过面板回归与差异显著性分析,发现湖北省的狂犬病年发病人数受到人口、GDP、气温和降水的综合影响,且不同海拔和坡度地区的狂犬病发病人数具有显著性差异。最后,讨论了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