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生物多样性实际应用的探索──生物多样性监测佟凤勤,王晓伟译(中国科学院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局北京100864)1为什么要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动态监测工作始于本世纪80年代初,主要是美国的Smithsonian研究院和自然保护组织等机构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r-tpa合并甘露醇治疗血管壁病变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发病6 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用r-tpa合并甘露醇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连续使用15天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采用r-tpa合并甘露醇静脉滴注和川芎嗪静脉注射液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7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pa合并甘露醇治疗血管壁病变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且对6个小时内没有出血倾向的血管病变性脑梗死安全实用,患者后期恢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癌等关系密切。脲酶是其主要的定植因子和致病因于,也是主要抗原成分和疫苗候选抗原之一。本文就脲酶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细胞定位、致病机制以及检测方法和疫苗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儿高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免疫功能、微量元素和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8例脓毒症患儿,采用营养状况和生长风险筛查工具(STRONGkids)筛查其营养风险,根据评分结果将营养风险患儿分为中低营养风险组与高营养风险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比较中低营养风险组与高营养风险组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微量元素[铜(Cu)、铁(Fe)、锌(Zn)]含量及疾病转归情况。结果:经STRONGkids营养风险筛查结果显示,151例脓毒症患儿存在营养风险,营养风险发生率为89.88%,其中存在中低营养风险110例(中低营养风险组)和高营养风险41例(高营养风险组)。高营养风险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乳酸、降钙素原水平及严重脓毒症占比高于中低营养风险组,白蛋白水平低于中低营养风险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 Ⅱ评分升高、严重脓毒症是脓毒症患儿发生高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白蛋白升高是脓毒症患儿发生高营养风险的保护因素(P<0.05)。高营养风险组CD4+、CD4+/CD8+低于中低营养风险组,CD8+高于中低营养风险组(P<0.05)。两组Cu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营养风险组Fe、Zn含量低于中低营养风险组(P<0.05)。中低营养风险组好转74例、未愈32例、死亡4例,高营养风险组好转19例、未愈15例、死亡7例,高营养风险组疾病转归良好率低于中低营养风险组(P<0.05)。结论:脓毒症患儿高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严重脓毒症、APACHE Ⅱ评分、白蛋白水平为高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且高营养风险导致患儿免疫功能下降,体内Fe、Zn含量降低,疾病转归情况较差,建议早期实施营养干预,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禽白血病病毒(ALV)跨膜蛋白(TM)在病毒-细胞融合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其蛋白内部存在的许多高度保守序列有可能成为抗病毒的重要靶点。对TM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研究将为抗禽白血病病毒乃至其它反转录病毒相关制剂的研制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PCR从本实验室分离的ALV-J山东汶上毒株获得表达TM的gp37基因,克隆连接pMD18-T载体并测序,从已构建的质粒pMD18-T-gp37中酶切回收gp37基因,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HTb-gp37。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gp37基因进行表达,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gp37基因表达产物,间接免疫荧光显示,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细胞呈现明显的强阳性反应;Western blot分析,重组病毒感染的sf9细胞蛋白显示出约21kD的阳性条带。结果表明,gp37基因在sf9细胞内表达成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X射线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用X射线照射不同发育时段的斑马鱼胚胎,统计死亡率和畸形率;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检测X射线对胚胎DNA损伤的影响;采用DCFH-DA测定胚胎活性氧;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定;结果:X射线照射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明显的影响,能够导致胚胎发育畸形如围心腔水肿、脊柱扭曲、尾部弯曲等多种畸形甚至死亡;检测X射线对斑马鱼胚胎DNA损伤时,发现X射线照射对胚胎中的DNA能够产生明显的损伤,且DNA损伤程度随胚胎发育的进行而减弱;胚胎经X射线照射后活性氧的产生增加;胚胎总抗氧化能力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而逐渐增强;结论:X射线照射明显影响斑马鱼胚胎发育,并造成胚胎细胞DNA损伤,发育早期胚胎敏感性高;发育后期胚胎对X射线敏感性降低,可能与胚胎细胞抗氧化能力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8.
森林冠层叶片被取食水平具有高度的时空变异性.本文论述了定量冠层昆虫取食水平的研究意义和方法,分析了各类取样方法和技术的优缺点,并对国内相关研究案例进行了评述.本文将定量冠层食叶昆虫取食水平的研究方法区分为针对绿叶样品的方法和针对落叶样品的方法.对冠层内绿叶的取样包括破坏性采叶法和原位连续观测法,依据取样技术又可分为基于地面的取样技术和基于冠层的取样技术.针对落叶样品的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对林分内的凋落叶进行系统性采样、测定叶面积缺失比例、继而评估林分尺度上冠层昆虫取食水平的方法.文末提出了与森林昆虫取食相关的3个重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状况,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比较分析HP感染后血清中抗体(IgG、IgA)水平。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我院消化道门诊227例患儿同时检测血清抗Hp抗体IgG、IgA,任一项阳性者即诊断为Hp感染。结果:(1)227例门诊患儿Hp平均感染率53.7%,男孩感染率57.1%,女孩48.1%。(2)3岁以下就诊儿童Hp感染率57.1%,4—7岁组39.1%,8—12岁组60.5%,13岁以上47.1%;其中66.9%(81/120)的Hp阳性患儿在8—12岁之间;(3)HP感染总阳性率53.7%;若单独检测IgG,阳性率42.7%,假阴性率11%;单独检测IgA,阳性率22%,假阴性率31.7%;两项诊断符合率达57.3%。结论:北京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有消化道症状伴HP感染的患儿以8—12岁居多,其感染率明显高于全国无症状儿童平均染率。儿童Hp感染性别差异无显著性,感染后血清抗体水平IgG显著高于IgA,同时检测IgG、IgA有助于提高ELISA方法Hp的感染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手术对骨盆髋臼骨折患者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1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44,髂腹股沟入路)和B组(n=47,改良Stoppa入路),比较两组患者复位质量、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记录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A组(P0.05);两组手术显露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5.11%(40/47),高于A组的65.91%(29/44)(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出院时、术后6个月的改良Postel评分成逐渐升高趋势(P0.05);两组患者术前、出院时、术后6个月的改良Postel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血清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高于术前,但B组低于A组(P0.05)。B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手术与髂腹股沟入路手术均可改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但经改良Stoppa入路手术者骨折复位质量更佳,创伤更小,炎症反应更轻,同时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