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糖尿病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而其中8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心血管并发症.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强化血糖控制可以显著地减少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事件的发生,但不能降低糖尿病患者因心力衰竭入院或死亡的风险.这表明糖尿病患者曾经处...  相似文献   
2.
自制组织芯片穿刺工具及芯片手工制作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芯片(tissue chip TC)技术是将数十个乃至上千个的组织样本,整齐有序地排列在同一张载玻片上,而形成的微缩组织切片;又称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 TMA)技术。组织芯片的制作方式主要有石蜡切片法和冷冻切片法,目前以石蜡切片法为常用。现在还有商品化的组织芯片制作仪,如美国(Tissue Arrayer,Beecher Instrument,USA)生产的,但这套产品价格昂贵。所以,手工制作技术更经济、实用,其方法的改进层出不穷。我们采用一次性穿刺针手工制做穿刺工具,用普通石蜡包埋样本,制做组织芯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制做主要程序和技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模拟阴天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体理化及其生长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阴天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养殖水体理化及其生长指标的影响, 实验采用黑色遮荫网模拟阴天弱光环境对南美白对虾进行遮荫实验, 设置遮荫组与对照组各5个平行, 实验周期7周。遮荫组采用黑色遮荫网交替性遮荫, 即第1、第3、第5、第7周遮荫, 第2、第4、第6周曝光, 对照组正常养殖。结果显示: 遮荫组与对照组的pH、DO、Chl. a、 -N、NH3-N、 -N、 -N及 -P的浓度在遮荫处理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Chl. a、 -N及 -P的浓度具有明显的波动性, 表现为遮荫时Chl. a的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 -N、 -P的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 曝光时遮荫组Chl. a的浓度较遮荫时升高, -N的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 -P浓度的增长幅度降低, 此时遮荫组与对照组Chl. a、 -N及 -P的浓度无显著差异。 -N的浓度在实验前5周, 遮荫组高于对照组, 第6、7周对照组高于遮荫组。 -N浓度在整个实验周期中则是遮荫组高于对照组。南美白对虾生长指标结果显示: 两个组生长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 妨害南美白对虾生长的主要是NH3-N, 然后是 -N; 藻类可间接促进南美白对虾生长。遮荫处理抑制藻类吸收养殖水体中的有毒离子、恶化南美白对虾的生长环境并危害对虾的生存、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利用组织芯片检测BRCA1基因在人食管癌中的表达与食管癌的生长、分化和转移等临床特征的关系,期望找到BRCA1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食管癌患者标本,分别取其肿瘤组织、癌前病变组织及正常组织制成组织微阵列,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RCA1蛋白的表达,分析BRCA1在各种组织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肿瘤的关系。选择其中10例患者的上述组织的新鲜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RCA1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RCA1在肿瘤组织阳性占70.50%,癌前组织阳性占43.10%,正常组织阳性占39.00%,食管癌组织与癌前病变组织、食管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BRCA1的表达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BRCA1的表达与食管癌的病理分化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Western blot显示,BRCA1在食管癌肿瘤组织、癌前病变组织及正常组织中表达量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CA1在高、中、低分化程度的食管癌组织中表达量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CA1与食管癌发生发展有关,BRCA1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分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炎性刺激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与CUGBP1表达的关系。方法:MTT法检测EGCG和LPS刺激A549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检测EGCG对LPS刺激人肺腺癌A549细胞内CUGBP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体外显著促进A549细胞增殖,其胞核胞质内CUGBP1表达明显增强(P0.01)。加入EGCG可拮抗LPS促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促进其凋亡,明显抑制LPS刺激的A549细胞内CUGBP1的表达(P0.01)。CUGBP1蛋白定量分析可知EGCG和LPS共同孵育A549细胞4h、24h时,细胞中的CUGBP1蛋白表达量较单纯LPS作用时降低。但EGCG和LPS共同孵育A549细胞24h,A549细胞中胞核CUGBP1蛋白表达量(1210.565±3.46)较4h时胞核CUGBP1蛋白表达量(67.344±3.6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7.164,P0.001)。结论:EGCG可能通过干扰CUGBP1基因的表达抑制炎症刺激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300例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患者随机使用甲硝唑(100例)、乳杆菌活菌制剂定君生(100例)及甲硝唑联合定君生(100例),观察乳杆菌在阴道内定植情况及用药前后阴道内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为临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提取300例BV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的阴道微生物总基因组DNA,以德氏乳杆菌16SrDNA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患者用药后德氏乳杆菌在阴道内的定植情况。以细菌16SrRNAV3区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对所得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研究用药对微生态变化的影响状况。结果甲硝唑治疗组用药前后均没有德氏乳杆菌检出;定君生治疗组用药后德氏乳杆菌检出率为54%;甲硝唑联合定君生治疗组用药后德氏乳杆菌检出率为76%。甲硝唑治疗组用药后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微生物群结构失衡;定君生治疗组用药后微生物多样性有所降低,微生物群结构无显著差异;甲硝唑联合定君生治疗组用药后微生物多样性降低,但较前两组有所增加,微生物群结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硝唑显著降低BV患者阴道微生物多样性,引起微生态失衡;定君生对BV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明显小于甲硝唑;定君生的使用有利于甲硝唑f预后阴道微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微生态平衡的重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biofloc-based culture system, BFS)是一种基于培育和调控微生物群落的新型生态养殖模式。然而,目前对于BFS在不同生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构建过程还不清楚。【方法】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探究BFS在3种不同生境(水体、絮团和对虾肠道)的细菌群落组成;通过溯源分析和中性模型等方法,探究不同生境细菌群落的特征及其构建过程。【结果】3种生境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具有显著性差异,絮团和对虾肠道的群落结构和组成最为相似,溯源结果显示对虾肠道有98.76%的细菌类群来自絮团,仅有0.83%的细菌类群来自水体;3种生境共有的细菌主要为鲁杰氏菌(Ruegeria),在水体、絮团和对虾肠道中的丰度分别为1.72%、7.34%和6.00%,水体中特有的扩增子变异序列(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 ASV)数量为89个,主要属于海茎状菌(Maricaulis)和欧文威克斯菌(Owenweeksia),絮团中有56个,主要为莱茵海默氏菌(Rheinheimera),而对虾肠道中仅有10个,主要属于玫瑰杆菌(Roseobacter);中性模型结果表明,水体、絮团和对虾肠道细菌群落构建均符合中性模型,表明3种生境中细菌群落构建均受中性过程主导。【结论】在BFS系统中,不同生境的微生物群落具有显著差异,对虾肠道细菌主要来自生物絮团,而3种生境的细菌群落构建过程由中性过程主导。这些结果为调控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微生物群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超家族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的各种组织中,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血管形成、肿瘤发生、细胞外基质形成等多种生物学事件。Smad4是TGF-t3/Smads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研究表明,Smad4的过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并诱导凋亡。本实验利用人高低转移性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和HO-8910细胞系作为对象通过基因转染技术过表达Smad4,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源抗菌肽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肽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小分子多肽,具有分子量小、高效、稳定、作用机制独特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对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以及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介绍了微生物来源,尤其是细菌源抗菌肽的结构特点、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肠道病原菌的分子分型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肠道病原菌分子分型技术主要包括脉冲场凝胶电泳、多位点基因序列分析、多位点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基因芯片等,在肠道致病菌的鉴定溯源、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及疫情的预防控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着重对肠道病原菌分子分型研究方法的近况及其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