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将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响应面法相结合,对高产Monacolin K的紫色红曲霉Mp-24菌株进行发酵工艺条件优化。通过摇瓶发酵对碳源、氮源、碳源含量、氮源含量、培养时间等进行单因素优化,确定Mp-24菌株摇瓶发酵适宜条件:乳糖为碳源、酵母膏为氮源、碳源含量7%、氮源含量2%、培养时间12 d,Monacolin K产量为167 mg/L。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发酵条件,结果显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碳源(乳糖)8%,氮源(酵母膏)3%,培养时间11 d,在此条件下Monacolin K的含量达到247.8 mg/L,比优化前提高1.5倍。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新金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neoaurum)MN4是1株经诱变育种获得的高产雄烯二酮,并且能够耐受高浓度底物植物甾醇的突变菌株。为深入研究MN4菌株耐底物的机制及雄烯二酮的生物合成途径,有必要解析MN4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信息。【方法】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MN4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然后使用相关软件对测序数据进行基因组装、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COG聚类分析以及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预测等。【结果】新金分枝杆菌MN4基因组装获得33个Contigs,整个基因组大小为5.39 Mb,GC含量为66.9%,编码4920个蛋白基因,序列提交至Gen 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JXYZ00000000。【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了1株高产雄烯二酮菌株MN4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了基因组的基本特征,初步解析了该菌株降解植物甾醇生产雄烯二酮的关键基因,将为MN4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及相关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与异源表达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应用致敏的人O型血球研究反向间接血凝(RPHA)和反向间接血凝抑制(RPHI)方法用以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抗原抗体,并试验成功用pH9.0硼酸盐水制备灭活鼠脑病毒液作为抗原。为抗原制备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以上RPHA法用于检测组织培养内病毒与用荧光法检测细胞内病毒抗原法结果一致,用RPHI检测病人血清抗体效价,特异性高,敏感性与IFA相同。该致敏血球和抗原是冻干制品,稳定性好、使用方便,是一种代替荧光检测病毒抗原和抗体的良好制品。  相似文献   
104.
促菌生用一种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制成的无毒活菌制剂,其用途主要用于婴幼儿腹泻、慢性腹泻、肠功能紊乱、肠炎、痢疾等,对禽,畜腹泻病也有明显疗效。本制剂在四川应用于禽畜腹泻病的治疗过程中曾发现用促菌生菌片治疗后的仔猪较未用促菌生治疗的仔猪,其体重增长较快。为证实这一现象,我们在实验室用小白鼠进行了比较实验,以求为开发促菌生新用途提供实验资料。本实验是一次初步探讨,实验将继续进行。动物:用体重12~14克的健康小白鼠。含菌饲料:用本所喂养小白鼠的饲料配方与菌  相似文献   
105.
本实验采用异硫氰酸-葡聚糖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dextran,FITC-dextran)体内标记法,研究大鼠肾近球小管细胞胞饮体(endosome)膜上 H~+-ATP 酶的活性及水的渗透性转运。通过观察在胞饮体外加入一定量 ATP 后,胞饮体内 pH 值的时间反应曲线,从而测定 ATP-依赖的 H~+在胞饮体膜上的转运情况。胞饮体内的酸化速度及 pH 的最低值与加入的 ATP 浓度有关。在加入 ATP 前,胞饮体内的 pH 值为7.4,加入不同浓度的 ATP 后,即[ATP]为0.005,0.05,0.5,5和10mmol/L,胞饮体内 pH 最低值分别为7.30,6.99,6.68,6.38和6.39。此种由 ATP 引起的酸化反应,被0.5mmol/L N-ethylmaleimide(NEM)抑制97%,但不被钒酸盐和 oligomycin 所抑制。实验还同时观察了此种胞饮体水的渗透性转运机制。通过在胞饮体膜内外建立一个蔗糖浓度梯度。观察 FITC-dextran 荧光信号的快速动力学变化过程,从而测定由于渗透压梯度引起的水在胞饮体膜上转运的特征。在230℃时,水的渗透性通透系数(osmotic water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_f)为0.03cm/s;加入0.5mmol/L HgCl_2后,水的转运被抑制70%。此抑制反应可被5mmol/L 巯基乙醇(β-Mcrcaptoethanol)完全逆转。上述结果提示:大鼠肾近球小管胞饮体膜含有H~+-ATP 酶和水的转运通道。胞饮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报道人血小板和红细胞在自身血浆中电泳时间互呈线性相关。本文还对血浆中某些红细胞电泳减缓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血浆中血脂(包括β脂蛋白、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以及血浆粘度的增加是血浆中红细胞电泳减缓的原因之一。本文还发现红细胞和血小板分别在血浆中和生理盐水中的电泳时间也呈线性相关,这表明细胞膜表面结构的改变也是变化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7.
细胞电泳技术及其在生物学和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胞电泳技术是通过测定细胞的表面电荷性质和密度,来研究细胞表面的结构和功能变化的一种精细的和灵敏的生物物理学方法。大量的实验资料表明,细胞的表面不仅是许多重要的生物现象发生和进行的场所,而且它本身  相似文献   
108.
109.
继以前的工作,我们选择SA14-A弱毒变异株中的12-1-7号蚀斑病毒继续进行减毒和蚀斑纯化,获得了二株高度减毒而且毒力不易回升的弱毒株,其中一株5—3株的免疫原性较好,经人体免疫观察证明是安全有效的。5—3株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如下: 1.在地鼠肾细胞内繁殖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作用,病毒滴度一般可达10-6—10-7(TCID50/0.2毫升)。在琼脂覆盖下的鸡胚单层细胞内形成小于0.1厘米大小的点状蚀斑,蚀斑内细胞未完全破坏死亡。 2.对3周龄小白鼠和2—3公斤恒河猴脑内接种不引起发病和死亡,脑内病理改变较原强毒株显著减轻而且局限。 3.对1-3日龄乳小白鼠,无论脑内或皮下注射均有致病力,但致病力显著减弱,引起乳鼠死亡的毒力(LD50),脑内在3.0对数以下,皮下在2.0对数以下。 4.对3周龄小白鼠皮下注射,病毒只能在周围脏器内轻度繁殖随即消亡,而不能侵入脑内繁殖,脑组织内分离不到病毒,亦不引起病理改变。 5.在组织培养细胞内连续传10代,或在小白鼠脑内传3—5代,其残余毒力无明显回升。 6.对小白鼠皮下一次免疫后表现有较强的保护力。对豚鼠皮下免疫一次后表现有明显的中和抗体产生,阳转率为70—80%。1967年以来对5—3株进行了人群逐步扩大接种观察,结果未发现活疫苗引起的发热 反应和其他异常反应,人体抗体的阳转率为85—91%,人群流行病学效果保护率一般为80—90%,证明活疫苗是安全和有较好的免疫效果。但是5—3株尚存在着病毒滴度下降快,疫苗不稳定,需冷藏保存等缺点,因而往往影响疫苗大面积人体使用效果,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110.
黑龙江,以其水文性质而论,是东亚季候风气候地区的一条典型河流。它的特点是春季汛期水量很少,夏秋的洪汛却相当大,并且具有多次洪峯。黑龙江不同地段的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间的相差各不相同。这种相差以中游为最大,可达11米。最高最低水位的相差向着上游和下游而变小,在上游可达10米,在下游为7—8米,而在庙街则在3米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