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与尿酶联合检测在早期肾脏损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尿微量白蛋白( m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采用终点法测定,尿肌酐(Cr)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结果:①尿蛋白定性为阴性的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蛋白阴性组)尿mALB/Cr、RBP/Cr、NAG/C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尿蛋白定性为阳性的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蛋白阳性组)尿mALB/Cr、RBP/Cr、NAG/Cr显著高于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应用单个指标或任意两个指标联合诊断早期肾损害的灵敏度较低,应用3个指标联合诊断早期肾损害的灵敏度达到86.30%.结论:尿mALB、RBP、NAG联合检测可以早期、可靠地诊断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与肾脏损害的关系 ,分别以RIA和ELISA共同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 β2 微球蛋白和血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结果显示高血压组血CystatinC、尿RBP、mALB、β2 M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随病程的延长而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组的血CystatinC、尿RBP、mALB和 β2 MG也明显高于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组 (p <0 .0 1) ,提示高血压所致的肾损害不仅与血压增高程度有关 ,而且与血压在较高水平持续时间有关。结论 :高血压病引起的肾小球、肾小管损害 ,以检测CystatinC、RBP、mALB、β2 MG可作为早期诊断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的测定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的敏感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1年11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肾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9例作为观察组,另设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尿RBP、Cystatin C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尿NAG测定采用对硝基苯酚(PNP)比色法检测.结果:观察组中尿RBP、NAG、CystatinC的测定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通过ROC曲线、诊断试验结果显示:尿RBP的曲线下面积为0.962,95%可信区间为0.921~0.983,较尿NAG、Cystatin C更具有敏感性(P<0.001).结论:检测尿RBP有助于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监测,对预防高血压性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测定尿液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是糖尿病早期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糖尿病患者尿液mALB/Cr升高可提示早期肾损伤。尿液中mALB/Cr比值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9月到2014年9月在我院诊疗的150例DN患者,依照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DM组(n=60例)、早期DN组(n=46例)和临床DN组(n=44例),同期选择8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Cys-C、RBP、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浓度,比较各指标的阳性检测率和早期DN组各指标单一、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结果: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血清Cys-C、RBP浓度明显高于DM组和对照组(P0.05);临床DN组血清Cys-C、RBP浓度明显高于早期DN组(P0.05)。早期DN组血清BUN、Cr浓度与DM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DN组血清BUN、Cr浓度明显高于DM组和对照组(P0.05)。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血清Cys-C、RBP、BUN及Cr阳性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血清Cys-C、RB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血清BUN、Cr(P0.05)。早期DN组血清Cys-C+RBP联合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血清Cys-C、RBP、BUN、Cr的单一检测灵敏度和血清BUN+Cr联合检测灵敏度(P0.05)。结论:血清Cys-C和RBP水平联合检测较BUN、Cr检测早期DN,阳性检出率和灵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随机尿、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对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9月收治的4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平均分组,随机尿组24例,选取任意时段尿液标本,晨尿组24例,选取清晨时段尿液标本.对两组患者尿液标本进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inary Retinol-binding Protein,U-RBP)、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Microalbum, U-mAlb)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rinary N-acetyl beta-D-Glucosaminidase,NAG)水平测定,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观察两组诊断阳性率.结果:随机尿组U-RBP、U-mAlb及NAG分别为(1.7± 0.9) mg/L、(76.2± 41.5) mg/L及(41.2± 30.0) U/L;晨尿组U-RBP、U-mAlb及NAG分别为(3.6±1.2)mgL、(118.5±71.)mg/L及(116.5±71.9) U/L.两组患者尿液检测指标均高于正常值,且晨尿组指标较随机尿组更高,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随机尿组U-RBP、U-mAlb及NAG阳性例数分别为12例、6例及4例,晨尿组U-RBP、U-mAlb及NAG阳性例数分别为17例、13例及11例,晨尿组U-RBP、U-mAlb及NAG阳性率均高于随机尿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随机尿组U-RBP与肾损伤相关性r=0.532,P >0.05,无明显相关性;晨尿组U-RBP与肾损伤相关性r=0.867,P<0.01,呈高度正相关.结论:随机尿及晨尿均可指示患者肾损伤出现,但随机尿蛋白指标无法有效指示肾损伤程度,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确诊准确率有限,而晨尿尿蛋白正常排泄率更高,且能够有效指示肾损伤程度,适用于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及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injury molecule-1,Kim-1)、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cyl-β-D-glucosaminidase,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在重症感染中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敏感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ICU住院的重症感染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尿NGAL、Kim-1、NAG及mALB的变化情况。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尿NGAL、Kim-1、mALB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尿NAG测定采用对硝基苯酚(PNP)比色法检测,并以ROC曲线分析其敏感性。结果:AKI组患者尿液中的NGAL、Kim-1、NAG、mALB的测定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通过ROC曲线、诊断试验结果显示:尿NGAL、Kim-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6、0.956,95%可信区间分别是0.968~1.004、0.910~1.001,较尿NAG、mALB更具有敏感性(P<0.001)。结论:尿NGAL、尿Kim-1的浓度检测对重症感染合并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更具有敏感性,与NAG、mALB联合检测有助于急性肾损伤的早期监测,对预防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及尿微量白蛋白(m ALB)水平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8例,根据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将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A组6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B组73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中RBP、Hcy、Cys C及尿m ALB水平。结果:B组RBP、Hcy、Cys C及尿m ALB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RBP、Hcy、Cys C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BP、Hcy、Cys C及尿m ALB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RBP、Hcy、Cys C及尿m ALB水平显著上升,联合检测能提高检测阳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功能损害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86名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年龄、性别等资料与之匹配的66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分别对患者的CysC以及mALB的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ys C含量分别为(2.68±1.19)mg/L、(0.83±1.04)mg/L,观察组明显高与对照组;mALB的含量观察组为(38.16±4.25)mg/L,相比于对照组的(6.87±3.93)mg/L明显升高;Cys C及mALB阳性指标的检出率分别为75.58%、76.74%,而Cys C与mALB进行联合检测,检出率为91.86%,相比于单指标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两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Cys C和尿mALB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r=0.941,P0.05)。结论:将CysC与mALB相结合检测用以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进行评估,检出率和敏感性均明显高于单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10.
尿中微量白蛋白的测定及应用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应用免疫浊度法在自动分析仪上测定了尿中微量白蛋白.对140名健康人一次尿样品测定后求出排出率的参考范围(可信区间95%),上限为2.83g/mol肌酐.此法结合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测定应用于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以检测早期肾损伤.结果表明此法能灵敏地检出早期的尿中白蛋白漏出,对肾损伤早期诊断比传统的尿蛋白试验更为可靠.尿中溶酶体酶(如NAG)对肾小管损伤是更特异和灵敏的标志物.联合应用尿中微量白蛋白和酶的测定可进一步提高检出率,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同时用血清Ⅳ型胶原测定对糖尿病人作了观察,结果糖尿病人血清Ⅳ型胶原均值也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这一指征反映了肾单位基底膜胶原蛋白的合成动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282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MS组(163例)和非MS组(119例),测定24h尿白蛋白(UAlb)及相关生化指标,比较两组UAlb水平及糖尿病肾病(DN)患病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结果:MS组的UAlb及DN患病率明显高于非MS组,且随着MS组分增加,UAlb水平显著升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为影响UAl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MS密切相关,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避免或延缓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志鸿  李鲁  周乃康  邵壮  解华杰  杨帆 《生物磁学》2011,(Z1):4672-4674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RFA)联合吉非替尼(Gefitinib)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6例晚期NSCLC(III、IV期)患者用RFA联合Gefitinib治疗,与23例单独使用RFA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之间有效率、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根据疗效、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进行评价,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65.4%,高于单纯RFA治疗组的34.8%,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所有接受RFA和Gefitinib联合治疗组中有71.3%的病人生活质量良好,而接受单纯RFA治疗组中只有47%的患者生活质量良好,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是疼痛、发热、腹泻等,只需对症处理。结论:RFA联合Gefitinib综合治疗NSCLC方案优于单纯采用RFA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胃镜鼻空肠置管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血糖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18例)和肠外营养组(PN,14例)。详细记录治疗期间的血糖波动,第4d、10d营养指标和淀粉酶等变化,并观察临床恢复情况。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血糖水平波动较肠外营养组平稳(P<0.01)。入院第4天EEN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和淀粉酶指标恢复明显高于PN组患者(P<0.01)。并发症发生率EEN组少于PN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胃镜鼻空肠置管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的较好方法,方便血糖调控,同时可促进机体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乔黎焱  王宗仁  龙铟  韩卫华  衣慧 《生物磁学》2011,(Z1):4619-4622
目的:研究芪丹通脉片对慢性脑缺血所致学习记忆障碍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动脉结扎方法复制慢性脑缺血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芪丹通脉片低剂量组、芪丹通脉片中剂量组、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阳性对照尼莫地平组,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可见显著学习记忆障碍,并可见海马神经元呈现出典型的神经病理性改变,海马区神经细胞数量减少、固缩等改变。芪丹通脉片可显著减轻慢性脑缺血所致学习记忆能力,并减其轻海马神经元损伤,且有显著剂量依赖性。结论:本实验证实芪丹通脉片可显著减轻慢性脑缺血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其可能机制是通过减轻海马损伤来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5.
徐志宏  唐立文  王赞 《生物磁学》2011,(Z1):4665-4667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联合应用曲马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镇痛的作用效果评价。方法:7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4例。A组与B组术前15 min静注帕瑞昔布0.8mg/kg,C组手术结束前10 min静注帕瑞昔布0.8mg/kg;术毕A组静注生理盐水20 mL,B组与C组静注曲马多1 mg/kg。分别记录术毕给药后1、3、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不良反应及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B组VAS评分在术后24h内各时间点均低于A组和C组(P<0.05);3组术后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B组镇痛药物用量明显少于A、C组(P<0.05);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满意度B组与A组、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105)。结论:帕瑞昔布术前应用具有超前镇痛作用,同时联合应用曲马多,可以提高镇痛质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6.
程洁  靳苏香  王军  环飞  肖杭 《生物磁学》2011,(Z1):4649-4651
目的:通过传统Ames试验与改进彷徨试验对槲皮素的致突变试验结果,比较两种试验的灵敏度。方法:Ames试验方法采用平板掺入法,选择3.2、16、80、400、2000μg/mL 5个剂量组的槲皮素在有或无代谢话化条件下处理鼠伤寒沙门氏菌株TA98和TA100 48小时后计数回复突变菌落数;改进彷徨试验采用96孔板法,选择0.128、0.64、3.2、16、80μg/mL 5个剂量组的槲皮素在有或无代谢活化条件下处理鼠伤寒沙门氏菌株TA98和TA100 24小时后计数变色孔数。结果:Ames试验结果显示槲皮素在80-2000μg/mL回复突变菌落数明显增加并超过对照2倍并有明显剂量反应关系,Ames试验结果阳性;改进彷徨试验结果显示槲皮素在0.64-80μg/mL变色孔数明显增加(P<0.01),并有剂量反应关系,结果为阳性;而在0.64-16μg/mL剂量下,改进彷徨试验能检测出阳性结果,而Ames试验未检测出阳性结果。结论:在较低浓度时,改进彷徨试验能检测出Ames试验检测不出的阳性结果,表明改进彷徨试验灵敏度较Ames试验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鞘内联合给予米诺环素和IL-6的中和抗体在大鼠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模型所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建立大鼠SNL模型,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鞘内给予米诺环素100μg、在手术后鞘内给予IL-6的中和抗体0.03μg、手术后鞘内联合给予两种药物,观察给药3天各组大鼠热刺激的缩足反应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ies,PWL)。结果:①SNL手术前后给予米诺环素都可以提高大鼠的PWL(P<0.05),但SNL手术前给药对大鼠PWL的提升明显高于手术后给药(P<0.05)。②手术后给予IL-6的中和抗体可以有效提升SNL组的PWL(P<0.05),但是还是比给予生理盐水的假手术组大鼠的PWL明显减少(P<0.05)。③手术后联合给予两种药物可以明显逆转SNL组的PWL(P<0.05)。④联合给药对大鼠PWL的提高明显高于SNL手术后给予米诺环素组和给予IL-6的中和抗体组(P<0.05),但与手术前给予米诺环素组的PWL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鞘内联合给予米诺环素和IL-6的中和抗体对SNL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持续泵注浅全麻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I-II级择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全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术毕符合拔管条件时拔除气管导管,试验组手术结束时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病人于浅麻醉状态,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潮气量达6~8ml/kg,呼吸频率大于12次/min,脱氧10minSpO2在95%以上,PetCO2在正常范围,停止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拔除气管导管。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拔管时、拔管后1min、3min、5min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组内比较,与T1时刻比较,试验组T2、T3、T4时刻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2、T3、T4时刻的MAP、HR高于T1时刻(P<0.05)。组间比较,T1时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3、T4时刻的MAP、HR对照组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不良记忆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pO2<96%的发生例数、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持续泵注浅全麻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无不良记忆。  相似文献   

19.
董金华  刘俊  徐先明 《生物磁学》2011,(Z1):4761-4763
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在动物与人类的研究中均发现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及糖、脂代谢的调节密切相关,随着机体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异常程度的增加,RBP4水平上升。在妊娠期,母体脂肪量增加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在正常妊娠时,RBP4随着妊娠的进展而升高,且与胰岛素抵抗程度增加相一致。与正常妊娠相比,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的RBP4升高更明显,且RBP4的升高水平与GDM预后相关。研究发现早期RBP4的升高可以预测GDM的发生,此外控制RBP4水平可能干预GDM发展。RBP4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升高;RBP4在脐血中的水平与胎儿生长密切相关,在小于胎龄儿中水平下降,在大于胎龄儿中升高;RBP4与早产的关系并不明确。进一步研究RBP4在病理妊娠的作用机制,可为病理妊娠的发生发展和防治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