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6 毫秒
991.
目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A/California/7/2009与A/California/4/2009病毒序列比较同源性在99%以上,本实验旨在比较两株病毒感染BALB/c小鼠研究感染力强弱。方法分别将A/California/7/2009(CA7)与A/California/4/2009(CA4)两株病毒分别连续10倍稀释后,对4~6周龄雌性BALB/c小鼠经乙醚麻醉后进行滴鼻攻毒,每个稀释度接种10只实验小鼠,测定CA7 MLD50为101.24/0.05 mL,检测小鼠感染、致病的多项指标,观察期为14 d。结果相同TCID50的CA7和CA4病毒感染小鼠,CA4感染小鼠后14 d内死亡率为20%,而CA7感染小鼠后8 d内死亡率为100%。CA7 106TCID50感染的小鼠病理表现为重度弥漫性间质性肺炎,CA4 106TCID50感染的小鼠病理表现为中度-重度间质性肺炎。结论在相同条件下,CA7感染力明显强于CA4。  相似文献   
992.
李萌  栾军波  刘树生 《生命科学》2010,(11):1112-1117
烟粉虱(Bemisia tabaci)及其传播的双生病毒是全球性重大入侵生物,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媒介昆虫—病毒—植物互作是决定病害流行和昆虫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但其在生物入侵中所起的作用一直未受到关注。入侵烟粉虱与双生病毒通过寄主植物所形成的间接互惠共生关系可能是其广泛入侵并取代土著近缘生物的一个重要生态机制。现已从植物生理变化、昆虫共生细菌生理功能和昆虫生理反应三个方面综合探讨这种互惠共生关系的生理机制及分子机制,以期深入揭示媒介昆虫与病毒互作在生物入侵中的作用,为发展高效的预警和治理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3.
陆地棉EST长度多态性与其SSR分布特征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陆地棉EST长度多态性与其SSR分布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从NCBI公共数据库下载陆地棉EST序列,应用SSRIT搜索SSR,分析20 000条无冗余的EST序列。结果:在剔除低质量和冗余的序列后,得到全长为7 363.878kb的无冗余EST序列7 322条,其中含有SSR位点的EST序列数520条,占被分析EST比例的2.60%。长度在400bp以下的EST序列含SSR的比例为1.46%;长度在400bp以上的EST序列含SSR的比例为8.94%。在1~6bp的重复基元中,二核苷酸重复基元的SSR重复频率最高,占总数的63.46%,其次是三核苷酸,占总数的34.04%。二核苷酸类型(AG)n、(AT)n和三核苷酸类型(AAG)n、(ACC)n、(ACT)n、(AAT)n是SSR的主要重复基元。结论:棉花EST-SSR可用于棉花分子标记,为有针对性设计陆地棉EST-SSR引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4.
以苦荞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时间UV.C照射对苦荞芽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UV-C照射对苦荞芽株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UV-C照射可以增加苦荞芽的茎粗,平均增粗4.25%;UV-C照射对苦荞芽根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短时间UV-C照射抑制苦荞芽鲜重的效应不明显;短时间UV-C照射可以提高苦荞芽叶绿素的含量,平均比对照提高24.58%;UV-C照射可以提高苦荞芽总黄酮和Vc的含量,平均分别提高11.42%和23.38%;短时间UV-C照射可以促进苦养芽氨基酸含量的提高,平均挺高22.52%,长时间照射降低苦养芽氨基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烧伤血清刺激后小鼠巨噬细胞NF-κB活性的变化,以及HSF1对NF-κB可能的调控作用.方法:制作15%TBSA Ⅲ°烧伤小鼠模型,提取烧伤血清.通过表达质粒与报告质粒共转染,检测烧伤血清诱导下NF-κB活性的变化以及过表达HSFI后NF-κB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对比正常血清,烧伤血清刺激后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早期即明显增加(P〈0.05),这种变化在诱导后2 h即达到高峰,12 h后逐渐下降;过表达HSF1可以显著抑制烧伤血清引起这种活性变化(P〈0.05).结论:烧伤后NF-κB早期即活化,热休克反应可能通过HSF1途径抑制NF-κB的活性.  相似文献   
996.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SELDI-TOF-MS)技术是目前蛋白质组学研究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已被广泛的应用于肿瘤、传染性疾病、心血管病和神经系统等疾病的研究.然而SELDI-TOF-MS技术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分析结果有效性差和实验重复验证率低等,使其不能完全的应用于常规的临床诊断,现有许多研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如规范化实验室操作、预处理原始标本和数据、提高统计学方法等极大的改善和优化了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997.
在过去的40多年间,基因治疗已从临床前试验研究过渡到了临床试验阶段,并应用于多种疾病治疗中,从单基因隐性遗传的血友病到与多因素相关的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迄今为止,在近30个国家范围内.包括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或已经获得批准在内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超过了1650项。在这些临床试验中,绝大多数是用于肿瘤的治疗。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基因治疗的理论到90年代初第一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开展再到当前基因治疗的广泛应用,可以说基因治疗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尽管这个领域至今为止还没有成熟.但是基因治疗仍然有潜力能够为肿瘤患者减轻病痛。本文主要从基因治疗的策略和载体系统的研究两大方面对该领域的进展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998.
更近一步     
发现:英国剑桥大学的学者Stephen Jackson与同事发现能够和抑癌基因互动的CtIP蛋白还可以通过同源重组利用保持完整的同源染色体来修复DNA双链破裂。随着对DNA修复机制的理解的加深,研究人员就能发现癌症的新疗法,因为癌症的一个特征就是细胞的DNA修复机制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宫颈癌肿瘤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dr1)甲基化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性,探索适用于预测临床化疗多药耐药性的敏感指标。方法:采用MassARRYEpiTYPERDNA甲基化分析技术定量分析宫颈鳞癌(n=40)新辅助化疗前后、正常对照组(n=30)中的mdr1基因启动子区15个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结果:新辅助化疗敏感组(n=31)CpG2、3、4位点甲基化率高于行新辅助化疗耐药组(n=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新辅助化疗前组相比,化疗后组CpG_7、CpG_8、CpG_12、13、CpG_18、CpG_19、20、CpG_23、CpG_24位点甲基化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织(n=30)相比,宫颈癌(n=80)CpG_2、3、4、CpG_5、CpG6、CpG_7、CpG_8、CpG_9、10、CpG-12、13、CpG_18、CpQ_19、20、CpG_22、CpG_23、CpG_24位点甲基化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mdr1基因甲基化水平高低与宫颈癌NACT疗效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三硫(diallyl trisulfide,DATS)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及凋亡过程中c-FLI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MTT、western-blot和细胞免疫组化分别检测DATS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及c-FLIP的表达情况。光学显微镜观察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结果: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DATS(6、8、10、12、14、16mg.L^-1)DATS处理SGC-7901细胞24、48小时后,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0.4%--79%和36%--90%,DATS抑制作用随浓度及时间逐渐增强(P〈0.05)。细胞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显示:9.5mg..L^-1DATS处理SGC-7901细胞24、48小时后,与对照组相比,c-FLIP的表达下调(P〈0.05)。光学显微镜:通过9.5mg..L^-1DATS作用后24、48小时后,胃癌细胞出现了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经过9.5mg..L^-1DATS处理SGC-7901细胞24、48小时后,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结论:DATS促进SGC-7901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抑制c-FLIP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