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观察亚抑菌浓度(亚-MIC)穿心莲内酯及其与红霉素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连续稀释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和红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棋盘格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和红霉素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悬浮菌的作用;体外构建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XTT减低法评价亚-MIC穿心莲内酯及与红霉素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内细菌代谢及初始黏附能力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用药后表皮葡萄球菌形态和生物膜结构改变.结果 穿心莲内酯对表皮葡萄球菌悬浮菌的MIC大于1000 mg/L,穿心莲内酯和红霉素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悬浮菌的FIC指数(联合抑菌分数)>2;亚抑菌浓度穿心莲内酯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黏附及膜内菌代谢均有抑制作用;穿心莲内酯和红霉素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的黏附能力的影响表现为协同作用,对悬浮菌和膜内菌代谢作用表现为拮抗.结论 亚抑菌浓度穿心莲内酯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黏附及膜内菌代谢均有抑制作用;穿心莲内酯和红霉素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悬浮菌及膜内菌代谢存在拮抗,提示临床治疗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时应避免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  相似文献   
12.
无叶假木贼和盐爪爪提取物的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叶假木贼和盐爪爪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不同溶剂萃取部分对供试病原细菌和真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和正丁醇萃取部分的抗菌活性明显强于石油醚萃取部分和水部分。结果表明,无叶假木贼中抗菌活性成分主要为极性中等的化合物,且很可能是具弱碱性、易与酸成盐的生物碱类。盐爪爪中抗菌活性成分同样为极性中等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顺铂诱导大鼠肾损伤的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变化以及卡维地洛对大鼠肾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给药后3~6d处死,取肾组织,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PAS反应,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卡维地洛组较顺铂肾脏损伤模型组的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变化明显减轻。结论卡维地洛预防性灌胃给与能明显减轻大鼠顺铂所致的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萃取法和重结晶法对红木种子中的红木色素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利用分光光度法对油溶性的红木素产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借助UV、FUR、MS、^1HNMR及^13CNMR等测试手段对红木素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南方3种主要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中国南方杉木、马尾松、桉树3种主要人工林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5个不同年龄各3块1000 m2样地(共计45块)的建立和调查,采用样木回归分析法(乔木层)和样方收获法(灌木层、草本层、地上凋落物)获取不同林型不同林龄径级样木和其它基本数据,探讨了3种人工林各组分各层次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分配特征及随林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与林龄密切相关,增长模型的拟合度均较高,相关显著;杉木、马尾松、桉树人工林的生物量随林龄的增长呈增加趋势,成熟林的生物量分别为192.30、191.53、105.77 Mg/hm2,其中活体植物分别占95.76%—98.39%、75.01%—99.14%、85.60%—97.61%;生物量的层次分配乔木层占绝对优势,并随年龄而增加,其它层次所占比例较小,总体趋势为凋落物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器官分配以干所占比例最高,杉木、马尾松、桉树分别占54.89%—75.97%、49.93%—83.10%、51.07%—98.48%,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根的比例次之,枝叶所占比例较小,随林龄而下降;灌木层器官分配以枝的相对生物量较大,草本层的地上和地下分配规律不明显;与其它森林类型相比,杉木和马尾松的生物量处于中上游水平,桉树的生物量较低,但3种人工林的生产力均很高,分别为12.37、8.98、21.10 Mg hm-2a-1,均是光合效率高、固碳潜力大的中国南方速生丰产优良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8种蝗虫8个种群的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采自山西省蝗虫区系的优势种类;斑腿蝗科(Catantopidae),斑翅蝗科(Oe-dipodidae)和网翅蝗科(Arcypteridae)3科7属8种蝗虫的11种酶进行了检测,共辨析出17个酶基因座位,并计算出等位基因频率和遗传距离,等位基因频率分析表明:Ao-I、Est-3,G3pd-1、Idh-2和Mdh-2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少,等位基因数目在种间变化较小,故推断其进化速率较慢,利用这些基因座位的保守特征,可作为分子标记研究较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而Gpi-1,Ldh-1和Me-1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多,等位基因数目在种内和种间差异较大,可以用作种,属间及种群间遗传结构的比较研究。对每个基因座位的各基因型进行χ^2检验,除Acp-1,Adk-1,Ao-1和Ao-2在部分蝗虫中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外,其余绝大多数基因座位的基因型频率显著偏离H-W平衡。在所研究的8种蝗虫中,多态位点百分率普遍较高(P=64.7%~94.1%),但由于杂合子数目较少而使每个基因座位的平均杂合度降低(Ho=0.024~0.087),对多态位点百分率分析发现:迁飞能力是影响蝗虫种间遗传变异的因素之一,具有迁飞能力的蝗虫(P=88.2%~94.1%)较非迁飞性蝗虫(P=64.7%~94.1%)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态性,但也有例外,如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的P值高达94.1%,上述结果表明:由于迁飞行为可使个体暴露于各种不同环境,故而种群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态性能增强该物种在不同栖息地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因此,迁飞有利于维持迁飞性蝗虫遗传多态性的动态平衡。根据Nei的遗传一致度(I)和Roger的遗传距离(D)进行分析,结果与基于形态特征确定的分类阶元系统关系基本相符;即同属的小翅雏蝗(Chorthippus fallax)和白纹雏蝗(Chorthippus albonemus)具有最高的遗传一致度(I=0.813)和最小的遗传距离(D=0.336),同位不同属间遗传一致度(I=0.798~0.559)和遗传距离(D=0.398~0.474)居中,科之间I值最小(I=0.523~0.479),D值最大(D=0.505~0.523),利用UPGMA对I值和D值进行聚类,所得两种聚类图在同属种间和同科属间的关系一致,但在科间关系有所差别,Roger的遗传距离(D)聚类树图表明:斑腿蝗科物种和斑翅蝗科物种间表现出较小的遗传距离(D=0.505),而网翅蝗科与以上两科的遗传距离也极为接近(D=0.523),综上所述,等位酶分析能较好地反映蝗虫同属种间和同科属间的亲缘关系,若能断更高阶元的系统发生,则需结合其他性状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亚飞蝗两个种群遗传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春选  马恩波  郭亚平 《遗传学报》2003,30(11):1027-1033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我国河北平山、辽宁葫芦岛两个蝗区东亚飞蝗自然种群的遗传结构。在酶谱分析的19个位点中,多数位点的等位基因数目较少,而位点Aat—l、Pgi和Mdh—2的等位基因数目相对较多。由于杂合子数目较少而使每个基因位点的平均杂合度降低(Ho=0.024和0.028)。对每个位点的各基因型进行x^2检验,绝大多数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较低的Fst值(Fst=0.021)表明两个种群的遗传分化程度不高。两个种群间较高的遗传一致度(I=0.991)和较小的遗传距离(D=0.092)也证实了上述结果。由此推测,该蝗虫较强的迁飞能力有可能增强种群间的基因交流,降低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然而,在一些等位酶指标如位点Ao-2、Fbp—l、Mdh—2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每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2.5和2.7)和多态位点百分率(P=52.6%和57.9%)等,两个种群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也许与两个种群之间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和较远的地理距离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MUC1/Y的特异表位肽,制备抗体,用PCR扩增其编码序列,克隆到pGEX-2T中,转化DH5α感受态,0.2mmol/L IPTG诱导表达,超声破碎或BPER-TMⅡ试剂处理诱导菌,亲和层析和阴离子交换纯化目的蛋白,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免疫家兔制备多抗,初步用于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表明,转化菌经诱导后表达融合蛋白GSTY30,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大多以可溶形式存在,与诱导温度无关。免疫家兔获得多抗,效价为1∶320 000,纯化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可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MUC1/Y蛋白。所得蛋白和抗体可用于MUC1/Y的表达特征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9.
毛蕊花糖苷是由咖啡酸、羟基酪醇、葡萄糖和鼠李糖组成的苯乙醇苷类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多种天然药用植物中,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镇痛、神经保护、改善性功能、免疫调节和改善细胞记忆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然而,植物提取来源的毛蕊花糖苷存在含量低、环境污染问题,无法实现绿色可持续的规模化生产。利用合成生物学成功构建了一系列植物天然产物的微生物细胞工厂,为高效生产毛蕊花糖苷提供了新思路。综述了毛蕊花糖苷细胞工厂的研究现状,包括苯乙醇苷生物合成关键代谢途径解析、关键基因元件挖掘和优化、关键前体物的合成等方面,以期为毛蕊花糖苷的生物合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土壤和植物养分管理现状与改进策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增肥不增产、土壤养分过量累积、化肥施用过量和养分利用效率下降等重大问题, 本文综述了中国土壤养分与植物营养状况的历史演变和研究进展, 提出中国植物营养科学研究应在跟踪国际科学前沿的同时, 紧密结合中国农业生产实际, 通过大幅度提高养分效率和作物产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