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昼夜变温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昼夜变温条件下生长的小麦幼苗,其长度、干重、α-淀粉酶的活性都大于昼夜恒温条件下生长的小麦幼苗。较低的夜温有利于根的生长,使根冠比增大,但并不促进胚根切段的伸长。  相似文献   
12.
将苦苣幼苗在温室暖环境(17℃)和冷环境(平均10.5℃)下每周进行双向互换,研究了苦苣对温度的敏感时期及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苦苣幼苗在暖环境和冷环境下的生长速度差异显著;在2~17℃的设定温度范围内,苦苣没有一个明显的抽薹温度敏感时期,均能感受外界温度从而进行春化诱导,且低温有利于花芽的分化.苦苣在暖环境下和冷环境下均能完成花芽分化和抽薹,冷环境下花芽分化的时间为24 d,暖环境下为60 d.在暖环境下苦苣抽薹比冷环境下抽薹晚7d,暖环境和冷环境下苦苣从播种到抽薹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11和104 d;开花诱导完成后从暖环境转到冷环境下,苦苣的抽薹速率明显高于从冷环境转到暖环境,在这段时间环境温度越高,抽薹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明确变温条件对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öschler) 实验种群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分别设置6个变温组合(20/24℃, 20/28℃, 20/32℃, 24/28℃, 24/32℃和28/32℃),通过测定和计算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及生命表参数来研究变温对二点委夜蛾卵、幼虫、蛹、世代平均发育历期、存活率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不同变温组合对二点委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及种群繁殖力有显著影响。发育历期随着变温组合平均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二点委夜蛾世代存活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24/28℃>20/32℃>28/32℃>20/28℃>24/32℃>20/24℃。24/28℃时产卵量最高,单雌产卵量为390.70粒。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0.37℃和663.17日·度。在不同变温组合下内禀增长率rm值随着平均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后降低。在24/28℃时,二点委夜蛾rm、净增殖率R0和周限增长率λ最大,种群加倍时间 t 和世代平均周期 T 最小。【结论】24/28℃是二点委夜蛾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及繁殖的最适变温组合,本研究结果为二点委夜蛾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田相利  董双林  吴立新  王芳 《生态学报》2005,25(11):2811-2817
对比研究了模拟自然昼夜温度变化节律的4个变温(22±2)、(25±2)、(28±2)和(31±2)℃与相应的恒温22、25、28和31℃下中国对虾(F ennerop enaeus ch inensis O sbeck)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差异。结果表明,对虾在(22±2)℃、(25±2)℃和(28±2)℃变温条件下的生长率显著高于相应的恒温,但(31±2)℃与恒温31℃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与相应的恒温相比,(25±2)℃、(28±2)℃和(31±2)℃变温下对虾的摄食量显著增大,(22±2)℃、(25±2)℃和(28±2)℃变温下对虾的饵料转化率则显著提高。但变温下对虾对食物的消化率与相应的恒温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能量收支研究结果则发现,(22±2)℃、(25±2)℃和(28±2)℃变温下对虾摄食能中,用于生长的能量比例显著增加,而(31±2)℃与31℃相比则未见显著差异。从而表明,变温促长的主要机制可归因于变温下摄食量的增大、饵料转化率的提高及其摄食能中用于生长能比例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王银  朱艺峰  陈芝丹 《生态科学》2011,30(3):301-308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1~2009.8)、万方数据库(1980.1~2009.8)、维普数据库(1989.1~2009.8),以及Scopus(1960.1~2009.8)、Elsevier(52009.8)、SpringerLink(52009.8)和Blackwell(52009.8)数据库,系统收集涉及温度变化导致鱼类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丙二醛(MDA)变化的相关研究,对纳入23篇文献进行了数据提取和Meta分析,并系统评价变温对鱼类抗氧化防御的影响。除GSSG由于研究数太少不能分析外,Meta分析显示:升温显著提高SOD(标准化均数差SMD=1.0,95% CI=0.4~1.7,P=0.001)和GPX(SMD=0.4,95% CI=0.1~0.7,P=0.005)活力,降温显著下调GPX(SMD=-0.9,95% CI=-1.7~-0.1,P=0.025)和GR(SMD=-1.6,95% CI=-2.5~-0.8,P<0.001)活力。升降温对CAT活力和GSH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都会显著增加MDA水平(SMD=1.2~1.4,P<0.006)。不同鱼类、组织和测定方法不是引起研究异质性的主要因素,但试验设计的变温幅度是产生SOD、CAT和MDA研究间异质性的主要因子,实验开始温度也会引起GSH研究间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恒温和变温培养对羊肚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影响,设置-9℃-30℃的7个恒温处理,3个变温处理,通过观察和记录在两种不同培养方式下菌丝的长势、生长速度、菌落干重、产核时间、菌核数量等内容,从而比较出恒温和变温培养对羊肚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在恒温条件下羊肚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发育比变温好,20℃最适宜菌丝生长,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落干重最大;25℃最适宜菌核生长发育,产核最早。菌核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7.
光照和温度对沙芥和斧翅沙芥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宋兆伟  郝丽珍  黄振英  李娜  赵清岩 《生态学报》2010,30(10):2562-2568
研究了生长于不同生境下的沙芥(Pugionium cornutum(L.)Gaertn.)和斧翅沙芥(Pugionium dolabratum Maxim.)种子萌发对光照和温度的响应。结果表明:沙芥和斧翅沙芥种子在光下萌发受到显著(P0.05)的抑制作用,其中沙芥种子萌发受光的抑制作用强于斧翅沙芥种子。在黑暗10—40℃恒温条件下,沙芥和斧翅沙芥种子在15—35℃范围内均可萌发,在15℃和35℃下沙芥种子的萌发要优于斧翅沙芥种子;其种子分别在25℃和30℃下达到最佳的萌发响应,在此条件下斧翅沙芥种子的萌发特性优于沙芥种子。在黑暗变温条件下,沙芥和斧翅沙芥种子在20/30℃(12h/12h)下达到最佳的萌发响应,此处理下的萌发率高于其各自最佳恒温处理下的萌发率,其萌发后幼苗下胚轴和胚根的长度较最佳恒温处理有明显的下降,但它们的干重却差异较小,说明变温处理有利于两种种子的萌发和形成强壮的幼苗。综上所述,沙芥和斧翅沙芥种子在黑暗和20/30℃变温条件下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成。  相似文献   
18.
以大蒜为原料,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采用由5%食盐水浸泡6 h,-80℃冷冻6 h,45℃恒湿酶活1 d,恒湿变温糖化,45℃干燥5 d等工艺过程组成的黑蒜加工新工艺,以感官评价与理化指标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黑蒜加工糖化变温的不同处理条件对黑蒜色泽、气味、口感、还原糖、总酚和还原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糖化变温参数变温前80℃4 d,变温后65℃1 d为最佳。所加工的黑蒜为黑褐色,无辛辣味、酸甜适口,软糯有弹性;总糖、还原糖和总酚含量分别为69. 06%、32. 14%和0. 67%,且具有较好还原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球孢白僵菌固体发酵产物的干燥温度对产后分生孢子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28℃2和35℃组合的7种恒温或变温处理干燥发酵产物,分析收获的分生孢子质量.[结果]变温干燥可显著降低产后孢子粉的杂菌污染.干燥温度对活孢率和孢子萌发速度影响不一致.35℃恒温干燥5 h后活孢率与新鲜孢子无明显差异,但萌发中时缩短了9.3%.干燥处理提高了孢子对高温和紫外辐射的耐受性.适当的变温干燥比恒温干燥有利于增强孢子抗逆性.干燥温度影响分生孢子胞内海藻糖积累,但其含量与抗逆性无直接相关性.优化干燥温度可提高产后分生孢子毒力.在370~450孢子/mm2剂量下,经28℃ 24 h后升至35℃干燥2 h或35℃恒温干燥5 h的分生孢子对桃蚜的致死中时分别比新鲜孢子缩短了10.6 h和7.5 h.[结论]球孢白僵菌固体发酵产物的干燥温度是影响产后孢子粉杂菌污染、孢子活力、抗逆性和毒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温度对大肠杆菌L-色氨酸发酵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变温控制对大肠杆菌TRTH L-色氨酸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中生物量、色氨酸产量、比生长速率及质粒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利用5L自控发酵罐对L-色氨酸补料分批发酵过程进行温度控制,对不同温度下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确定优化的温度控制方案。结果:以30-36%顺序升温的工艺进行发酵得到理想结果,与单一温度控制策略相比,L-色氨酸产量提高了15.4%;色氨酸的比合成速率提高了21.6%;质粒稳定性增加,未出现质粒丢失现象,质粒拷贝数保持在恒定水平。结论:温度对大肠杆菌L-色氨酸发酵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