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60)Coγ-线照射人外周血转化淋巴细胞后,即刻经碱性蔗糖梯度(5~20%〕超离心沉降分析,结果表明随照射剂量(1~6Krad)增大,DNA单链断裂亦增加。3Krad照射细胞经与自体血清37℃保温在2小时以内,DNA断裂链重接分子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然未见完全修复。若继续保温至8小时后,DNA重接分子又发生断裂,至24小时后已重接好的DNA沉降峰几乎消失,并在离心管口出现DNA降解分子,同时细胞活力降低,较保温前下降28%。可以设想DNA重接分子的再断裂是一种不可逆的生化变化,且与细胞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粗糙沼虾卵巢发育的组织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邓道贵  高建国 《动物学杂志》2002,37(5):59-61,F003
利用组织切片技术,对粗糙沼虾的卵子发生和卵巢发育周期进行了组织学研究。根据细胞的大小、细胞核和核仁的大小形态及卵黄积累等情况,将卵子发生划分为4个时期,卵原细胞、卵黄合成期的卵母细胞、成熟前期和成熟期。卵黄合成期的卵母细胞又可细划分为3个时期。粗糙沼虾卵巢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根据卵巢的大小和颜色及每种雌性生殖细胞在卵巢中所占的比例,将卵巢发育划分为7个时期。并通过卵巢发育规律的探讨,对粗糙沼虾的人工养殖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Riboflavin, suggested to be a radiosensitizer, was studied in murine thymocytes and human hepatoma L02 cell line in vitro with MTT method an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When the murine thymocytes treated with 5-400 μmol/L riboflavin were irradiated by 5 Gy 60Co γionizing radiation, the low concentration groups, i.e. treated with 5-50 μmol/L riboflavin, showed a different surviving fractions-time relating correlation compared with the high concentration groups, i.e. treated with 100-400 μmol/L riboflavin. The former had a high survival level at the end of irradiation, but which, after 4-h incubation, decreased rapidly to a low level. On the contrary, the high concentration groups showed a low survival level at the end of irradiation, and a poor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surviving fraction and the incubation time, after 4 h a little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The results of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indicated that under low concentration conditions, the riboflavin localized mainly in nucleus (both pe  相似文献   
14.
基于比率的Holling-Tanner系统全局渐近稳定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基于比率的Holling-Tanner系统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到了系统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5.
哺乳动物性别决定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与性别分化是在以SRY基因为主,SOX基因、DAX-1等众多基因的参与下实现的。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研究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性别决定机制、性别决定进化和物种间性别决定差异。性别决定的进化和物种间性别决定的差异对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人类染色体罗伯逊易位及其与疾病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罗伯逊易位是指罗伯逊融合,主要有D/D、D/G、G/G三种类型的易位。易位涉及到着丝粒、rRNA基因、断裂点位置及相关基因的活性等的变化,因此对机体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减数分裂时配子的不平衡分配是导致后代各种多发症的原因。同时,罗伯逊易位在人类核型的演化过程中也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核黄素体外辐射增敏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TT方法和荧光显微镜技术, 以小鼠胸腺细胞和人肝L0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 对核黄素的体外辐射增敏作用进行研究. 在5 Gy 60Co γ 射线辐照条件下, 低浓度(5~50 μmol/L)和高浓度(100~400 μmol/L)核黄素作用下的小鼠胸腺细胞存活率的时间依赖关系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其规律为: 低浓度下, 细胞受g射线辐照后并不立刻大量死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存活率迅速下降, 4 h后存活水平降低到较低的水平; 而高浓度下, 细胞立刻大量的死亡, 且随时间的变化, 细胞存活仅有微弱的下降. 荧光显微镜研究结果显示, 核黄素在细胞中的分布因高浓度和低浓度而有所不同, 低浓度时核黄素集中于细胞核区, 高浓度时细胞膜区也有较高的分布. 由此得到结论: 低浓度时(<50 μmol/L), 核黄素作用的位点在细胞核, 对DNA辐射损伤增敏; 高浓度时(>100 μmol/L), 核黄素辐射增敏的主要靶位点为细胞膜, 两者均显示出核黄素对细胞辐射损伤具有显著的增敏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观察P44/42 MAPK和STAT3在γ射线诱发的小鼠白血病骨髓细胞中的变化情况,首先利用γ射线诱发Balb/C小鼠发生白血病,成功地建立了辐射致癌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动物分为三组:癌变组、辐射未癌变组和对照组,利用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骨髓细胞的P44/42 MAPK和STAT3蛋白及磷酸化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癌变组骨髓细胞P44/42 MAPK蛋白及磷酸化水平均高于辐射未癌变组和对照组(P<0.05);而STAT3蛋白及磷酸化水平在三组骨髓细胞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Ras/ P44/42 MAPK途径可能在γ射线诱发的小鼠白血病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而JAK/STAT3途径并未参与这一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利用重合度理论研究一类具有时滞和基于比率的捕食者-食饵系统的全局周期解的存在性,得到了周期正解存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20.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处于稳定生长阶段的念珠菌属(Candida)的7种8株念珠菌进行了DNA总含量的流式细胞(FCM)分析。这8株念珠菌是:白念珠菌(C.albicans)2株,热带念珠菌(C.tropicalis),克柔念珠菌(C.krusei),近平滑念珠菌(C.parapsiolosis),乳酒念珠菌(C.kefyr),白念珠菌星形变种(C.stellatoidea),即血清B型白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C.guilliermondii)各一株。应用EB一步插入法染色,用鸡红细胞(CRBC)作为内参标准进行DNA总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稳定生长阶段的组方图上,大多数念珠菌细胞处于DNA合成周期的G_0/G_1期;DNA总含量有明显的种间和种内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