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8篇
  免费   2423篇
  国内免费   5754篇
  2024年   198篇
  2023年   689篇
  2022年   659篇
  2021年   692篇
  2020年   810篇
  2019年   869篇
  2018年   579篇
  2017年   743篇
  2016年   742篇
  2015年   849篇
  2014年   1339篇
  2013年   1074篇
  2012年   1368篇
  2011年   1630篇
  2010年   1308篇
  2009年   1393篇
  2008年   1611篇
  2007年   1214篇
  2006年   1134篇
  2005年   1126篇
  2004年   1072篇
  2003年   889篇
  2002年   943篇
  2001年   909篇
  2000年   726篇
  1999年   623篇
  1998年   483篇
  1997年   432篇
  1996年   474篇
  1995年   435篇
  1994年   398篇
  1993年   292篇
  1992年   303篇
  1991年   246篇
  1990年   255篇
  1989年   203篇
  1988年   105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110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 alpha (FAPα) is a 95-kDa serine protease of post-prolyl peptidase family on cell surface. FAPoL is widely expressed in tumor microenviron- ment. The wide spread association of FAPα expression with cancer suggests that it has important functions in the disease. However, the nature of FAPα's roles in cancer cell activity is not well-determined. It has been showed that FAPα silencing in SKOV3 cells induces ovarian tumors but significantly reduces tumor growth in a xenograft mouse model. To further determine the role of FAPoL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cells, SKOV3-FAPα and HO8910-FAPα cell lines, which over-expressed FAPα stably, were con- structed and then their biological behaviors were investi- gated. It was found that FAPoL promoted ovarian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drug resistance, invasiveness, and migra- tion in vitro. Immunochemistry assay showed that FAPα significantly facilitated tumor growth in xenograft tumor tissues.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FAPα might directly promote tumor growth and invasiveness in ovarian cancer cells.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融合PCR是一种常用的构建重组片段或重组质粒的手段,但长片段融合PCR的难度较大。文中将探讨长片段融合PCR过程中引物设计及扩增条件对产物的影响。方法以构建烟曲霉rho 1基因回补株为例,采用融合PCR的方法扩增重组片段(长达6.5 kb),在引物设计时引入不同大小的同源区,并设置不同的扩增体系。结果当设计引物的同源区为35 bp,选用具有高扩增效率、高保真性的DNA聚合酶,以及各片段在融合PCR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15 ng/μL时,实现了长达6.5 kb的片段扩增并完成了烟曲霉rho 1回补株的构建。结论在合适的PCR引物设计、片段浓度配比及聚合酶条件下,长片段融合PCR在丝状真菌的基因敲除及回补株的构建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比较化疗敏感性不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寻找可反映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敏感性的标志物。方法:通过肿瘤药物敏感试验选取化疗高敏感性和低敏感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进行蛋白质组学比较研究后得出差异表达蛋白;对在高敏感组中高表达的埃兹蛋白(Ezrin)进一步行免疫印迹验证,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在临床病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建立了化疗高敏感和低敏感大B细胞淋巴瘤差异表达蛋白质凝胶2D图谱,鉴定了28种差异表达蛋白,发现Ezrin蛋白在化疗高敏感组表达高于低敏感组,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Ezrin的这一表达状态。结论:Ezrin蛋白表达在化疗敏感性不同大B细胞淋巴瘤中存在差别,可能作为预测淋巴瘤化疗敏感性的候选标志物。  相似文献   
994.
高迁移率族蛋白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是一种细胞核内的非组蛋白,其作为促炎介质或预警蛋白可以诱导自身免疫和炎症疾病的发生.HMGB1通常位于细胞核内,在细胞活化和死亡时,可以转运到细胞质或胞外基质中.细胞活化过程中,HMGB1经历了翻译后修饰,活性会随着半胱氨酸残基的氧化态变化而变化.HMGB1能直接作用于细胞,也能与细胞因子或其他内外源性因子形成免疫调控复合物间接作用于细胞.对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滑液中胞核外的HMGB1表达上升,对HMGB1进行阻断可以减轻疾病的症状.对于牙周炎,牙龈组织中HMGB1呈高表达,并与炎症因子的释放相关.总之,HMGB1可能作为一种重要的促炎介质或预警蛋白出现在自身免疫和炎症疾病中,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光敏剂(HMME)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人骨肉瘤细胞U-2OS的杀伤效应及机制研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0、10、20、30、40μg.ml-1)的光敏剂,采用不同光照能量(0、3、6、9 J.cm-2)照射人骨肉瘤细胞,与空白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无光照但加光敏剂)和光照对照组(不加光敏剂但加光照)进行比较,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选择半数有效量药物浓度和光照能量,作为实验组。以空白对照组为对照,采用Hoechst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7、caspase-9和PARP-1。结果:MTT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和光照对照组对细胞存活率在96.7%和100%之间,药物的半数有效量为40.1μg.ml-(16 J.cm-2)和25.0μg.ml-(19 J.cm-2)。Hoechst33342染色法观察到实验组细胞明显凋亡。westen blotting检测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caspase-7、caspase-9和PARP-1表达明显增高。结论:HMME-PDT对人骨肉瘤细胞U-2OS有显著的杀伤效应,且呈光敏剂浓度和光照强度依赖性,其杀伤效应与caspase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形态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NAC干预组3组,每组10只.模型组经舌下静脉注射5 mg/kg脂多糖制备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NAC干预组在注射脂多糖后1h腹腔注射NAC(200 mg/kg),注入脂多糖后12h处死大鼠,取左叶肺组织,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和TGF-β1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肺泡间隔增宽,腔内有少许出血,渗出及炎性细胞浸润,肺间质充血水肿,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NAC干预组肺部炎性细胞浸润、渗出、出血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模型组肺组织TGF-β1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NAC干预组TGF-β1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AC可显著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这可能与其降低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斯钙素(stanniocalcin-1,STC-1)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骨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术中收集85例ESCC患者肋骨骨髓,应用巢式RT-PCR检测STC-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两年无进展生存(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的关系.结果:骨髓STC-1 mRNA阳性率为21.2% (18/85).STC-1阳性与患者临床分期(P=0.013)及淋巴结转移(P=0.029)相关,其2年PFS(平均15.0月)亦劣于STC-l阴性者(平均19.7月)(P=0.003).结论:骨髓STC-1 mRNA检测对于判断ESCC微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可望成为ESCC潜在预后标志物.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构建白念珠菌SPEl基因高表达菌株。方法将白念珠菌.SPEl基因的ORF置于高表达质粒载体pCaE—xP的MErF3启动子后面,构建pCaEXP—SPEJ的高表达质粒,然后采用醋酸锂转染法将高表达质粒转染白念珠菌RMl000中,在SD—ura’met—cys-选择性固体培养基上筛选阳性克隆,抽取基因组进行PCR验证,将验证为阳性转染子的菌落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进行SPE1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验证。结果通过酶切鉴定pCaEXP—SPEl高表达质粒构建正确;通过PCR验证表明SPEl基因整合到亲本菌中的RPl0位点;通过RealTimeRT—PCR方法筛选出sPEJ基因在转录水平高表达的菌株。结论利用高表达质粒载体pCaEXP通过基因同源重组等方法正确构建SPEl基因高表达的白念珠菌。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肝癌分子靶向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肝癌相关基因mcl-1在肝癌增殖及凋亡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拟探讨mcl-1特异性siRNA对体外培养肝癌细胞HepG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有效的mcl-1特异性siRNA序列,体外转染HepG2细胞;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和MTT实验检测mcl-1特异性siRNA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AnnexinV/PI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mcl-1特异性siRNA对HepG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发现,mcl-1特异性siRNA能够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P〈0.05),MTT实验提示转染mcl-1特异性siRNA24h、48h、72h后,HepG2细胞存活率均显著下降(P〈O.05);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发现,转染mcl.1特异性siRNA后AnnexinV+/PI-细胞百分率显著增高(P〈0.01),提示mcl-1具有促进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Mcl-1蛋白具有促进肝癌细胞增殖,抑制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这种分子特性符合肿瘤靶向治疗的要求,Mcl-1可能成为肝癌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分析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简称德宏州)2008~2011年49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结果为不确定的标本,对人群分布、WB条带特点、随访复检情况及抗体转归情况进行探讨,揭示WB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研究对象均来自德宏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修订版)中的抗体检测替代策略和WB确证标准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008~2011年WB检测的2 452份样本中,有2.00%(49/2 452)为HIV抗体不确定,人员构成以自愿咨询检测者所占比例最大,占26.53%。S/CO值从大到小均有分布,但S/CO值≥10的样本复检阳性率较高,为83.33% (5/6)。WB结果呈现12种不确定的条带模式,以p24和gp160为主,其余10种呈散在分布。49例HIV抗体不确定者有27例成功进行了随访复检,其中8例HIV抗体复检转为阳性,转阳率为29.63%(8/27)。处于感染窗口期、临床期的患者及处于某些特定生理时期的正常人群都可能出现HIV抗体不确定的结果,因此除对实验的各个环节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及对出现不确定结果的受检者加强随访外,必要时应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及流行病学调查辅助,从而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