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10篇
  免费   1805篇
  国内免费   9080篇
  2024年   172篇
  2023年   652篇
  2022年   767篇
  2021年   827篇
  2020年   850篇
  2019年   739篇
  2018年   589篇
  2017年   682篇
  2016年   746篇
  2015年   820篇
  2014年   1227篇
  2013年   1079篇
  2012年   1340篇
  2011年   1530篇
  2010年   1480篇
  2009年   1572篇
  2008年   1816篇
  2007年   1403篇
  2006年   1360篇
  2005年   1367篇
  2004年   1442篇
  2003年   1296篇
  2002年   1260篇
  2001年   1218篇
  2000年   950篇
  1999年   780篇
  1998年   630篇
  1997年   581篇
  1996年   567篇
  1995年   483篇
  1994年   409篇
  1993年   310篇
  1992年   299篇
  1991年   268篇
  1990年   209篇
  1989年   203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104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6篇
  1958年   3篇
  195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籼稻232蜡质基因转录起始位点的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继平  郦永忠 《遗传学报》1995,22(6):431-436
Northernblot杂交分析和蜡质基因cDNA的序列分析表明水稻蜡质基因的转录本可能延伸到翻译起始密码子(ATG)上游12kb处。据此设计了21Nt的寡核苷酸引物,并以籼稻232胚乳RNA为模板,以引物延伸法确定籼稻232蜡质基因的转录起始点,籼稻蜡质基因的转录起始旁邻顺序CTCACCA与高等植物基因的转录起始点一致顺序CTCATCA仅相差1个碱基。通过顺序比较,对东乡野生稻蜡质基因中的转录起始位点的位置,以及对此两稻种中TATA盒的可能顺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2.
李宁  陈永福 《遗传学报》1995,22(6):478-486
本研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成功地克隆了枯草芽孢杆菌缺陷型原噬菌体PBSX阻遏基因及其温度敏感型等位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野生型及其温度敏感型阻遏基因之间的碱基变异较大,但却存在几乎完全相同的开放读框,尤其是开放读框orfⅠ,可能编码着113个氨基酸的阻遏蛋白,并且还推定了开放读框的启动区和核糖体结合位点。通过互补实验,证实了野生型阻遏基因的产物能够抑制温度诱导PBSX原噬菌体,表明克隆的基因有着正常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63.
李奎  余其兴 《遗传学报》1995,22(2):97-102
以地高辛标记重组质粒PTA71中所含的小麦rRNA基因作为探针,与EcoRI酶切的黄鳝核基因组点DNA经Southern杂交,呈现2条带,片段长度分别为12.8kb和4.6kb。再运用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及杂交一多重带显带技术,定位rRNA基因于黄鳝二价染色体3q12-q24和7q14-q26两个区间,其分布位点与硝酸银染法结果相符。此外,还讨论了在黄鳝二价体上开展基因定位研究的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164.
张广骅  李杭萍 《遗传学报》1995,22(3):223-229
控制大豆白花亲本籽粒脐色的基因有带R与r之分,带R基因的白花产本与紫花亲本杂交,F1代籽料出现蓝脐性状,其基因型为I-R-W1-tt。当控制脐色的基因有两对相差时(R、r;W1、w1)F2代籽粒脐色分离蓝脐与无色脐之比为9∶7。  相似文献   
165.
豌豆外源凝集素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豌豆幼叶分离基因组DNA,设计特异引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扩增出豌豆外源凝集素基因并克隆到E.coli质粒pBluescriptSK(+)的EcoRV位点。进一步亚克隆至pUC19。序列分析表明,克隆到的片段大小为832bp,包含了豌豆外源凝集素基因完整的编码序列。该基因无内含子,同报道的已知序列相比,其核苷酸序列及推测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率分别为99.6%和98.9%。  相似文献   
166.
家蚕滞育激素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32P-dCTP标记家蚕滞育激素cDNA作为探针,从家蚕基因库大约4×10~5个噬菌体斑中筛选得到30个阳性克隆,其中3个克隆具有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并测知插入DNA约18kb,用限制性内切酶SalI、EcoRI切割,进行次克隆。用TaqDyeprimer序列测定法,得到部分核苷酸序列,经比较,鉴定了这3个克隆确属滞育激素基因。基因组Southern分析,推定家蚕滞育激素基因属单基因编码。  相似文献   
167.
168.
人TNFα分子N末端,C末端结构的修饰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金丽  李新 《遗传学报》1995,22(5):329-335
  相似文献   
169.
利用激光微束穿刺法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用激光微束穿刺法将携带有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Ⅱ)基因的质粒pJIT101导入京花1号小麦幼胚细胞。方法是将小麦幼胚细胞进行高渗缓冲液预处理,用微米级的激光微束处理,然后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筛选出具抗性的愈伤组织及绿色小植株。第一年,从150个小麦幼胚中,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筛选出4株绿苗,取两株进行NPT-Ⅱ酶活性分析,测到了NPT-Ⅱ酶的活性。第二年重复实验,从245个小麦幼胚中,经筛选获得1株绿苗,进行了叶片DNAPCR扩增检测,转化的绿色小苗扩增出所导入的NPT-Ⅱ基因编码的片段。结果表明,外源NPT-Ⅱ基因已导入了小麦,并实现了整合表达。  相似文献   
170.
本文提出了畜禽遗传资源系统保存的概念、基本思想及其群体遗传结构变化的数学模型。该理论是将一定时空内某一畜种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作为保存对象,既将活体保存作为基本方法,又将其有机地与高新生物技术结合在一起;既追求系统地保存控制畜种特性的基因资源,又可达到保存地方品种的目的。在假定无世代重叠,群体内存在选择、突变、迁移,且考虑漂变效应的情况下,本文所构建的两个数学模型可分别用来描述一个座位上多个主基因频率或数量性状群体均数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