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61.
高渗透压甘油信号转导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渗透压甘油(HOG)途径是经典的MAPK级联系统之一,对酵母细胞在高渗透压条件下的生长是必需的。阐述了HOG信号途径的研究进展及其各组分在HOG途径中的调节作用和功能。对真核细胞研究模型酵母菌感受高渗透压环境的胞内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为人们深入了解哺乳动物和植物细胞如何应对环境胁迫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2.
LOX-1在D-葡萄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TGF-β1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在D-葡萄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中的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在不同时间加入不同浓度的D-葡萄及LOX-1特异性阻滞剂JTX92,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LOX-1和TGF-β1基因表达的相对含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38 MAPK蛋白质的相对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GF-β1浓度。结果D-葡萄糖以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加细胞内LOX-1和TGF-β1 mRNA表达和培养液中TGF-β1浓度,同时也以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加p38 MAPK的表达,JTX92可以明显抑制LOX-1、TGF-β1和p38 MAPK的表达。结论高浓度D-葡萄糖可能通过上调LOX-1的表达,激活细胞内的p38 MAPK信号传递途径,促使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合成并分泌大量TGF-β1,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3.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作用于多种细胞组织发挥不同的生物学作用。其生物学效应依赖于其结合靶细胞膜上的LIF受体a亚基(gp190),与8亚基(gp130)形成异源性二聚体,从而激活下游信号转导通路。LIF因子可通过激活JAK-STAT和RAS-MAPK途径,调节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分化。我们根据gp190细胞内区功能域设计了小分子-190CT3,  相似文献   
64.
p~(38)MAPK在IL-18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白细胞介素18(IL-18)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本研究探讨其是否是通过p38MAPK途径而起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p38MAPK通路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0、5、10、20μmol/L)预孵育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30min后,加入IL-18(100ng/ml)共培养24、48、72h。应用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ELISA法测定细胞浆中α-SMA蛋白质含量。结果:SB203580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IL-18诱导的HK-2细胞α-SMA基因表达(P0.05)。结论:p38MAPK通路是调控IL-18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主要信号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65.
脱氢表雄酮(DHEA)已成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的新策略,但其调控成骨细胞(OB)凋亡的具体分子机制和信号转导途径尚不清楚。我们通过颅骨酶解法原代培养OB,体外模拟雌激素撤退现象,10-7mol/LDHEA分别作用0h、24h、48h、72h后,RT-PCR分析OB中ERα、ERβ和ARmRNA表达;原代OB去血清进一步培养24h,细胞以雌激素受体(ER)拮抗剂ICI182,780(1μmol/L)、雄激素受体(AR)拮抗剂Flutamide(10μmol/L)或U0126(100μmol/L)预处理后给予系列浓度DHEA(10-10-10-5mol/L)孵育72h,Annexin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早期凋亡;原代OB以1μmol/LICI182,780或10μmol/LFlutamide预处理25min后给予不同浓度DHEA孵育10min,Westernblotting分析ERK1/2的磷酸化状态。结果表明OBs经10-7mol/LDHEA体外处理24h、48h、72h后,ERβ和ARmRNA水平升高(分别为P<0.05和P<0.01);而ERα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10-9-10-6mol/LDHEA可显著抑制血清饥饿诱导的OBs早期凋亡(分别为P<0.05及P<0.01),该抑制效应可被U0126阻滞,ICI182,780或Flutamide则不能阻滞DHEA对OB的抗凋亡效应;Westernblot也显示ICI182,780或Flutamide都不能有效地阻滞DHEA对OB中ERKs磷酸化的诱导作用。因此可认为DHEA经ER或AR非依赖途径抑制OB凋亡;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途径,磷酸化ERK1/2参与介导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66.
p38 MAPK在小鼠睾丸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和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在小鼠睾丸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至7周龄小鼠睾丸p38 MAPK的表达、定位及发育变化,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免疫印迹杂交发现,p38 MAPK在2~7周龄小鼠睾丸中均有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2周龄小鼠睾丸曲细精管上皮中即可观察到p38 MAPK免疫阳性反应,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为精原细胞;3、4、5周龄小鼠睾丸仅有个别曲细精管上皮可见p38 MAPK免疫阳性反应;6、7周龄小鼠睾丸中p38 MAPK表达较丰富,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为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免疫阳性反应物均主要位于细胞核内。在7周龄小鼠睾丸中还可见到部分间质细胞的细胞质亦呈p38 MAPK阳性。这些结果提示,p38 MAPK可能对生精细胞的增殖分化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7.
性别决定是发育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已知大多数昆虫的性别决定级联为:初级信号因子→性别决定关键基因→双性基因→性别分化基因。尽管遵循这样的模式,但不同昆虫的性别决定基因和调控机制各不相同,特别是性别决定初级信号因子存在较大分歧。自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初级信号被发现以来,人们陆续确定了蚊子、蜜蜂、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家蚕Bombyx mori等模式昆虫的初级信号。初级信号的种类复杂多样,包括性染色体的剂量、雄性化因子(male-determining factors, M factors)、等位基因的杂合度、母代印记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非模式昆虫的研究难度。尽管如此,昆虫性别决定级联的下游调控机制仍相对保守,特别是transformer(tra)+transformer2(tra2)→doublesex(dsx)/fruitless(fru)的调控模式在大多数昆虫中存在共性。tra通过感知初级信号而发生选择性可变剪接,并在tra2的帮助下实现其对自身及下游dsx和fru的剪接调控,从而维持性别发育。dsx...  相似文献   
68.
MKP—1在血管紧张素Ⅱ导致心肌肥大反应中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PQ  Lu W  Wang TH  Pan JY 《生理学报》2000,52(5):365-370
本研究主要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角度,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途径在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反应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实验以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蛋白含量及细胞表面积作为心肌肥大反应的指标,以凝胶内MBP原位磷酸化测定MAPK活性,以免疫印迹法(Western boltting)分别测定MKP-1及磷酸化p44MAPK、p42MAPK蛋白表达。结果发  相似文献   
69.
在利用合成寡核苷酸片段和利用简并PCR方法筛选白色念球菌MAPK相关蛋白激酶基因的过程中,都得到了一个新的MAPK基因CEK2(Candida albicans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2)。CEK2基因全长为1119bp,编码373个氨基酸,白色念珠菌CEK1同源性达56%。CEK2与啤酒酵母FUS3基因同源性很高,核苷酸的同源 达57%,氨基酸  相似文献   
70.
核辅激活因子PGC-1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亮  金锋  王沥  杨泽 《遗传》2005,27(2):302-308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coactivator-1, PGC-1)通过结合下游转录因子广泛参与线粒体生物合成、肝糖异生等重要代谢通路调节,对于维持生物体能量动态平衡有重要生理意义。文章着重综述了基于PGC-1基因及蛋白结构基础的分子对接、组蛋白乙酰化、RNA加工等分子机制的研究现状,并初步探讨了其与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