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1篇
  免费   552篇
  国内免费   30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510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肝癌细胞侵袭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iRNA干涉的方法处理人肝癌细胞,用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OPN的表达;用transwell小室检测不同处理后的HepG2和MHCC97H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b1.ot和ELISA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蛋白表达和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在不同肝癌细胞系中,随着肝癌细胞系侵袭能力的增强,OPN的表达逐渐增高。siRNA可以降低HepG2和MHCC97H细胞中OPN的表达,并且能够降低HepG2和MHCC97H细胞的侵袭能力;抑制OPN的表达能够降低MMP-2和VEGF蛋白表达和蛋白活性。结论:OPN在肝癌侵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MMP-2和VEGF蛋白表达和活性来参与肝癌的侵袭,OPN可作为肝癌侵袭转移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X 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survivin 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 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XIAP及survivin 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经 比较,肝癌组织中XAIP 及survivin 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IAP 和survivin 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大 小无关,但随肿瘤的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且不同分化程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IAP 和survivin 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XIAP与Survivin 在肿瘤组织中的高表达在促进肿瘤发生、增殖、转移以及耐药,并且能够降低肿瘤的分化程度,增加肝癌的恶性 程度。此外,两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但两者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应用KV-CBCT分析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时的摆位误差,为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时CTV外扩PTV边界的大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0例IMRT的鼻咽癌患者,治疗过程中每周一次应用KV-CBCT采集患者治疗前的CT图像,将所得图像与定位CT图像进行匹配,分别测定X、Y、Z轴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30例患者共拍摄168次KV-CBCT,获得168组摆位误差结果,群体摆位误差分别为X轴-0.15±1.43 mm,Y轴0.20±1.58 mm,Z轴-0.21±1.65 mm;根据Van Herk公式计算得到各方向的CTV-PTV外放边界值X、Y、Z轴分别为3.1 mm、3.3 mm和3.4 mm。结论:应用KV-CBCT影像系统可实时测量摆位误差并在线进行纠正,减小摆位误差,为CTV-PTV外放边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摘要 目的: 分析奈达铂联合强调放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 87 例, 随机分为两 个组, 分别是奈达铂组 ( A 组) 和顺铂组 (B 组 ) ,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以及毒性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 B 两组患者鼻咽原发灶完全缓解 (CR ) 率分别为 91.8%、 86.8% ( P=0.632>0.05 ), 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完全缓解 (CR ) 率分别为 87.8%、 84.2% ( P=0.864>0.05 ), 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A、 B 两组患者 3 年的总生存率 ( OS ) 分别为: 81.6%、 78.9%, P=0.762; 局部控制率 ( LC ) 分别为: 93.9%、 94.7%, P=0.890; 两组患者 3 年的区域控制率 (RC ) 分别为: 98.0%、 97.3%, P=0.849; 两组患者 3 年 的无远处转移生存率 (DMFS ) 分别为: 79.6%、 76.3%, P= 0.724。A 组患者 Plt 下降发生率为 46.9%显著高于 B 组发生率 34.2% ( P<0.05 ), 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A 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36.7%显著低于 B 组患者的发生率 76.3% ( P<0.05 ), 具有统计学显 著性差异; 其余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奈达铂联合强调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 疗效与远期疗效与顺铂相当, 但是奈达铂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顺铂低, 血小板的降低程度比顺铂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凋亡相关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7月~2013年4月的53例肝细胞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一时期在医院体检的50例正常肝组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对两组患者的Caspase-8和Caspase-9mRNA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中caspase-8、caspase-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91%(45/53)、88.68%(47/53)和60.00%(30/50)、82.00%(41/50),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升高趋势,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癌细胞中caspase-8、caspase-9的较高表达显示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肝癌组织细胞增殖凋亡中具有一定作用,肝癌中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均对于判断肝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中氨肽酶N(APN)的表达,并通过分析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关系,探讨APN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40例癌旁正常直肠组织中APN、VEGF和bFGF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40例结肠癌组织中APN的阳性率达52.5%(21/40),15例转移淋巴组织中达66.67%(10/15),在结直肠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直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VEGF与bFGF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期和有无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APN与VEGF、bFGF的表达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AP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VEGF、bFGF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共同参与调节结直肠癌的发展,对于评估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测患者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血清应答因子(serum response factor,SRF)在人食管鳞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中的意义。方法:选用EC9706-H、EC9706-L和EC109-H、EC109-L两对高低转移细胞系,采用细胞划痕实验验证食管鳞癌高低转移细胞系体外侵袭转移能力的差异;Western blot检测SRF在两对食管鳞癌高低转移细胞系中的差异表达;在EC9706-H、EC109-H细胞中加入CCG(SRF抑制剂)抑制SRF的表达后,检测其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细胞划痕实验验证了两对食管鳞癌高低转移细胞系侵袭转移能力的差异;Western blot结果提示SRF在EC9706-H、EC109-H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EC9706-L、EC109-L细胞;在EC9706-H、EC109-H细胞中加入CCG抑制SRF的表达后,其侵袭转移能力明显减退。结论:SRF在高转移性食管鳞癌细胞系中呈现高表达,在低转移性食管鳞癌细胞系中呈现低表达,抑制高转移性食管鳞癌细胞系中SRF的表达后,其侵袭转移能力下降,提示SRF和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Th1/Th2类细胞因子的漂移情况。方法:选以IL-2和IFN-γ代表Th1类细胞因子,IL-4和IL-6代表Th2类细胞因子,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5例宫颈癌癌组织中Th1/Th2类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IIIB期宫颈癌组织中,Th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显著低于IB期、IIA期、IIB期,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显著高于IB期、IIA期、IIB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和Ⅱ期宫颈癌以Th1型细胞因子表达为主。25例宫颈癌组织中,13例呈典型的Th1类细胞因子的强势表达,7例为Th2型,5例为Th0型,随着宫颈癌分期的增高,由Th1向Th2漂移(P0.05)。结论:IB期、IIA期、IIB期宫颈癌患者组织中细胞因子呈Th1状态,IIIA期呈Th0状态,IIIB期呈Th2状态,随着宫颈癌分期的增高,由Th1向Th2漂移。  相似文献   
999.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最主要的一类,约占80%以上,好发于男性,但近年来女性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microRNA,是一类稳定的短序列非编码RNA,其主要功能是在转录后水平参与靶基因的调控,近来研究已发现在OSCC患者中存在许多异常表达的microRNAs,而这些分子在OSAS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异常的microRNA同样对OSCC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判断预后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当前microRNA在OSCC中的的异常表达、作用机制以及作为诊断标记物、治疗靶点的潜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对急诊胃癌穿孔腹腔镜手术方式的选择进行探讨,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经治的21例胃癌穿孔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完整,术式选择、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存活时间进行分析。结果:21例均成功行腹腔镜手术。3例行单纯腹腔镜修补术,12例行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Ⅰ期7例+Ⅱ期5例),6例行姑息性远侧胃大部切除术(Ⅰ期5例+Ⅱ期1例)。结论:胃癌穿孔患者,全身情况较好可耐受全麻及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者,可积极行Ⅰ期腹腔镜根治行切除术。无条件者行穿孔修补术后2-3周再施行Ⅱ期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