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4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75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辅酶Q与鼠肝线粒胆碱氧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13.
从堆肥和污泥中分离到一批抗药性高温细菌,经电泳检查,发现6株高温细菌细胞中有质粒存在。其中,嗜热脂肪芽孢杆菌T653的细胞DNA提取液电泳图谱上,有三条非染色体DNA条带,用电镜直接观察,证明它们是T653细胞中的三个质粒。测得两个较小质粒的分子量分别为3.6×10~6和45×10~6道尔顿。研究了嗜热脂肪芽孢杆的T653的温度生长条件与其细胞中质粒的关系。T653细胞中三个质粒的明确功能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人毒素源性大肠杆菌热敏感肠毒素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限制酶Pst I完全消化毒素源性大肠杆菌H10407的热敏感肠毒素(LT)质粒DNA,酶切片段经电泳分离后,用southern分子杂交技术定位LT基因。回收5.3kb的LT DNA片段并将它与Pst I完全酶解的pUC8DNA混合,体外连接后用于转化感受态E.Coil JM83细胞。筛选后获得了一株能有效表达LT的重组子。免疫学及生物学测定表明,此克隆株所产生的LT与亲本株H10407所产生者具有相同的免疫原性和生物活性,且其产最为亲本株的16倍。  相似文献   
15.
一个嗜热分解纤维素的梭菌新种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描述了一个严格厌氧,形成芽孢,嗜热,分解纤维素、糖和蛋白质的梭菌新种。这个种的两株菌(H11,H12)是从奶牛场的青贮饲料(山草)中分离出来的。在PYC液体培养基中细胞杆状,0.3mO.6×1.5—-5.5μm,单生或成对,很少成链。革兰氏阴性,能运动,有周生鞭毛。芽孢卵至球形,端生和次端生,使细胞膨大。游离芽孢球形,有孢子外壁和附属丝。在PYC琼脂滚管中,深层菌落呈双凸镜状,湿润,浅黄色,直径1—2mm,边缘完整。生长的最适条件是50—53℃和pH 7.5。所需要的生长因子是生物素、维生素B6、B12和对氨基苯甲酸。发酵纤维素或纤维二糖产生琥珀酸、乙酸、乙醇、氢和二氧化碳。DNA的G十C含量是38.8 mol%。参考这个种在非挥发酸中的主要产物是琥珀酸的特性,将它定名为产琥珀酸梭菌(Clostridium succinogenum Ten & Wang sp.nov.)。  相似文献   
16.
嗜热栖热菌HB 8(Thermus thermophilus<.I> H8 8 )的耐热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EC..2.1.20)经硫酸铵分步沉淀、DEAE-纤维素柱层析和垂直板制备凝胶电泳提纯,经盘状凝胶电泳鉴定为单一区带,比活提高17倍。酶作用最适温度80℃,最适pH5.8,分子量67000,等电点Pl为4.5。该酶能够水解对硝基酚α--D-葡萄糖苷(PNPG)、蔗糖和麦芽糖,但不水解纤维二糖、蜜二糖、可溶性淀粉。酶作用于PNPG的米氏常数(Km)为0.4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0.29umol·nmin-1·mg-1。金属离子Mg2+、Mn2+、Ca2+和Ba2+对酶有激活怍用,Hg2+和Cu2+有强烈抑制作用。酶表现出极好的热稳定性,在90℃保温10小时后,仍保留90%的原始酶活力,在95℃的失活半寿期(t1/2)为108分钟.经蛋白质侧链化学修饰研究表明,羧基和组氨酸残基为其表现话力所必需。  相似文献   
17.
嗜热链霉菌突变株M1033—9产葡萄糖异构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8.
嗜热栖热菌HB8耐热α—葡萄糖苷酶的提纯和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9.
<正>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G~-)细菌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人和动物非肠道使用可引起机体的发热及其它毒害反应。如果强调其生物毒性,内毒素与其是同义的。LPS亦具有免疫佐剂活性、抗肺瘤活性等。本文就其热原的概念及研究简史,G~-细菌致热作用的本质及热原质、内毒素与LPS之间的关系,LPS的物理化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免疫学特性等有关的研究资料综述如下。 一、热原的概念及研究简史(5—7) 在一个多世纪以前人们已经发现注射污染的药剂可引起人体的发热反应。1976年Burdon—Sanderson把引起这种发热性的物质称为热原(Pyrogen)。1911年英国Horf等氏发现发热性物质不能用细菌过滤器或普通蒸馏法去除。1925年英国  相似文献   
20.
<正>立谷热(Rift valley Fever:RVF)是流行于非洲撒哈拉沙漠的一种蚊媒病毒人畜共患性传染病。本世纪初即发现此病存在于肯尼亚等地的羊群中,1930年Qaubney等首次从绵羊中分离到其病原因子RVF病毒。1975年Van Velden等首次报道RVF病毒可以引起人类严重致死性感染。1977年以前一般认为RVF只限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带的一些国家,感染人后引起登革热样的发热性疾病。1977—1978年秋冬季节RVF首次在中东埃及出现,并在家畜和人群中引起大流行,造成了大批家畜和数百人死亡。RYF对中东地区的远距离传播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不少专家、学者担心RVF可能成为一种全球流行性传染病。近几年来,由于畜用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在流行区的广泛使用,使RVF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为了防止该病在人群小的传播,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