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2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96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7篇
  1960年   5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粪产碱菌对水稻根质子分泌作用及根际微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12.
四氯化碳中毒对大鼠离体再生肝细胞钾离子外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工作用三种剂量四氯化碳(CCl_4,10,15和20mmol/L)损伤正常大鼠离体肝细胞,分别在5,10,15和20min测定细胞内K~+和GPT漏出量。实验观察到细胞内K~+和GPT漏出量与CCl_4染毒的剂量和时间有明显关系,而且K~+漏出量较GPT更能灵敏地反映细胞的损伤程度;用中等剂量CCl_4(15mmol/L)损伤离体再生肝细胞20min后,细胞内K~+漏出的变化百分数明显低于正常肝细胞。这些结果表明,大鼠离体再生肝细胞具有较强的抗CCl_4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再生肝细胞膜稳定性较强有关。  相似文献   
13.
若干种枝角类卵鞍表面亚显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扫描电镜对发头裸腹溞、蚤状溞、隆线溞指名亚种以及隆线溞东湖一亚种的卵鞍分别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卵鞍表面的亚显微结构有明显的差异,但亚种之间差异较小。隆线溞指名亚种与隆线溞东湖一亚种二者的卵鞍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出有什么差异,然而亚显微结构却互不相同。这就为东湖一新亚种的确定提供了一项可靠的依据,同时也进一步证实卵鞍的超微结构确可作为枝角类分类的表征。  相似文献   
14.
蚊卵标本通常用纯福尔马林保存,似久存后标本变黄,按蚊卵浮囊部份脱落,甲板看不清楚,卵变硬,有的卵壳破裂。为此试用2%叠氮钠保存标本,结果如下: 在玻璃指管底部先滴入2%叠氮钠保存液,用此液将斯氏按蚊Anopheles stephensi、凉山按蚊Am.liangshanensis、中华按蚊An.sinensis的卵冲于滤纸上,放入指管,使其下端与保  相似文献   
15.
16.
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精细结构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北省茶园害虫灰茶尺蛾(Ectropis grisescens W.)幼虫体内分离到一株核型多角体病毒,属杆状病毒科单粒包埋型。多角体呈不规则的多面体,平均大小为1.76μm。病毒粒子平均大小为287×65nm,粒子两端有环状的帽状结构。测量EgNPV-DNA的分子量约为34×106道尔顿。生物毒力测定其LD56为8.6×105PIB/ml。  相似文献   
17.
灰花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精细结构及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论薄皮木属——据发现于新疆准噶尔地区的新材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薄皮木属创名以来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广布于北半球各大洲,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南非等地也常发现。薄皮木属在中国的确认较晚,但自斯行健(1952)在《中国上泥盆纪植物化石》一文中对它仔细研究以来,产地发现之多,所获标本之佳,均为各国所少见;已经正式鉴定或研究的产地不下五十处,所在地层几全属晚泥盆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