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7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51.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是肝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受体,且是一种高效的内吞型受体,去唾液酸糖蛋白、半乳糖、半乳糖胺、N-乙酰半乳糖胺等糖分子对其有高亲和性.该综述回顾了ASGPR的发现历程、结构特征、生物学功能、表达模式、胞吞特点.总结了影响ASGPR与其配体亲和、介导胞吞的影响因素(包括配体类型、触角数量、空间距离与颗粒粒径).概述了早期ASGPR与其特异性配体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最后介绍了最近利用N-乙酰半乳糖胺的缀合或修饰来实现肝靶向核酸药物递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2.
唐剑  李峥 《蛇志》2015,(2):123-12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及其在损伤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90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6、12、24h和3、7天血清S-100B蛋白、NSE水平,并分析其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颅脑损伤后血清S-100B蛋白、NSE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重型组患者的血清S-100B蛋白和NSE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型组患者(P0.05或P0.01);动态检测结果显示,血清S-100B蛋白在伤后12h达峰值(P0.05),NSE含量在伤后24h达峰值(P0.05),然后缓慢下降。GCS评分与S-100B、NSE浓度呈负相关(分别为r=-0.814,P0.01;r=-0.726,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血清S-100B蛋白、NSE水平升高,其与脑损伤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2种标记物水平对颅脑损伤程度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53.
新疆蓝刺头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蓝刺头(Echinops ritro L.)全草为研究材料,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技术对新疆蓝刺头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分析及1H-NMR,13C-NMR等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出5个化合物,分别是三萜类化合物蒲公英甾醇乙酰酯(化合物1)、蒲公英甾醇(化合物2)、黄酮苷类化合物金丝桃苷(化合物3)、胡萝卜苷(化合物4)与β-豆甾醇葡萄糖苷(化合物5).其中化合物1,2,5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54.
杜晓琪  赵博生 《四川动物》2011,30(3):344-347
为了探索文昌鱼S-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AdoHcyase基因在文昌鱼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利用组织原位杂交技术,以地高辛标记的反义RNA为探针,检测了文昌鱼AdoHcyase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特点.结果表明,AdoHcyase基因在雌性文昌鱼的卵巢、肝盲囊和后肠杂交信号十分强烈,在内柱、鳃等组织中也有微弱信号表达,...  相似文献   
55.
以小麦品种‘晋麦47’为材料,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S-腺苷甲硫氨酸代谢途径中的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基因、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MDC)基因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ECS)基因在正常供水、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和复水过程中小麦叶片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个基因在正常生长情况下有一定量的表达,SAMS和SAMDC基因在水分胁迫早期(PEG-6000胁迫6、12、244、8 h)上调表达,水分胁迫后期(PEG-6000胁迫75 h)表达量下降;复水后3~6 h上调表达,复水9 h后表达量下调至对照水平。-γECS基因在水分胁迫阶段呈上调表达,复水后表达量下调至对照水平。可见,小麦SAMS、SAMDC和-γECS基因的表达都受水分胁迫诱导,同时,SAMS与SAMDC基因还参与水分胁迫后的复水调节,说明S-腺苷甲硫氨酸代谢途径在小麦抗旱节水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O-GlcNAc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蛋白质丝/苏氨酸残基上的动态、可逆的蛋白翻译后修饰,它广泛分布在细胞浆和细胞核中,参与调节多种细胞途径。研究表明蛋白的O-GlcNAc糖基化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相关。在体内,O-GlcNAc动态修饰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GT)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OGA)协同完成。近年来,OGT逐渐成为糖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其结构、作用机制及晶体学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7.
伏俊  俞安清 《生物磁学》2011,(Z1):4716-4718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与尿酶联合检测在早期肾脏损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尿微量白蛋白(m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采用终点法测定,尿肌酐(Cr)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结果:①尿蛋白定性为阴性的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蛋白阴性组)尿mALB/Cr、RBP/Cr、NAG/C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尿蛋白定性为阳性的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蛋白阳性组)尿mALB/Cr、RBP/Cr、NAG/Cr显著高于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应用单个指标或任意两个指标联合诊断早期肾损害的灵敏度较低,应用3个指标联合诊断早期肾损害的灵敏度达到86.30%。结论:尿mALB、RBP、NAG联合检测可以早期、可靠地诊断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及汉族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I和GST-∏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运用S-P法检测分别检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22例和非宫颈鳞癌组织20例,汉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30例和非宫颈鳞癌组织30例,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I和GST-π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新疆维吾尔族正常宫颈、初治宫颈癌组织中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72.7%;MR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40.9%;GST-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90.9%。P-gp、和MRP1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新疆汉族正常宫颈、初治宫颈癌组织中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56.7%;GST-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60%,MR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6.7%。P-gp、GST-π和MRP1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中: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GST-π阳性表达显著上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P-pg、MRP1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在新疆汉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中: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P-pg、GST-π阳性表达显著上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MRP1阳性表达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化疗前宫颈鳞癌组织中MRP1及GST-π表达阴性和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P-gp表达阴性患者NACT有效率显著高于P-gp表达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p〈0.05);⑥汉族化疗前宫颈鳞癌组织中P-gp、GST-π表达阴性患者NACT有效率显著高于P-gp、GST-π表达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p〈0.05);化疗前宫颈鳞癌MRP1表达阴性和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g和GST-π可作为预测汉族宫颈鳞癌化疗敏感性指标。P-pg可作为预测维吾尔族宫颈鳞癌化疗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59.
为了阐明水稻Catalase(CAT)的酶学功能,首先需要获得出足量的、活性的该酶蛋白。本研究克隆了水稻OsCATB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o.D26484),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3中形成重组蛋白,继而转入E.coli菌株BL21中进行表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GST-OsCATB融合蛋白在E.coli中进行了过量表达,表达受到诱导剂浓度、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和诱导体系等多因素影响;通过谷胱甘肽Sepharose-4B亲合层析,纯化出足量、活性的融合蛋白GST-OsCATB,每克表达细胞(干重)中得率为51 mg GST-OsCATB。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血清S-100B蛋白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其在HIE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其浓度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同时研究围产期高危因素以及NBNA评分在HIE发生发展与预后中的作用。方法:30例住院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于出生后采血,55例HIE患儿(HIE组)分别于出生后1天、2天、7天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收集并分析两组围产期相关资料。HIE组并于采血同时进行NBNA评分。结果:(1)HIE患儿生后第一天与第二天血清S-100B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后第七天轻度HIE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意义,中、重度HIE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生后第一天与第二天不同病情组HIE患儿NBNA评分相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七天轻、中和重度患儿NBNA评分<35分的患儿分别占33.3%,47.1%,100%。结论:动态监测HIE患儿血清S-100B蛋白浓度和NBNA评分的变化,对HIE的早期诊断,严重程度的判断以及预后的估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