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9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169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应用生命表统计学等方法,比较了15、20、25和30℃4个温度下镜湖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内13个不同基因型克隆的生命表统计学参数和后代混交雌体百分率等生活史特征.结果表明:轮虫的世代时间、平均寿命、出生时的生命期望值、内禀增长率、净生殖率和后代混交雌体百分率对升高温度的反应均因克隆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温度、克隆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对其也都具有极显著影响.表明水环境在温度等方面所具有的时间异质性可能是镜湖萼花臂尾轮虫种群丰富的遗传变异得以维持的原因之一;自然选择出现在共存的克隆中,但其强度较低或作用时间较短是克隆共存的重要原因;遗传漂变可能在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变化中起重要作用.不同基因型轮虫克隆的存在对其种群在水环境中的持续存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澧水河口区与目平湖心区的基本生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澧水入湖口至目平湖的样带调查,系统研究了河口区和湖心区的水体、土壤和生物学等基本生态特征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水流速度从河口区至湖心区几乎呈直线下降,水深是河口区大而湖心区小,其它指标如透明度和水体营养含量(硝氮、氨氮、总氮、总磷)维持在一范围内波动的趋势。(2)湖心区土壤具有较高的有机质、氮和磷含量,而河口区(壶口)的有机质、氮和磷含量相对较低。(3)河口区不适合水生植物生长,而湖心区是植物生长繁殖的主要区域,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4)湖心区的水文和土壤环境(如适当水流和水深,肥沃的土壤)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河口区因水流速度太大、土壤相对贫瘠等是沉水植物无法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原因。相关分析进一步表明,河口区和湖心区的水体理化特征、土壤理化特征和生物学特征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而水流速度是调控生态特征变化的决定性或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93.
镉和锌在皖景天细胞内的分布及化学形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差速离心法和化学试剂逐步提取法,分析了Cd和Zn在皖景天根、茎和叶的亚细胞分布及其化学形态.结果表明:10 μmol·L-1 Cd处理下,Cd在皖景天细胞内的主要分布位点是其可溶部分;在100 μmol·L-1 Cd处理下,Cd在根中主要分布在细胞壁、茎中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和可溶部分、叶中超过90%的Cd分布在可溶部分.高Cd浓度处理时,皖景天根、茎和叶的细胞壁中Cd分布比例增加,而可溶部分Cd分布比例相对减少.在1和800 μmol·L-1 Zn处理条件下,Zn在皖景天根、茎和叶的主要分布位点是可溶部分;高Zn浓度处理时,皖景天叶、茎和根的可溶部分和细胞壁中Zn的分布比例无明显变化.细胞器中Zn和Cd分布都很少.Cd在皖景天根、茎和叶内主要以氯化钠提取态和水提取态存在,Zn在皖景天根、茎和叶内以多种化学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994.
竹金黄镰翅野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饲养和林间调查相结合的办法,研究了竹子重要食叶害虫竹金黄镰翅野螟Circobotys aurealis的生物学特性。该虫在浙江省每年发生1代,以预蛹越冬,翌年4月中旬到6月上旬化蛹,4月底至7月上旬出现成虫,5月上旬开始产卵,幼虫29~38 d后老熟,越冬期长达6~7个月。本文详细报道了各龄幼虫的体长、头宽和取食竹叶量,以及成虫夜间活动及扑灯时间,分析了该虫近年来危害趋重的原因,提出了捡拾当年新竹的笋箨和黑光灯诱杀成虫等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95.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呼吸季节变化及对温度的敏感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实验基地,研究了4种不同海拔高度上植物群落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及其对温度的敏感性,以及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不同海拔植物群落的土壤呼吸速率均具有明显且一致的季节变化,其中夏季土壤呼吸速率最大,为3.10~6.57 μmol CO2·m-2·s-1,冬季最小,为0.27~1.15 μmol CO2·m-2·s-1;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指数相关,不同样地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率和凋落物输入量的关系各不相同;高海拔地区土壤呼吸的Q10值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在中亚热带地区,不同海拔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波动主要受土壤温度的影响;在未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海拔地区的土壤可能释放更多的CO2.  相似文献   
996.
青岛近海及其临近海域冬季微微型浮游植物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微型浮游植物(0.2~2.0 μm) 是海水中最小的自养浮游生物, 在世界各海域广泛分布, 并在海洋有机物质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荧光显微技术对青岛近海及其邻近海域冬季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进行了调查,研究了微微型浮游植物的空间变化和昼夜变化的特征, 并分析了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 冬季该海域以富含藻红素(Phycoerythrin-rich, PE)的聚球藻(Synechococcus, Syn)细胞占优势,微微型真核藻类(Picoeukaryote, Euk)次之,而富含藻蓝素(Phycocyanin-rich, PC)的聚球藻细胞数量很低, 未发现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 Pro)的存在.Syn 的变化范围为8.97×103~1.95×105 cells·ml-1, 平均4.67×104 cells·ml-1; Euk的变化范围为1.95×102~1.01×104 cells·ml-1, 平均2.39×103 cells·ml-1. Syn丰度在胶南以南海域出现高值区域, 在即墨海域和崂山东南海域出现低值区域. Euk丰度在日照海域出现高值区域; 崂山海域为低值区域; 各水层Syn和Euk丰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 对胶州湾中部连续站4层水体的24 h昼夜连续变化进行观测发现, Syn、Euk丰度都有明显昼夜波动.相关性分析表明: Syn与温度、 电导率呈正相关, 与溶氧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Euk与盐度和溶氧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微微型浮游植物对总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贡献约为20%.  相似文献   
997.
苗期灌水量对花生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人工控水条件下,研究了苗期不同灌水量对两个抗旱性不同的花生品种“农大818”和“鲁花11”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减少,花生叶片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增加;灌水60~80 mm(适当干旱)可增加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叶片可溶性蛋白质(Pr)含量;干旱解除后,叶片中SOD、POD、CAT活性和Pr、MDA含量显著降低,而光合速率显著升高.随着灌水量的减少,花生荚果和籽仁产量降低,但农大818的降低幅度不如鲁花11明显,表明农大818比鲁花11更耐旱;在节水条件下,鲁花11苗期适宜灌水量不能低于80 mm,农大818不能低于60 mm.  相似文献   
998.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植物的根-土界面微生物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取沈抚灌区的主要修复植物蓖麻为实验材料,分析了蓖麻根区土壤、根际土壤、根面、根内4个层面上细菌和真菌的数量,优势菌种的生理生化特征,及细菌菌株生长营养类型,揭示了根-土界面微生物区系特征与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关系.结果发现:修复植物根-土界面上,细菌数量为根际>根面>根内,真菌数量为根内>根面>根际,根面细菌与真菌数量均处于根际与根内区域微生物数量之间;修复植物蓖麻根面区域优势细菌种类最多,根内区域优势真菌种类最多;根际与根内的优势细菌具有较强的降解大分子物质的能力;根面细菌在营养需求分类上可归为氨基酸需求菌群.  相似文献   
999.
平茬对岩黄芪属植物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闫志坚  杨持  高天明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2):2311-2315
探讨了3种岩黄芪属植物平茬与未平茬植株的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平茬后3种岩黄芪属植物植株的多种性状与未平茬植株无显著差异,但平茬植株基部新生枝条数比未平茬植株增加1.91倍.平茬不仅复壮了植株个体,提高了产量,而且提高了家畜可食部分(叶+嫩茎)的比例.平茬岩黄芪属植株5~8月生物量中以叶和嫩茎为主,在9月,由于枝条木质化,家畜不可食部分迅速增加,平均不可食部分占总生物量的69.26%.而未平茬的岩黄芪属植株由于有上一年残留的枯死枝条,因而5~8月一直有老茎存在,9月份家畜不可食部分平均达到77.79%.岩黄芪属植物可在植物生长的第2年进行平茬,应在8月底以前进行收割.8月平茬处理3种岩黄芪灌丛的叶面积指数高于对照,散射光系数低于对照,说明在8月平茬处理植株的生长高于对照植株,生长更为繁茂.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棚避雨覆盖栽培下葡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论是晴天还是阴天,避雨覆盖都显著削弱了大棚内的光合有效辐射(PFD),但对气温(Ta)、大气水汽压(Vp)和蒸腾速率(Tr)无明显影响.避雨覆盖栽培使美人指与藤稔葡萄品种的叶片厚度分别下降了28.6%和18.4%、比叶鲜重分别下降了13.1%和11.6%、叶片总叶绿素(Chl)含量与表观量子效率(AQY)略有增加,但Chla、Chlb含量及Chla/Chlb比值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晴天时,避雨覆盖栽培使美人指和藤稔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日均值分别下降18.7%和13.1%、Pn日积分值分别下降17.2%和11.9%、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下降26%和36.9%、气孔导度(Gs)则分别增加76.8%和100.8%;阴天时,避雨覆盖栽培使美人指和藤稔品种的Pn日均值分别下降48.7%和33.5%、Pn日积分值分别下降34.0%和29.8%、WUE分别下降69.2%和67.7%、Gs分别增加178.0%和85.1%.美人指品种的生理、光合指标的变幅比藤稔品种大,且阴天条件下差异更显著,表明两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