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了3种枝状地衣乙酸乙酯提取液对水霉病主要病原菌两性绵霉菌丝的体外抑菌效果。菌株分离自河流水体,经培养、形态观察及ITS区序列测定比对,鉴定为两性绵霉Achyla bisexalis。结果显示枝状地衣黑穗石蕊、中国树花、地茶的乙酸乙酯浸提液均对两性绵霉有抑制作用,最低抑制浓度均为800 mg/L;在供试浓度为3 200 mg/L时,3种地衣提取物均能完全抑制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桑叶水提浸膏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桑叶水提浸膏对五种食品常见污染菌的抑菌作用。通过滤纸片扩散法测定其相对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桑叶水提浸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作用次之,对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抑菌效果较差。桑叶水提浸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是5%,抑菌作用受pH和温度的影响较大,在酸性条件下抑菌效果较好,低于60℃处理样品对抑菌效果影响不大,但高于80℃处理,样品抑菌活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分离美洲大蠊内生细菌并测定菌体的淀粉、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及抑菌特性。对虫体表面消毒,以LB和高氏一号培养基分离虫体内部细菌并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变色圈法测定降解酶活性,抑菌圈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共分离到11株细菌,4株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6株分别属于肠杆菌属(Enterbacter)、变形菌属(Prote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沙雷氏菌属(Serratia)、芽胞杆菌属(Bacillus)和漫游球菌属(Vagococcus)。另有1株菌在NCBI中与肠杆菌的相似度最高, 为95%,可能代表着一个潜在的新种。4株链霉菌均有淀粉和纤维素降解能力。有3株菌对青枯雷尔氏菌有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美洲大蠊内生菌具有某些功能,甚至含有尚未发现的新菌种,是重要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4.
研究苦瓜总皂甙的抑菌作用及抑菌条件。以苦瓜正丁醇浸提物为原料,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苦瓜总皂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明显,最低抑菌浓度为30 mg/mL;抑菌最适pH值范围5~8;苦瓜总皂甙的热稳定性好,在121℃处理10 min仍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表明,对数生长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苦瓜总皂甙较敏感,而对接近稳定期的菌体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5.
从几种复合微生物有机肥中分离出一系列不同的菌株,与实验室保存的菌株GNW(自生固氮菌)和HP2(解磷菌)混合接种培养,检测是否因基因杂交、突变等原因而产生具有抑菌作用的菌株.结果分离出一株具有抑菌作用的放线菌菌株GNF1,根据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鉴定其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一个菌株,GNF1菌株的代谢产物中存在具有抑菌作用的活性成分,与植物根际促生菌GNW、HP2以及某些原核病原微生物共培养培养时能明显抑制它们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以正己烷为溶剂,对长裙竹荪子实体进行索氏提取,提取率为1.36%。应用GC-MS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Rxi-1ms柱分离,质谱解析鉴定出55种成分,其中23种成分是首次从竹荪属中检测出来,其主要成分为:羧酸、醇、酮、倍半萜、芳香烃、酯等。提取物对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和枸杞多糖的抑菌活性并探讨不同pH值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分析不同浓度黄芪多糖和枸杞多糖在不同pH值下对几种常见细茵和霉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产黄青霉)的抑制效果。结果:对于细菌,枸杞多糖8mg/mL时出现抑菌圈,而黄芪多糖0.02 mg/mL时效果最佳;对于霉菌,随着枸杞多糖浓度的增大,抑菌圈的直径增大,而黄芪多糖0.02 mg/mL时效果最佳;当枸杞多糖和黄芪多糖在pH6的条件下,二者抑菌活性均最强。结论:枸杞多糖和黄芪多糖对细菌、霉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pH值可影响枸杞多糖和黄芪多糖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大蒜中生理活性物质对致病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从鲜蒜中提取蒜氨酸、蒜氨酸酶和蒜素,测定了蒜氨酸、蒜氨酸酶、蒜氨酸+蒜氨酸酶、蒜素和蒜汁对10种致病细菌的抑菌作用及最低抑菌浓度。方法:采用平板打孔法和液体2倍稀释法。结果:蒜氨酸酶、蒜氨酸+蒜氨酸酶、蒜素和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等10种菌株的抑菌环直径均大于7mm。蒜氨酸+蒜氨酸酶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作用是50mg/mL氨苄青霉素的1.5倍。蒜氨酸+蒜氨酸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类产碱假单胞菌和福氏志贺氏菌的MIC为0.19mg/mL。结论:蒜氨酸酶、蒜氨酸+蒜氨酸酶、蒜素和蒜汁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连翘种子挥发油抑真菌及在猪油脂酸败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滤纸片法观察不同浓度连翘种子挥发油对啤酒酵母、产黄青霉以及黑曲霉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其最小杀菌浓度;利用猪油体系对连翘种子挥发油在油脂酸败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连翘种子挥发油对这三种真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啤酒酵母为3.91×10-4mL/100 mL,产黄青霉为7.81×10-4mL/100 mL,黑曲霉为3.13×10-3mL/100 mL;而连翘种子挥发油对猪油具有促进其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make clear the functions of plant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on bacteriostasis and air decontamination, we analyzed the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of VOCs in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P. bungeana Zucc., Sabina chinensis Antoine, Picea koraiensis Nakai, and Cedrus deodara G. Don under near-natural conditions using the thermal-desorption cold trap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technique. The effects of the VOCs on airborne microorganism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method of natural sediment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jor VOCs were as follows: limonene, β-pinene, α-pinene,and α-caryophyllene in Pinus tabulaeformis and P. bungeana; limonene, borneol acetate, β-pinene, myrcene, and tricylene in S. chinensis; limonene, α-pinene, myrcene, camphene, and β-pinene in Picea koraiensis; and limonene, 2, (10)-pinene, α-pinene, and myrcene in C. deodara. These VOCs and the corresponding foliar extracts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bacteria and stimulated the growth of fungi. Experimental data using monomers of the VOCs demonstrated that limonene, β-pinene, and three aldehydes could significantly inhibit bacterial growth, suggesting an inhibitory effect of VOCs on the growth of airborne microorganisms in the five conifer species. The bacteriostasis and air-decontaminating effects of plant VOCs are further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