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组织中p21waf基因表达与高危HPV感染的情况,研究P21蛋白与高危HPV感染在宫颈组织恶性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P21蛋白及基因杂交捕获Ⅱ代技术(HC-Ⅱ)检测高危HPV在正常宫颈组、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这4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宫颈组、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中P2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8%、15.4%、39.1%和57.7%;高危HPV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23.5%、65.2%和88.5%,这两项指标在CIN、宫颈癌组有明显的升高趋势且与正常宫颈和宫颈炎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别宫颈组织中高危HPV阳性组的P21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的P21蛋白阳性率。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21蛋白的表达和高危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恶化均有高度的相关性,其检出率和阳性表达率随着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在CIN向宫颈癌恶性转化过程中,P21与高危HPV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2.
利用支持向量机和马氏判别式预测人类polⅡ启动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昊  杨科利 《生物信息学》2009,7(2):117-119,127
通过选取人类启动子与非启动子序列中不同的k-mer作为预测算法的基础特征,分别以三个区域(-249~-1;0~+50;-30~+30)的6-mer频数作为离散源参数构建离散增量,同时选取24个位点(-31~-21;-4-+2;+25-+29)的3-mer频数作为位置打分函数的参数,分别利用支持向量机和马氏判别式为判别函数对启动子进行预测。用10折叠交叉检验来衡量两种算法的预测能力,预测结果成功率分别达到87.0%和87.9%。对于独立检验集,敏感性分别为62.7%和76.0%,特异性分别为77.5%和66.8%。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AngⅡ通过靶向调控Notch1/Sox2肝星状细胞LX2细胞的增殖。 方法通过CCK8检测AngⅡ对肝星状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羟脯氨酸酸法检测AngⅡ对肝星状细胞胶原合成能力的影响,并通过脂质体转染siRNA-Notch1构建Notch1低表达细胞模型,通过CCK8检测敲低Notch1对AngⅡ诱导的肝星状细胞LX2增殖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敲低Notch1对AngⅡ诱导的肝星状细胞LX2蛋白表达的影响。所有的检测结果都进行生物学重复。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CCK8结果显示,AngⅡ(5、10、20、40、80 nmol/L)预处理A450值分别为0.67±0.06、0.88±0.07、0.98±0.07、1.08±0.07、1.23±0.07,较对照组0.57±0.05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45.76,P < 0.01),羟脯氨酸检查结果显示,AngⅡ(10、20、40 nmol/L)预处理组羟脯氨酸浓度分别为(2.60±0.20)、(3.47±0.25)、(4.17±0.21)mg/L,羟脯氨酸浓度较对照组(1.90±0.10)mg/L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75.18,P < 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ngⅡ10、20、40 nmol/L组Notch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0±0.02、0.54±0.04、0.82±0.03,与正常对照组0.11±0.02发生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400.50,P < 0.01)。Notch1干扰后,CCK8结果显示,siRNA-Notch1+AngⅡ组(10、20、40 nmol/L)A450值分别为0.53±0.06、0.83±0.03、1.03±0.03,与siRNA-NC+ AngⅡ对照组0.97±0.06,1.43±0.06,1.73±0.06比较发生降低(P < 0.01)。进一步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otch1敲低组(AngⅡ+ siRNA-Notch1)Notch1、HES1和Sox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47±0.12、0.77±0.06和0.50±0.10,分别与AngⅡ对照组2.83±0.15、2.20±0.10和1.17±0.0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AngⅡ通过激活Notch1/Sox2信号促进肝星状细胞LX2增殖。  相似文献   
54.
为选育适合辽西北风沙地区生长的优良桑树品种,以沈阳农业大学选育的"沈桑1号"(SS)、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优株(ZW)、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县桑树优株(JS)3种优质桑树无性系以及东北主栽品种"龙桑1号"(LS)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无性系桑树在干旱胁迫下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响应曲线、不同光强对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以及光系...  相似文献   
55.
以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的主要伴随种美丽风毛菊为材料,通过滤除太阳辐射光谱中UV-B成分的模拟试验,研究了强太阳UV-B辐射对高山植物光合作用、光合色素和紫外吸收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弱UV-B处理能促使美丽风毛菊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和提高稳态PSⅡ光化学效率;对照中叶片厚度的相对增加能弥补单位叶面积光合色素的光氧化损失,是高山植物对强UV B辐射的一种适应方式.短期滤除UV-B辐射处理时紫外吸收物质含量几乎没有变化,说明高山植物叶表皮层中该类物质受环境波动的影响较小.强UV-B环境下光合色素的相对增加是一种表象,而青藏高原强太阳UV-B辐射对高山植物美丽风毛菊的光合生理过程仍具有潜在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56.
用10 mmol·L-1 CaCl2溶液预处理灌浆期小麦叶片,以水预处理为对照,然后将预处理植株进行高温强光(35 ℃,1600 μmol·m-2·s-1)胁迫,测定胁迫处理过程中小麦旗叶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及D1蛋白的变化,以研究外源Ca2+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类囊体膜D1蛋白磷酸化和PSⅡ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Cl2溶液预处理使小麦叶片在高温强光逆境下PSⅡ反应中心发生可逆失活,有效抑制了高温强光下D1蛋白的净降解,保持了较高的D1蛋白磷酸化水平,暗恢复后PSⅡ反应中心活性迅速恢复,全链电子传递速率和PSⅡ电子传递速率恢复至对照水平,维持了较高的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净光合速率(Pn).表明外源Ca2+通过调节小麦叶绿体D1蛋白的周转,促进了PSⅡ的正常运转,减轻了高温强光胁迫对叶片光合机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57.
产Ⅱ类细菌素乳酸菌群体感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香美  李平兰 《微生物学报》2011,51(9):1152-1157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微生物通过感知与细胞密度相关的信号分子的浓度来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种行为。许多产Ⅱ类细菌素乳酸菌通过自诱导肽介导的QS系统调控其细菌素的合成。本文综述了乳酸菌Ⅱ类细菌素合成的QS调控现象、调控机制、QS系统组分以及QS的应用。产Ⅱ类细菌素乳酸菌QS的研究,必将为揭示发酵调控机理、调控发酵过程提供新的研究平台,为食品级基因表达系统的开发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定点突变技术,改变近平滑假丝酵母短链羰基还原酶Ⅱ(SCRⅡ)催化苯乙酮衍生物的功能,为数种手性芳香醇的生产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的新型制备方法。【方法】通过氨基酸序列和蛋白结构比对的方法,选择SCRⅡ的底物结合域中关键氨基酸位点E228实施突变,构建相应的突变株Escherichia coliBL21/pET28a-E228S;以苯乙酮衍生物为底物,对突变株的酶活和生物转化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酶活测定结果表明:突变株E.coli BL21/pET28a-E228S催化原始底物2-羟基苯乙酮的酶活仅为原始酶活的25%左右;而催化苯乙酮、4’-甲基苯乙酮、4’-氯苯乙酮的酶活是突变前的7-20倍。突变株E.coli BL21/pET28a-E228S生物转化2-羟基苯乙酮,获得产物(S)-苯基乙二醇的得率不超过10%,而以苯乙酮、4’-甲基苯乙酮、4’-氯苯乙酮为底物时,生物转化产物光学纯度维持在99%,得率高达80%以上。【结论】对底物结合域中的关键氨基酸实施突变,提高了SCRⅡ催化苯乙酮衍生物的底物广谱性,拓展了该酶的生物功能,为理性改造短链羰基还原酶的不对称还原催化功能和手性芳香醇的制备提供了新型途径。  相似文献   
59.
采用人为控制土壤含水量的方法对欧李进行轻度和重度干旱的处理,测定叶片的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欧李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光化学量子效率显著下降,但胞间CO2浓度、非光化学猝灭系数以及叶黄素循脱环氧化状态(Z+0.5A)/(V+A+Z)和Z含量升高。两干旱处理植株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这表明在长时间干旱条件下,欧李叶片光合作用的降低受到气孔与非气孔因素的双重影响,叶黄素循环的启动增加了胁迫条件下的热耗散能力以保护光合机构免受干旱胁迫的进一步伤害。  相似文献   
60.
种植抗盐耐海水经济作物是合理开发利用沿海滩涂和海水资源、培育耐盐植物的有效措施之一。该研究以不同产地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海水处理对菊芋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海水浓度的增加,各地菊芋幼苗根、地上部的鲜重和干重均降低,但盐城菊芋幼苗地上部和根鲜重及干重降低的幅度小于武威和烟台菊芋幼苗。2)随着海水浓度的增加,各地菊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和气孔限制值(Ls)均降低,而细胞间隙CO2浓度(Ci)增大,且在各处理下盐城菊芋较武威和烟台菊芋叶片PnTr大,而盐城菊芋在15%海水处理下,WUECi较武威及烟台菊芋低,GsLs较武威和烟台菊芋高。3)随着海水浓度的增加,各地菊芋叶片的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恒态荧光(Fs)、恒态荧光与初始荧光差值(ΔFo)、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降低,且在各处理下盐城菊芋较武威和烟台菊芋叶片FmFvFsFv/Fo大。随着海水浓度的增加,盐城菊芋叶片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和光化学速率变化幅度不大,武威和烟台菊芋在30%海水处理下显著下降,较盐城菊芋小,各处理下菊芋叶片的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变化也不一致,盐城和武威菊芋叶片的ΦPSⅡ在15%海水处理较0和30%海水处理下大,而烟台菊芋叶片的ΦPSⅡ在0海水处理下最大。4)随着海水浓度的增加,各地菊芋叶片的叶绿素a(Chla)含量均降低,而叶绿素b(Chlb)含量没显著差异,且在各处理下盐城菊芋较武威和烟台菊芋叶片Chla含量大,武威和盐城菊芋叶片的Chla/Chlb比值均降低,烟台菊芋叶片的Chla/Chlb比值在0和15%海水处理下没差异。可见海水处理对菊芋幼苗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均有影响,随海水浓度的增加,其效应越明显,但对各来源地菊芋幼苗的影响不一致,盐城菊芋幼苗表现为更耐海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